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鱈目

古鱈目

古鱈目(Palaeonisciformes),生物學分類”目“的一種,屬於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輻鰭魚亞綱(Actinopterygii)下的1目。最早見於中泥盆世地層,以石炭和二疊紀最繁盛,到早白堊世絕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古鱈目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魚亞綱
發現,亞目,

發現

最早見於中泥盆世地層,以石炭和二疊紀最繁盛,到早白堊世絕滅。

亞目

形態特徵基本上同軟骨硬鱗次綱。主要包括以下7個亞目:
古鱈亞目 身體紡錘形,眼眶很大,位置很靠前;口裂很深,上頜骨後部很寬大;後吻骨分開鼻骨;偶鰭鰭條通常完全分節;奇鰭鰭條完全分節;尾鰭為歪型。最早期的代表是鱈鱗魚(Cheirolepis),發現於蘇格蘭中泥盆世和加拿大晚泥盆世。常見於二疊紀的古鱈(Palaeonis-cum)是古鱈類的典型代表,分布於歐洲和格陵蘭的二疊紀,也見於斯匹茨卑爾根的早三疊世。在中國新疆吐魯番和準噶爾盆地的晚二疊世地層中也發現有與古鱈相近的吐魯番鱈(Turfania)、天山鱈(Tienshaniscus)和芨芨鱈(Chichia)等。早三疊世的古鱈類以翼鱈(Pteronisculus)為代表,常見於格陵蘭和馬達加斯加海相早三疊世地層。特徵與古鱈相同,但鱗片相當小,背、臀鰭較小,尾鰭上、下葉幾乎等長。在北美晚三疊世陸相地層中產有與翼鱈相近的豚齒鱈(Turseodus)是古鱈類進入淡水的代表。在中國陝北和四川晚三疊世陸相地層中也分別產有與豚齒鱈相近的三疊鱈(Triassodus)和蜀鱈(Shuniscus)。古鱈類殘存到中生代中後期的僅寥寥無幾,有身披圓鱗的粒鱗魚,常見於歐洲、中亞和澳大利亞侏羅白堊紀地層,中國甘肅玉門早白堊世地層中亦曾發現。在中國吐魯番和準噶爾盆地早白堊世地層中發現了一類具有典型古鱈類特徵的維吾爾鱈(Uihuroniscus),歪尾,上葉頗長於下葉,體披菱形鱗片。
扁體魚亞目 體高而扁,背、臀鰭很長,腹鰭小或無,口小,舌頜骨近乎垂直,鱗片只有骨質層。代表屬扁體魚(Platsomus)繁盛於石炭紀到二疊紀,到中三疊世以後絕滅,分布在歐洲、北美、格陵蘭、斯匹茨卑爾根及澳大利亞等地。在江蘇龍潭二疊紀、浙江長興晚二疊世及河北峰峰二、三疊紀均有此類化石發現。
褶鱗魚亞目 體長紡錘形,尾鰭半歪型,深分叉;懸掛器幾乎垂直;頭頂膜質骨具有顯著的近乎縱行的釉質嵴;鰓蓋骨頗大於下鰓蓋骨;第一鰓條骨很擴大;次眶骨很發達,通常覆蓋前鰓蓋骨;鱗片長大於寬,具有發達的縱嵴或斜嵴。代表屬褶鱗魚,通常產於歐洲中三疊世至侏羅世海相地層,也產在北美晚三疊世淡水沉積物中。在中國四川盆地重慶群沙溪廟組產有與褶鱗魚屬相近的渝州魚(Yuchoulepis)和重慶魚。
側鱗魚亞目 上頜骨、前鰓蓋骨及奇鰭似古鱈亞目;頂骨分成多塊;有環狀錐體;尾鰭近乎對稱;鱗片成橫列排列;棘鱗退化或不存在。主要代表屬側鱗魚(Pholi-dopleurus)和南方魚(Australosomus)。前者分布於歐洲中三疊世至晚三疊世;後者分布於格陵蘭、馬達加斯加等地的早三疊世地層。
雷氏魚亞目 似古鱈亞目,但其尾鰭為半歪型或近正型。無鰓條骨或具1~2塊大骨片。背鰭和臀鰭的鰭條完全分節,鰭條數目多於輻狀骨。牙齒小而尖。以雷氏魚(Redfieldius)為代表,產於美國晚三疊世陸相地層。在中國準噶爾盆地晚三疊世地層中產有與雷氏魚相近的新疆魚。
裂齒魚亞目 上頜似古鱈亞目。前鰓蓋骨近乎垂直,甚寬大。頂骨方而大。尾鰭半歪型。鰭似全骨魚類,鰭條僅在遠端分節,幾等於相應的輻狀骨數目。有鰓條骨。牙齒強大。主要的代表為裂齒魚,分布在歐洲中、晚三疊世,格陵蘭、斯匹次卑爾根及馬達加斯加早三疊世海相地層新近,在中國安徽及湖北早三疊世海相地層也分別發現了裂齒魚(Perleidus)和似裂齒魚(Plesioperleidus)。
肋鱗魚亞目 體小。懸掛骨幾乎垂直。鰭中等大或小,尾鰭為半歪型,但鱗葉很萎縮。頰部為古鱈型,有寬的似板狀前鰓蓋骨與上頜骨固結。牙齒細小或缺乏。除尾鰭外,鰭條僅在遠端分節。鱗片菱形,體側有一列特別高的鱗片。主要代表為肋鱗魚(Peltopleurus),分布在義大利中、晚三疊世及中國貴州興義中三疊世海相地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