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精菌

台灣多精菌是蟲囊菌目真菌,分布於中國。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Peyritschiella formosana
  • :真菌界
  • :蟲囊菌目
  • 中文學名:台灣多精菌
物種信息,形態描述,寄 主,突出特徵,

物種信息

編 號:155
定 名 人:K.Sugiyama
參考文獻:Trans.Mycol.Soc.Japan 23:245,1982b.

形態描述

菌體近直,除足細胞、附屬枝基部和子囊殼近頂為黑褐色及子囊殼近濃土黃色外,其他部分近淺淡的土黃色,自足細胞至頂端的子囊殼頂,長461.0μm。足細胞平扁,近扁橢圓形,8.8×14.7μm。子層托長336.0μm,由4層細胞組成。第1層為單細胞,近長方形或長圓柱形,長60.4μm,頂部寬29.5μm,自上向下略收窄,20.1μm,長為寬的近3倍,稍向外側彎曲。第2至頂層子層托由多個細胞近扇形並列組成。第2層由6個細胞組成,細胞細長,中間的軸細胞最長,大,長79.2μm,比第1層的單細胞長近1/3,基部較寬,16.1μm,底近圓鈍,自基部向頂逐漸收窄,8.0μm,軸細胞內側為一略短的細胞,60.4×6.7μm,基部收窄,尖;軸細胞外側為4個並列細胞組成,靠軸的細胞60.4×6.7~8.0μm,細胞自內向外逐漸變短小,最外的細胞16.1×6.7μm,其細胞頂高於軸細胞,最外的2~3個細胞頂端著生2條附屬枝,其附屬枝基細胞近卵圓形,10.7×5.3μm,其細胞頂為完全離生、細長的單細胞,長51.0×6.7μm,兩個細胞連線處,具略內縊而扁平的黑褐色分隔。第3層由11個細胞組成,中間的軸細胞與第2層的軸細胞大小、形狀近相等,軸細胞外側為6個自長大逐漸變短小的近垂直並列細胞,最外5個細胞頂著生4條附屬枝;軸細胞內側為4個同樣自長大逐漸變短小的並列細胞,其各細胞頂均比軸細胞外側的細胞頂低,最外側細胞頂著生一條附屬枝,中間著生一子囊殼,子囊殼為近扁長的橢圓形,120.0×41.6μm,近對稱和完全離生,子囊殼頂近圓鈍,近45。向外傾斜,靠子囊殼基部內側為一複合雄器,近乳狀,18.8×14.7μm。子層托頂層中軸細胞較細長,102.1×6.7~10.7μm,中軸細胞兩側的細胞近等高,水平狀,外側為4個細胞,最外的3個細胞頂著生2條附屬枝,在其他的細胞頂和中軸細胞頂上著生一頂生子囊殼,子囊殼的大小、形狀與第3層子層托著生的近相同,134.4×47.0μm,子囊殼沿子層托軸線近垂直向上。

寄 主

寄生於◆Clivina sp.(?)(Coleoptera,Carabidae)胸部上。河南湯陰,1984.Ⅶ.4,葉東海,HMIGD 62186。

突出特徵

本種的主要特點為子層托2~4層的細胞近扇形排列,子囊殼近頂具一黑褐色的環帶。本種的模式產地在我國台灣台南(Sugiyama 1982b),河南湯陰的標本比台灣的模式標本大,其他方面基本上接近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