台灣短翅鶯

台灣短翅鶯

台灣短翅鶯(學名:Bradypterus alishanensis)。該種曾被認為是高山短翅鶯Bradypterus seebohmi)的一個亞種(B.s.melanorhynchus),因其特殊的鳴聲和包括喙型、較大的腳、翼式及較灰暗的羽色等形態差異將其提升為獨立特有種B. alishanensis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分類討論,

形態特徵

雌雄鳥同型。體背銹褐色而帶有橄欖綠色,雙翼和尾羽暗褐色,各羽外緣銹褐色,眉斑淡黃色,腮、喉和腹部中央污白色,喉和上胸分布黑色小點,兩脇與尾下覆羽與背同色。雛鳥體色淡灰。喙黑色,上喙邊緣和下喙基部淡褐色。跗蹠及趾淡褐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中、高海拔的林緣或開闊地區的濃密草叢中,為底棲性鳥類。性甚隱密不易見,多單獨活動於箭竹和灌木叢中。

生活習性

冬季會降遷至較低海拔的山區活動。食性:以昆蟲為主食。
鳴叫聲:繁殖期的鳴聲為「滴…答答、滴…答答、」或「幾畢、幾畢、、」,聲音嘹亮而持久,有時在有月光的夜晚也繼續鳴唱,冬季則為輕細的「嘖嘖、嘖嘖、」兩音節的短音。
遷徙:台灣短翅鶯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冬季會向低海拔地區降遷。

分布範圍

全世界僅見於台灣,全島分布於海拔500至3,000m的山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5月中旬至6月底,築巢於叢藪的底部,巢杯形,由芒草的乾葉組成,巢內襯以較細的材料,巢的大小為直徑85至100mm、高65至85mm、巢口直徑45至60mm、巢內深32至40mm。每窩產2枚卵,白色,散布紅紫色斑點,鈍端較濃,形成帽狀,卵的大小平均約為19×14 mm。雌雄鳥都參與孵卵。

種群現狀

台灣短翅鶯在適當的棲地內,種群數量尚稱普遍,高山地區的開闊草生地環境還算穩定,近年高山農業受到政策與經濟因素的限制,開發壓力減緩,對台灣短翅鶯的族群繁衍應有正面的助益。在保育等級上屬一般類。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分類討論

自1918年台灣短翅鶯被發現並命名後,鳥類學者對這個種的分類地位一直存在爭議。1951年,蜂須賀正氏和宇田川龍南將其更名為Bradypterus iuteoventris subsp.,但認為尚需與中國東部的B.i.melanorhynchus做比較。1952年Delacoar整理該屬時,又將其與東南亞、菲律賓和中國東南部的鳥類統歸為B.seobohmi idonneus。1984年,Heyer de Schauensee將其中的台灣種和大陸廣東種同列為B.mandelli melanorhynchus。鄭作新先後於1987年和2000年將其歸為B.seebohmi melanorhynchus。2000年,Rasmussen等則根據形態和鳴聲等,將其提升為中國特有種,並命名為Bradypterus dishannensis
Rasmussen等人的依據主要是形態和叫聲。他們發現台灣短翅鶯的叫聲與錄自其他地方的短翅鶯叫聲差異很大,認為即使台灣短翅鶯與其他短翅鶯相遇,叫聲的差異也會使它們無法交流進而導致生殖隔離,據此認為其應為一個獨立的種。另外,Rasmussen等還比較了台灣短翅鶯與B.s.idoneus等的嘴、翅、足等部位的17項外部形態特徵,以及頭、胸、背等處的羽色,認為台灣短翅鶯在形態上也存在顯著的特徵,而且是單支序。
Rasmussen等人的研究仍存在缺陷,他們據以比較的B.s.idoneus只有一隻采自越南的標本,尚不足以證明二者的外部形態上存在顯著差異。物種之間在形態上的差異是逐步產生的,這裡也存在量度的問題。一般認為,在群體標本中,75%為一個種的形質變化的限度,即75%以上的個體在某一性狀上有穩定且相同的特徵。此外,Rasmussen等人據以比較的另一產自越南的亞種(B.s.idoneus)也沒有鳴聲資料可做對比分析,所以,該亞種與台灣短翅鶯是否為同種,還需要更多證據的支持。另外,因為叫聲存在差異而產生生殖隔離,進而成為獨立的種,這種觀點也值得商榷。鳥的叫聲的確存在地區性差異,又稱為方言,通常是鳥類亞種的特徵之一。但是,僅以方言作為判定是否為獨立鳥種的依據,這肯定是沒有說服力的。綜上所述,Rasmussen等人將高山短翅鶯台灣亞種升格為一個獨立種的觀點確實尚待商討。
台灣短翅鶯既是台灣特有種,也是中國特有種。然而,Rasmussen等人把高山短翅鶯台灣亞種(B.alishnnensis)的觀點,目前仍存在爭議。鄭作新認為它是高山短翅鶯的一個亞種,即台灣亞種,並認為它是分布於台灣的特有亞種,而非特有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