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詞介紹,播出情況,影視惡評,劇集引進,
名詞介紹
台灣閩南語電視連續劇
早年並不流行此種分類,普遍都以“台語(台灣閩南語)連續劇”來稱呼,主要時段只限於晚間新聞之前7:00至7:30的時段(早期台語劇以中視之作品居多),全劇都以台語(少數是以客語為主)發音,多半以描述窮困的市井小民們求生存或鄉下人家富有人情味相互扶持的故事為主。不過由於當時台灣“國民黨”當局實行語言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使得此種類型電視劇不受電視台高層重視,而對其所撥入的製作費用有限導致電視劇水平較低,也間接地讓閩南語電視劇日益漸增地遭受歧視。直至1990年代初,由華視所拍攝的《愛》首先挑戰八點檔的藩籬,開啟數十年來台灣電視史的語言禁忌,收視率大受好評,漸而影響其它台也開始拍攝閩南語或閩南語/國語(台灣地區“國語”)雙聲類型的戲劇題材。後來更由於台灣第四家無線電視台——民視的成立和有線電視頻道的普及化(主要為三立台灣台與慈濟大愛電視的台語劇作品),台灣電視圈生態大為扭轉。
進入2000年代,閩南語連續劇在民視、三立等台攝製的多部賣座劇帶動下,創造一種以當代家庭或企業的複雜糾紛為骨幹,加入部分黑社會情結,強調灑狗血內容的劇種,在台灣大眾文化中引起風潮,民視無線台、三立台灣台八點檔連續劇收視率長年居戲劇類之冠。代表作包括三立的台灣三部曲:《台灣阿誠》、《台灣霹靂火》、《台灣龍捲風》等以及民視的人生三部曲:《愛》、《娘家》、《夜市人生》等。
國語(台灣地區“國語”)本土電視連續劇
電視台也制播了不少以國語為主要語言的鄉土劇,主要是講述早期眷村在地生活的感人故事。例如《再見,忠貞二村》與《光陰的故事》等都因引起廣大觀眾共鳴、收視率不俗與製作精細而廣受好評。
播出情況
台灣的閩南籍人口是台灣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以台灣閩南語為對白的本土劇十分受歡迎,在台灣地區的收視率通常較高;由於台灣與閩南地區語言相通,文化習俗相近,部分台灣本土劇在閩南地區也十分受歡迎;此外,台灣本土劇也受到部分海外華人(多數為“閩南籍華人”)的追捧,台灣的本土劇也被海外電視台引進,如:馬來西亞最大電視節目供應商Astro,在旗下的Astro歡喜台播出了多部台灣本土劇。在台灣,常見的播出本土劇的電視台有民視、三立電視台,本土劇的主要收視人群是中、老年群體。
影視惡評
本土劇的製作期短,製作倉促。通常都是今天拍攝,明天播出,因此電視劇的水平較低,難以被肯定。台灣的民視、三立等電視台,為使電視劇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延長本土劇每集播出的時間,並有意延長集數,常常造成台灣人所稱的“歹戲拖棚”的問題。由於“邊拍邊播”的制播模式,不少本土劇在播出初期,劇情較為精彩,但是通常一部電視劇在電視台準備好的一、二十集播出後,由於已拍完集數的不足及每日播出時數較長(含廣告通常一集在2小時40分鐘以上),造成隨後的集數製作過程倉促,從而使電視劇質量下降。而早期的閩南語本土劇,播出時間均在一小時之內。隨著競爭的激烈,本土劇被延長到二個小時甚至更長,使得“歹戲拖棚”的現象越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