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贈蔡君伯》是清末至民國傅錫祺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台北贈蔡君伯
- 作者:傅錫祺
- 創作年代:清末至民國
- 出處:《台灣日日新報》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握手不辭肝膽披,自言儂是最相知。
稜稜俠骨能忘勢,勃勃雄心正待時。
季子一錐終獲報,淵明五斗恐難羈。
平生未解為諛語,祇願前途遂所期。
作者簡介
傅錫祺(1872~1946),字復澄,號鶴亭、大樗,台中潭子人。光緒十九年(1893)秀才,次年(1894)原擬赴福建應舉,因甲午戰役而作罷。日治初期以擔任塾師維生,明治卅二年(1899)兼任《台灣日日新報》通信記者。明治卅四年(1901)應聘為台中《台灣新聞》記者,至大正七年(1918)止。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日治時期最富盛名的詩社「櫟社」,為創社九老之一。大正六年(1917)接替因病去世的賴紹堯擔任社長一職,至戰後1946年去世為止,擔任社長時間近三十年之久,其人其詩完整見證櫟社之興衰,是該社靈魂人物之一。傅氏對保存櫟社文獻貢獻甚大,先後撰有《櫟社沿革志略》《增補櫟社沿革志略》分別於櫟社創立三十、四十周年時出版,為今人研究櫟社的重要參考資料。傅氏對推展櫟社活動、在異族統治下保存漢文化有強烈的使命感,但他一生以明哲保身為處世哲學,曾應日本之邀擔任潭子區長、莊長,合計十一年四個月,絕不涉足反抗色彩的政治運動,與林獻堂、林幼春等櫟社主幹差異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