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擬湍蛙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多分布於台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台灣擬湍蛙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蛙科
- 屬:擬湍蛙屬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3 1.0~4 6.0 m m,雌蛙體長44.0~56.0 mm。頭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鈍圓;吻棱明顯;鼓膜圓。皮膚光滑,體和四肢背面有若干疣粒;背側褶細,從眼後直到胯部;顳褶細;肛及股後部有疣粒;體和四肢腹面光滑。前肢細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端略呈小吸盤,腹側無溝,指基部關節下瘤大;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超過吻端,左右跟部重疊甚多,脛長大於體長之半,趾端呈小吸盤,腹側均有溝,第四趾外側蹼達遠端關節下瘤,其餘趾蹼均達趾端,外側跖間蹼幾乎達跖基部,無跗褶。體色變異頗大,多為黃褐色、灰泥色、赤褐色等,眼問有黑橫紋,顳部黑褐色;唇緣有黑縱紋;體背面有深色斑和“八”字形黑斑;四肢背面有黑橫紋;整個腹面淺橙色或白色,有的咽胸部有灰黑色斑紋;股後部有小黑斑。卵徑約2.6 mm,動物極灰黑色,植物極淺黃色。蝌蚪頭體和尾肌前部暗褐色,尾肌後部和尾鰭色淡無斑點;體腹面灰白色。體扁,口部後方有一個大的腹吸盤,吸盤兩側和後部無游離緣;腹後部兩側各有一個小白腺;出水孔游離管長;尾肌發達,尾末端鈍圓;唇齒式為Ⅱ:3+3/l+l:IV(或V);口部兩側有乳突,口角部有副突,下唇乳突兩排;上角質頜較強。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200~500 m的低山區。成體常棲息於森林內潮濕環境中。繁殖期在4~5月,此期間成蛙到流溪內抱對產卵,雄蛙集群可達100~200隻,但雌蛙僅10多隻;雄蛙常發出“嘖”的求偶叫聲,聲音小。雌蛙每次產卵511~535粒,卵群黏附在水底石塊下。蝌蚪在流溪水凼內生活,腹部吸盤可吸附在石頭上,不致被急流沖走,並藉助吸盤和口部的收縮使身體向前移動。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較窄,其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和過度捕捉,種群數量減少。受脅等級:近危
NT或瀕危EN。
NT或瀕危EN。
分布
台灣(台中、嘉義、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