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子街清真西大寺

台子街清真西大寺亦稱西道堂寺。大殿分雨棚、正殿兩部分組成,正面為5間,進深為3間,俗稱“五轉三”。大殿為起脊式,檐角凌空,上設脊獸,寶瓶,一彎新月直插雲霄,絮絮生輝,雄偉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子街清真西大寺
  • 座落在:甘肅省和政縣城關鎮麻藏村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甘肅臨漳學者馬啟西創建西道堂教禮,以《古蘭經》為依據,宣揚伊斯蘭教,名聞遐邇。原台子街寺(現為台子街東寺)北莊阿旬馬英賢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去挑州(今臨潭縣)拜謁馬啟西,因樂其道而改行西道堂教禮。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其家中設立道堂,並建造了3間禮拜堂,取名清真西寺(與村東 端的東寺相區別),進行宣教布道活 動。因其造詣頗深,宣教有方,深得台子街穆斯林民眾的擁戴。民國3年(1914年),地方軍閥馬安良鎮壓西道 堂時,馬英賢阿訇被殺害於臨夏。後 其叔父馬良、六弟馬萬有、次子馬佑 臣先後掌教,並聘請馬五師大、蘇阿訇、馬福海(東鄉人)等先後為開學阿 訇。禮拜堂仍設在道堂內,平常有滿 拉20餘人。至民國33年(1944年),在西道堂第四任教主敏志道(亦稱敏學成)的倡導下,在臥龍山麓,台子街中心,依山開闢寺地4畝,修建北房5間,廚房6間,作為禮拜,宗教活動的場所。次年,又擴建前廳後樓式瓦房5間。民國37年(1948年)奠基修建大殿,於第二年建成以卷棚、大殿、小殿三位一體的宮殿式大殿。主體工程大量採用斗拱、懸樑吊柱,以木雕磚刻,琉璃瓦作裝飾,飛檐翹角,氣魄宏偉。其結構獨特,樑柱木料之粗大,耗資之多,略次於西道堂所建臨出西大寺、卓洛寺,遂改稱台子街清真西大寺、1958年被關閉,“文革”期間大殿及配房先後被拆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落實,其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和保護。1981年在西道堂第五任教主敏生光主持下,在原址重修大殿,採用中西合壁形式,磚木混凝土結構建造,大部分木材及建築費用由西道堂資助,於1982年竣工。

規模建制

大殿分雨棚、正殿兩部分組成,正面為5間,進深為3間,俗稱“五轉三”。大殿為起脊式,檐角凌空,上設脊獸,寶瓶,一彎新月直插雲霄,絮絮生輝,雄偉壯觀。雨棚為平台式,前沿中央砌一道眉牆,上雕有敏生光親題“台子街清真西大寺”八個金色大字,兩端各建一座六角亭式壩頂宣禮塔,玲瓏精巧,與大殿雄姿相映襯,別具風格。殿前雨棚兩端牆壁以水泥仿磚雕刻及純磚雕兩種手法加以裝飾,圖案醒 目,刀工精湛。左壁為《古蘭經》語,兩分配有對聯一幅:“勤禮五功體認乎無聲無臭;謹齋三月*存於不睹不聞”。右壁為《聖訓》語:”拜主如見主,爾雖不見,主實見之”。也配有對聯:“名實兼收不獨潤身還潤屋,經營俱到真能成己更成人”。牆外壁上磚雕一幀“松月圖”,兩邊也飾楹聯一幅,均為西道堂道祖馬啟西之遺作。再前為三級平台,在左中右分別砌築九級;踏步,分三處可拾級進入大殿,大殿建築面積為300平方米,可容納(450)餘人禮拜。北端為帶出廊的5間講經。堂,東邊兩端帶有耳房、辦公用房,南有西式平頂樓一幢。一樓為沐浴室,二樓作會客室及阿訇住室。全寺除大殿外,共有房屋34間,建築面積為389平方米。

地理交通

台子街清真西大寺位於甘肅省和政縣城關鎮麻藏村。清真寺大門設在寺址正南,出門便是通向縣城的公路,東距縣城6.5公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