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虞城縣政協文史委員會的幫助下,虞城利民鎮十幾名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成立了利民鎮文史研究小組。幾年來,他們不辭辛苦,不畏微詞,調查走訪、實地勘查,攝影、拓印,千方百計蒐集資料。幾經不懈,先後發掘石碣碑刻20多通,匾額10多塊,攝影圖片30多幀,撰寫文章100餘篇。分別在各級報刊發表數十篇,後又編印成冊,名叫《古虞滄桑》分上、下兩冊,約40萬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虞滄桑
- 冊數:上、下兩冊
- 字數:約40萬字
- 作者:利民鎮文史研究小組
利民鎮簡介,名勝古蹟,歷史名人,
利民鎮簡介
今之利民鎮乃老虞城所在地,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據清光緒二十一年本《虞城縣誌》記載:“蓋自封建變為郡縣,地名因革不知幾更。虞城彈丸,自肇封迄今數千年,其間曰國、曰縣、曰州、曰城,不無有異,而虞之號未嘗易也。”“虞之為國古矣,有夏之際,列封於此,蓋一都會也。間嘗登城四顧,西望而思吊睢陽之百戰;極目於東方,則芒碭五色之氣煙銷而浪滅……黃河如帶,芒山若碭,枕之於以閼伯之國,連之以葵丘之疆。”
名勝古蹟
利民鎮境內名勝古蹟和古代建築甚多。為人矚目者,古蹟有:商均墓、楊陵、田珍墓、馬文升陵墓、張鵬翼諭祭林、文殊庵、開元寺、黎丘寺、三清觀等;古代建築有:許家三進四合院、劉家三進四合院、蔡家二進四合院、徐家四合院、范文正公祠、黌學、城隍廟、三皇廟、文昌閣、魁星樓等等,不一而足。更有免園禾黍、龍岫煙雲、李令甘泉、商均古墓、孟瀦春遊、綸城晚眺、小股流清、百室呈芳八大景點,讓人流連忘返。唐李白、高適等大詩人和歷代文人騷客常到此遊覽並吟詩作賦。
歷史名人
利民鎮歷經許多朝代,名人輩出。據不完全統計,文武進士58人,文武舉人198人,撥貢、貢生、廩生更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其中為宦政績卓著、影響較大者也不乏其人。後漢的盛允,唐朝的盛師彥、劉師立,宋朝的王堯臣(狀元)、趙概(探花),明朝的楊東明、沈鯉、田珍、范志完、范志懋、范良彥、張鵬翼,清朝的許士正、許容、葛峻起、劉夢雄,近代和當代的豫東紅臉王唐玉成、教育名流高晴齋、謝新贏,名醫楊贊華、張榮懋、戲曲作家范乃仲等等,可謂眾若群星,映日輝月。虞城縣雖是彈丸之地,實則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寶藏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古虞歷史文化是炎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虞歷史文化是炎黃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頁。
台灣學者吳秀玉女士,其丈夫高雙印先生為了撰寫好楊東明,不辭辛苦,不惜代價,忘我工作。首先回大陸走訪了河南省社科院、黃河水利委員會,後又到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獲得了珍貴的楊東明的《饑民圖說疏》。
楊東明,字啟昧,號晉庵,別號惜陰居士。明萬曆庚辰科進士,由中書官至刑部左侍郎,誥贈刑部尚書。高祖楊和慶,曾祖叫四,祖父文政,父名棟。楊東明兄弟四人,東明為長。次弟東白,三弟東光、季弟東曙。三胞弟中以東光為最,天資忠朴好學,擅長學辭。仕至文華殿中書社人,有“玉堂揮翰,斗酒成文”之才。楊東明一生四娶,元配范氏,繼室丘氏,副室王氏、周氏。生有二子三女,長子春育,為丘氏出;次子春融,為周氏出;長女宜家,為范氏出;次女、三女為周氏出。第五代孫楊念祖、第六代孫楊榴分別是清康熙和乾隆年間的虞邑名士。
楊東明一生致力於理學的研究,在繼承程(程頤)、朱(朱熹)、陸(陸九淵)、王(王陽明)理學思想的基礎上多有創新、有發展,有個人獨到見解,可謂是傾向王學而修正王學末流的理學家。他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國困民疲,他立朝為官,憂國憂民,剛正不阿,《明史》予以列傳,堪稱是有作為的政治家;他性情骨鯁,因為抗疏直言,謫居鄉里,設立義學,扶難救危,《方誌》中班班可考,足見是熱心的教育家和慈善家。尤以令人稱道、千古不朽的《饑民圖說疏》,圖文並茂,所發揮的力量足以安社稷延國祚,把經世致用之實學套用在解決迫切的重大社會問題上,則是絕無僅有的。特別在當時“河決堤潰、沖保漂廬、沃野變為江湖、陸地通行舟楫、水天無際、雨樹含愁,父子相食”的極端嚴重情況下,神宗皇帝又是一個終日處在深宮逸樂,不理朝政,不看奏摺的昏庸皇帝。楊東明深知用一般的文字書呈終是無濟於事,所以他巧妙地運用《圖說》方式,盡寫饑民之狀,繼之繪而為圖,再附之以生動的俚語解說,以傳達萬民之仰賴。皇帝覽奏後,果然激發了惻隱之心,積極展開了救荒活動,派鐘化民前往災區救荒,拯救了億萬黎民。幸虧《饑民圖說疏》發生救災作用,使得災後重建,災民起死回生,為神宗收攬了民心,社會恢復了秩序,穩定了政局,否則大明王朝是否能延至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進北京而亡,值得懷疑、深思。然而後之研究河南甲午救荒史者,無不知鐘化民而鮮少提及楊東明,實乃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