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字錄

古陶字錄

《古陶字錄》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古陶字錄
  • 作者:高明 、塗白奎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定價:1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32572885
內容簡介,前言,

內容簡介

古陶文的著錄與研究在近年來逐漸呈熱絡之勢,新材料與新成果的問世也亟須作一小結,《古陶字錄》正是為配合學界及讀者的需要編纂而成的。古陶文的著錄與研究自晚清已百餘年,舊時的釋字成果在不同時期已有多種專書予以階段性的總結。在這些著作中,較近時期的且能較完整地反映學界成果的有《古陶文字征》及《陶文字典》二書。《古陶文字征》出版於1991年,近20年的新材料和新成果未能涵納;2007年出版的《陶文字典》雖在取材和總結學界釋字成果方面較《古陶文字征》為優,但該書收羅可檢字只有1279之數,亦未能盡數反映學界的釋字成果。
《古陶字錄》分為三編。第一編《單字》,錄可識字(少量不識而可隸定字)1580字;第二編《合文》,錄合文34種;第三編《附錄》錄未識字400餘。
本書的編纂取材,除利用已出版的著錄書與字典類工具書外,又儘可能地檢閱各種相關的期刊雜誌,以保證材料的完備;在編纂體例方面,較以往的工具書有較大改進。所錄字凡有拓本可據者由電腦掃描後作反色處理,若筆畫略有殘缺模糊者,在保證字形準確的基礎上予以補描。
各編所錄字下出注3種:出土地域、原著錄書簡稱及頁數、年代。直接在字形下標註出土地域,免除讀者翻檢之勞,且便於使用者能夠更直觀地在每一字頭下了解對比不同地域古陶文在文字構形方面的異同,為學界比較關注的文字的分域研究提供較為翔實和直觀的資料。

前言

陶文,是先秦古文字中產生年代最早,並且與普通民眾聯繫最密切的一類文字。一百多年來陶文的發現和收集的歷史證明,陶文使用的時間跨度最長,始自早商曆兩周而至秦漢。其中戰國陶文不僅數量豐富,地域特點也很突出。對於研究古史、早期文字以及書法藝術尤為重要。就現有的認識水準而言,古陶文至少為我們提供了以下的信息:文字產生、發展及演變的脈絡;戰國時期官營制陶業和民營制陶業狀況;戰國時期商業貿易的市場管理;歷史地理沿革的考察等等。
古陶文的著錄和考釋作為古文字研究領域的一個分支,其萌生和發展經過了幾代學者的努力。清代晚期,已有學者零星地收藏帶有文字的陶器。同治十一年(1872),山東濰縣學者、收藏家陳介祺從友人處得到一塊印有“陳悍”字樣的陶片,於是意識到與戰國時期的齊國陳氏有關,此後便開始收集,數年後,竟得數千片。隨後,又有潘祖蔭、王懿榮、端方等競相搜求,蔚成風氣。但是,這些材料當時並未刊行,只是以拓本貼上本的形式在同好間流傳、品賞。據統計,自清末至民國,各家所得陶文拓本被整理貼上成冊或作簡釋者約百種,可是得以刊行者只有劉鶚《鐵雲藏陶》、日人太田孝太郎《夢庵藏陶》、黃賓虹《陶璽文字合征》及周進所得陳介祺舊藏由孫潯、孫鼎合編的《季木藏陶》數種而已。
有關陶文的釋讀,早期有吳大澂《讀古陶文記》、《古陶文字釋》等,但未刊行。此後,有唐蘭、張政烺相繼發表《陳常陶釜考》、《平陵陳得立事歲陶文考》,使得學界對古陶文的史料價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隨著陶文對古史研究價值的彰顯,學界對古陶文著錄需求的迫切性也日漸明皙。舊時的著錄,如《季木藏陶》雖稱繁富,亦只有千餘品。新中國建立後的考古工作發展迅猛,新材料不斷發現,但是這些材料都散見於各種考古報告之中,學者疲於翻檢,因而嚴重地制約了對古陶文的研究。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輯成《古陶文彙編》,錄二千六百餘拓影並予以斷代、分域。此後王恩田編有《陶文圖錄》一書,著錄陶文12000 多件,從而為學界的研究提供了更為充分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