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子街清真東寺

台子街清真東寺座落在台子街村東台,坐北面南,前臨和鐵公路,總面積3畝。大殿為3間古典式大五架造型的土木結構帶出廊的瓦房,前設1門2窗,古樸幽雅,小巧玲瓏,建築面積140平方米,可容百多人禮拜。

歷史沿革,規模建制,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據歷史記載,和政縣地處古“絲綢之路”的“羌氏古道”,唐代就有阿拉伯、波斯商人及使臣往來於西安,這裡是必經之地,據傳曾有穆斯林留居過這裡。金正大四年(1227年),成吉思汗克河州,屯蒙古軍於寧河,元至元九年~至元十七年(1272—1280年),忽必烈屯軍駐守,設寧河縣,復又立寧河驛,並命都實為招討使出沙馬關(今和政新營關),尋求黃河之源。期間編入“探馬赤軍”的蒙古軍中的回回人被“隨地入社”而成為這裡的穆斯林。明洪武十年(1377年),征西將軍鄧愈討伐吐蕃於此,副將沐英隨征,討平後駐軍於寧河(今和政)屯守。沐英軍中有很多穆斯林,為進行宗教活動,約於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寧河縣城(即現和政縣城)首建清真寺。據當之年的老人傳說。這座寺就是台子街東寺的前身。從此穆斯林大批量增多,他們便成了和政回族最早的先民。至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發生一股嚴禁回教,拆毀禮拜寺,一應禮拜禮俗等“盡行禁革”的浪潮,一時地方官員視穆斯林每日拜前的宣禮為鼓動人們的“喊殺聲”,“召喊聚眾,圖謀不軌”。五時的禮拜誣為“聚眾燒香,夜聚曉散,引誘鄉愚。”勒令將該寺搬遷到離縣城10多里外人煙稀少、而穆斯 林不多、且居住又很不集中的台子街 村東(遷建年代待考)。至乾隆年間(1740年前),該寺在和政五莊口地區仍是僅有的一座清真寺。這就是台子街東寺的由來。當時,信教民眾為了格守信仰,堅守禮俗,和維護禮拜寺的存在與安全,在大殿旁豎立一塊刻有“皇帝萬歲萬萬歲”的石碑,表示“祝延聖壽,”希冀“聖明”賜思。當初,穆斯林皆屬格迪目,至嘉慶十九年(1814年),東鄉人馬葆真去麥加朝覲回來後,在北莊傳教,信者日眾,台子街寺教民也改信北莊。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馬英賢及部分教民改宗西道堂,並在其家中建立禮拜堂,因位於該寺之西而稱為西寺,自此該寺自稱東寺或下寺。東寺原建大殿古樸壯觀,附設房屋應有盡有,但在民國17年(1928年)毀於兵資。民國22年 (1933年),由馬遷武(維卿)等倡議重建,規模雖不大,但格局很緊湊,1966年又毀於“文革”中。1983年,由馬正中、羅進福等發起,在王向智等大力支持下,又在原址上重新建造。

規模建制

大殿為3間古典式大五架造型的土木結構帶出廊的瓦房,前設1門2窗,古樸幽雅,小巧玲瓏,建築面積140平方米,可容百多人禮拜。北建阿旬住房、待客室、經學堂用房5間,東有灶房、庫房4間,南建沐浴室及大門5間。布局較合理,是處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築。教眾包括台子街和鄰村的黃家莊、年家莊、堡子、新莊未等村共54戶,238人,均屬老教,有北莊、華寺、胡門、靈明堂,張門和大拱北等信徒。 他們認主遵聖,同居一堂,奉行五功,團結無間。現有阿旬1人,滿拉3名。穆斯林均以務農為主,勞務輸出及兼營服務業為副。清真寺無“臥益夫”收入,自養條件差,阿訇生活及寺內一切費用,以天課收人及教眾自願捐獻解決。

地理交通

台子街清真東寺位於甘肅省和政縣城關鎮麻藏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