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立場:文化批判與批判文化

另類立場:文化批判與批判文化

《另類立場:文化批判與批判文化》主要內容包括:這個世界已去中心化了嗎?——後殖民主義視角下的全球化、現代性的焦慮——當代中國全球化具象的符號學分析、現代性反思、重構中國現代性歷程、詹明信的毛澤東情結、全球化與中國——試論另類現代性、“我們的現代性”——中國與新社會主義構想、移位、轉換、雜合:翻譯與中國現代性、後殖民批判、後殖民主義問題再思考、文化他者與差異話語、霍米·巴巴與邊界透視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另類立場:文化批判與批判文化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4頁
  • 開本:16
  • 定價:26.00
  • 作者:謝少波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5056925
  • 品牌: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另類立場:文化批判與批判文化》是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謝少波,湖南大學外語學院講座教授,加拿大卡爾加大學華裔學者。研究領域主要有文化研究、後殖民理論、全球化理論等。在國內出版學術專著及主編著作有《抵抗的文化政治學》、《文化研究訪談錄》、《賽義德自選集》等多種。

媒體推薦

從眼下這本中文版論集來看,他出身於“後現代”師門,操持現代西方的語言學、解構主義、文化研究一類利器,擅長一套西洋學院派戰法。但他以洋伐洋,入其內而出其外,以西學之長制西學之短,破解對象恰恰是西方中心主義,是全球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話語霸權。對“現代性”語義裂變的精察,對西方特殊性冒作“普適性”的明辨,對不同品格“人文主義”的清理,對“新啟蒙”與“新保守”暗中勾結的剖示,對跨國資本以差異化掩蓋同質化的偵測……都無不是墨凝憂患,筆挾風雷,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思想殺傷力。
——韓少功

圖書目錄

知識突圍的道與理(代序)/韓少功
全球化與中國
資本主義全球化與文化批判
移位、分化、差異——全球化與文化和空間在中國的複製
這個世界已去中心化了嗎?——後殖民主義視角下的全球化
現代性的焦慮——當代中國全球化具象的符號學分析
現代性反思
重構中國現代性歷程
詹明信的毛澤東情結
全球化與中國——試論另類現代性
“我們的現代性”——中國與新社會主義構想
移位、轉換、雜合:翻譯與中國現代性
後殖民批判
後殖民主義問題再思考
文化他者與差異話語
霍米·巴巴與邊界透視
再記憶、再書寫、再表義——從邊緣崛起的加拿大華裔文學
後殖民主義的緣起和走向
另一種敘說:解構新殖民主義
解讀與解構
超越邊界的寫作——莊子的他者倫理學
艾略特:荒原的諷喻家
凱萊布.威廉斯:解構者的悲劇
小說《帕梅拉》的三重對立結構
德希達與莊子:兩種解構話語比較
參考文獻
譯後記

文摘

中國大大小小的縣、市都有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國家對外資的優惠政策和全面鋪開的向私有化過渡的經濟改革,使得西方資本和產品在中國暢通無阻,充斥整個市場。加人世貿以後,在中國的貨幣和產品合法進入國際市場流通的同時,更讓西方跨國資本、企業、產品以及金融機構大舉入主中國。近年來,大批跨國公司紛紛將地區總部遷往中國。到目前為止,上海已有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近一百家,北京有五十家左右。1989年以前,世界大致分為兩大陣營,社會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東西方畫地而治。1989年蘇聯與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崩潰以後,整個世界一窩蜂倒向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冷戰結束,代之而起的是現代性浪潮。一時間一切都在現代性的大纛下進行,一切手段和策略都因現代性而獲得合法性或正當性。為了追求以西方或美國為榜樣的,以個人自由、議會制民主、物質富裕和高科技為表述特徵的現代性,非西方國家,尤其是原第三世界國家,爭相引進西方資本和技術。與此同時,西方各國在一百年後的今天再度以現代性的名義對非西方國家進行由跨國資本帶動的全面滲透或入侵。不同的是,一百年前西方列強的人侵遭遇了頑強的抵抗,而今天這種入侵卻是在兩廂情願中長驅直人。應該說,在所有原第三世界國家裡,中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基地或工廠。
不難看出,資本主義全球化並不是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雙向平等互流,而是由西方主控的不對等交往。新近一項調查報告表明,世界500強企業里,有244家屬美國,46家屬日本,23家屬德國,整個第三世界加起來才不過26家,僅占總數的5%。

後記

謝少波先生與我相交已久,尤其是近年來,我們常有機會在一起討論學術議題,縱談海內外知識和思想界走向,品味各種史話和掌故新著。去年他就本書翻譯一事與我相商,我頗感義不容辭,欣然許諾。這裡匯集的文章選自他近十多年來撰寫的論文,除其中一篇外,大都以英文形式發表於國外的思想和學術雜誌,頗受好評。書中所論多為時下學界關切的熱點問題:全球化的利弊得失,中國現代性的回顧與展望,後殖民文化理論的反思與再詮釋,解構主義文學批評的實踐,論題廣泛,引證繁複,很能體現作者深厚的思辨功力和挑戰主流的學術視角。
謝少波先生八十年代中期赴加拿大留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後,一直任教於卡爾加里大學英文系,講授當代西方文學理論、後殖民文學和批評理論、英美詩歌和小說。他出身英文系,專治英語文學和西方文論,但對中國古典文學沉潛甚久,於中國近現代史事亦相當留意,行文議論,每見自出機杼之處,這在學科壁壘森嚴的當下,是比較少見的。
20世紀的中國命運多舛,風雲變色往往在彈指之間,而驚濤駭浪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其人生如一葉扁舟,個人際遇總是與國運相沉浮。那些在海外留學、定居的華人知識分子,對他們而言,現代中國的前途命運,故國家山的歷史變遷,始終是無法釋懷的大關注。他們為中國的歷史進步而歡呼,亦為故國的種種問題而憂慮。

序言

本科畢業以後,覺得自己英文太爛,我經常騎著腳踏車回母校去外語系旁聽。其時謝少波先生正在那裡執教,給過我不少方便,還定期為我私下輔導,是一位難得的良師益友。我們在雜亂破舊的教工宿舍樓里曾醉心於英文的詩歌與小說,共享湘江之濱一個文學夢。
稍感意外的是,他出國留學和工作以後,由文學而文化,由文化而歷史與社會,成為了一個視野日益廣闊的研究者和批評家,近年來更是活躍在國際學界,對一系列重大議題常有忠直發言,是全球性文化抗爭中的一名狙擊手和突擊手,一位挑戰各種意識形態主潮的思想義俠。
從眼下這本中文版論集來看,他出身於“後現代”師門,操持現代西方的語言學、解構主義、文化研究一類利器,擅長一套西洋學院派戰法。但他以洋伐洋,入其內而出其外,以西學之長制西學之短,破解對象恰恰是西方中心主義,是全球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話語霸權。對“現代性”語義裂變的精察,對西方特殊性冒作“普適性”的明辨,對不同品格“人文主義”的清理,對“新啟蒙”與“新保守”暗中勾結的剖示,對跨國資本以差異化掩蓋同質化的偵測……都無不是墨凝憂患,筆挾風雷,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思想殺傷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