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煤礦

台灣煤礦

台灣煤礦的歷史自1876年中國清朝政府在基隆八斗子的第一個官方經營的煤礦,到2000年左右關閉了最後一個煤礦,共經歷了約125年。而台灣煤礦的分布,北起基隆,南至南投集集大山、嘉義奮起湖和澎湖群島,但因交通與煤礦品質等問題,台灣煤礦的主要開採地集中於苗栗以北的地區。

煤礦簡介,開發歷史,荷蘭殖民和清代,被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衰落,停止開採,台灣礦坑災變,歷史災變,災變記錄,台灣煤田分布,

煤礦簡介

台灣的煤礦主要形成於第三紀的中新世時代生成,以含煤礦層為木山層、石底層及南莊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台灣出口的煤主要是石底層煤(又稱柴煤),石底層即所謂中部夾煤層,因此又有“台灣煤”之稱。而品質最優良的煤礦出產於台北縣平溪鄉菁桐車站附近的石底煤礦,“台灣煤”的稱呼便出於此地。

開發歷史

荷蘭殖民和清代

雖然直到1876年,台灣始有第一個官礦,但根據諸羅縣誌物產志和雜記志中記載,在荷蘭人統治時期,即有開採的記錄。1661年-1683年的明鄭時代,對台灣的煤礦並未積極開發。清朝乾隆年間,以開挖既甚恐傷龍脈為由,禁止民間私自開採礦產(淡水廳志,賦役志)。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當時雖然仍然禁止採礦,但是英美等國,在1847年至1865年間,不斷到台灣勘查煤礦並有貿易行為,1864年全台輸出的煤達4315噸。1870年,促使台灣煤礦開採就地合法的原因,是清政府在福建省開始興建造船廠,而福建煤礦交通不便,台灣煤礦就成了支援造船廠的來源之一。
石底大斜坑煤礦場石底大斜坑煤礦場
1876年後,沈葆禎開基隆市八斗子,開始台灣第一座官礦,引進新式的採礦設備,開鑿深90米,直徑約4米的直井,提高了台灣單一礦坑開採的產量。但由於開採技術、礦場管理、和運輸等技術沒有繼續進步,1879年官礦產量減少,在中法戰爭爆發那年(1884年),當時台灣的巡撫劉銘傳下令炸毀官礦,燒棄存煤15500噸。中法戰爭之後,雖然欲試辦官商合作開採,但因交通問題不易解決,私煤變成煤礦的主要供應來源。

被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時期,1896年台灣總督府頒布“台灣礦業規則”並實施,但因第二條規定了經營礦業只限於日本國民為之;只限於日本國民方能為礦業公司或礦業團體之董監事及其股東,全台只有4個礦區,雖然日本政府在1897年對台灣礦業展開調查,但直到1905年,台灣的礦產量並沒有大幅增加,又因為技術和交通問題,到1908年台灣縱貫鐵路完成前,台灣南部的煤礦以進口為主。1905年,基隆田寮港煤礦設定蒸氣鍋,是台灣機械採礦的開始。且1906年後,日政府逐漸開放煤田,並引進新技術。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因應相關工業的需求,台灣煤礦也出口到日本。日本政府也和日本財團合作,將台灣煤礦出口到中國大陸華南和東南亞地區。1917年後,台灣製糖業和其他工業的發展,促使日本政府對台灣煤礦開發的開放,1917年新增了81個礦區,1918年,增加到113個。礦產量到1919年,突破百萬。一次大戰過後,1920-1926年台灣煤礦有生產過剩的現象。
1933年,台灣民間礦主組織“台灣炭業組合”類似公會的組織,1938年日本政府統一日本國內的炭煤制度,加強台灣炭業組合的公會能力,並成立“台灣石炭商組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日本戰事不利,加上礦場遭到轟炸,台灣煤產量下降。1941年日本改組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礦務課為礦工局,成立‘台灣石炭株式會社’,自此台灣煤炭產銷和管制走入制度統一的時代。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日本結束在台灣的殖民政治,台灣炭業組合改名台灣省煤礦公會,煤業監理委員會將日產接受、改制,之後成立“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接收“台灣石炭統制會社”,改組為“台灣省石炭調整委員會”。
1949年國民政府遷到台灣,因為失去外銷市場,煤業曾一度停止生產,但隨著工業發展的需要,1951年的煤產量回到一年165萬噸,主要供應給電力公司發電使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政府對煤業的政策采半管制,1954年改組的“煤業調整委員會”對台灣煤業的態度為僅收購公營企業所需燃煤,其餘由業者自行銷售。加上社會環境發展,台灣煤產的開發過剩,煤礦公會代表李建和等人向立法院陳請,在1958年政府廢止徵購辦法並準許部分外銷。

衰落

台灣煤礦產量到1960年的年產量將近400萬公噸,但嚴重的生產過剩,導致礦場相繼倒閉,1958年有382礦場,1960年剩319礦,1964年減為281礦。而1960年代到1970年代,能源的使用逐漸轉移到石油燃料,雖因1973年的石油危機台灣煤產量曾回到300萬噸的量,隨後的低油價政策,使台灣煤業走向末期。
台灣煤礦博物館台灣煤礦博物館
政府在1970年代這個台灣煤業的末期,公布“礦場安全法”,成立煤礦業職業訓練委員會,從事礦工的技能訓練。而1984年至1985年台灣數個礦坑的嚴重災變,加上石油能源和進口煤的競爭,台灣礦坑接連關閉。

停止開採

2000年,台灣最後四個煤礦場,台北縣三峽的利豐煤礦,裕峰煤礦,新店市山區的安順煤礦以及石碇鄉的台誠煤礦,終於宣告停工,台灣煤業正式畫下句點。
在礦坑陸續結束後,多數礦坑也逐漸消失,只剩極少數被保留下或隱沒於荒煙蔓草間,例如位於台北縣平溪鄉的台灣煤礦博物館,即是由1967年-1997年的新平溪煤礦公司的礦場所改建。1994年,吳念真導演拍攝的電影《多桑》即是以礦坑作為電影背景。

台灣礦坑災變

歷史災變

1984年台灣北部發生三次嚴重災變,死亡人數至少277人。1984年6月20日,台北縣土城市的海山煤礦發生災變,由於台車第7車和第8車的插哨沒有插好,造成台車滑落,又因為撞擊到高壓電,引發的火花和漫布在空氣中的煤粉接觸,引發爆炸,未在撞擊過程中喪命的礦工,也因為空氣中布滿了一氧化碳而喪命,該次災變共有74人死亡。不到一個月後的7月10日,在台北縣瑞芳鎮的煤山煤礦也發生了103人死亡,22人輕重傷的災變,是台灣礦業史上最大的災變。到了年底12月5日,台北縣三峽鎮的海山一坑發生災變,共有93人死亡,在將近5天(93小時)獲救的礦工周宗魯,是唯一生還者。
苗栗錦水的碳黑工場苗栗錦水的碳黑工場
周宗魯在發生災變的礦坑中為求生存,找到一處通風口,避免吸入礦坑中的一氧化碳,並用安全帽收集尿液,但因礦坑中攝氏40度的高溫,讓尿液發酵,僅能用於濕潤嘴唇,幸好找到由岩壁滴下的水,才免於因缺水死亡的威脅。周宗魯表示,在礦坑中,曾經試著吃木材維生,但無法下咽,最後只好吃往生同伴的肉來止飢。獲救後的周宗魯成為一位傳道的牧師

災變記錄

1971年12月1日基隆七星煤礦災變,42人死亡、2人重傷、3人輕傷。
1984年台灣發生多起重大礦災,共造成289人死亡;其中台灣北部的三次嚴重災變共造成至少277人死亡,一連串事故敲響台灣煤礦業的喪鐘。
1984年6月20日,台北縣土城鄉的海山煤礦災變,74人死亡。
1984年7月10日隔不到一個月後的7月10日,當時台北縣瑞芳鎮的煤山煤礦也發生了103人死亡,22人輕重傷的災變,是台灣礦業史上最大的災變。
1984年12月5日,當時台北縣三峽鎮的海山一坑發生災變,共有93人死亡,在將近5天(93小時)獲救的礦工周宗魯,是唯一生還者。

台灣煤田分布

煤區區域主要夾煤層
基隆煤田
鼻頭、澳底、瑞芳、雙溪、頭圍、金包里、基隆、汐止、暖暖
主為中部夾煤層、次為上部及下部夾煤層
台北煤田
南港、石碇、山仔腳、中和、新店、三峽
主為中、下部夾煤層次為上部夾煤層
新竹煤田
關西煤田、油羅至北埔、嘉樂煤田
中部夾煤層為主、偶有上下部夾煤層
南莊煤田
竹南區獅頭山、苗栗區出磺坑、竹東區五指山、鹿場、橫龍
主為上、中部夾煤層
南投煤田
南投區九分二山、集集大山
上部及中部夾煤層
阿里山煤田
嘉義阿里山
上部及中部夾煤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