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縣誌》是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於2013-6-21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薛運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藺縣誌
- 作者:薛運懷
-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ISBN:7536426518
《古藺縣誌》是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於2013-6-21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薛運懷
又據《古藺縣誌》記載:清代中葉,古藺花燈已盛行民間,俗稱“扭扭燈”,每年正月初二至十八,村寨各路燈棚走街串巷“耍花燈,賀新年”,說唱吉祥,祝福平安。經歷數代人的傳承,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古藺縣也因之被稱為“花燈之鄉”。古...
據《古藺縣誌》記載,西晉末年,首批先民入住古藺後,也將他們獨特的歌舞形式帶到了這片質樸的大地上,在世居過程中,與古藺地方文化有機融合,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民族舞蹈。在傳承過程中,經過數代吟唱者與舞蹈者的不斷改進與創新,...
唐雲德 唐雲德,男,漢族,大學,1982年8月參加工作。工作經歷 中共古藺縣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幹事,中共玉田鄉委員會副書記,古藺縣工商聯合會副主任,2003年3月起任古藺縣檔案局副局長,古藺縣誌辦副主任,並分管指導股、縣誌辦工作。
據古藺縣誌記載,丫杈豬在清初由移民帶入。據考證,該品種豬是江西、湖廣移民進入四川時帶入發展起來的,在該縣已有300多年飼養歷史。1976年經雲貴川三省豬種資源調查,將四川盆地周邊山地的丫杈、黔江、青峪、碑廟、太和、巴中和南江等...
到北宋中期時,才陸續收復,但也只能設定為羈縻藺州。《古藺縣誌大事記》說:“北宋乾德三年(965)廢藺州,併入江安、合江二縣”。宋廷南遷後,這一地區又被新起的大理政權所割據,大理下屬的各部,分據了這片土地,逐步發展成“...
古藺面是川南地區流傳上百年的傳統特色掛麵,據《古藺縣誌》記載,古藺面的製作工藝可溯源至清代。產品特點 古藺面典型的特點是耐煮、不渾水、有勁道。這與古藺縣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有很大關係。產品環境 同是一樣的麵粉,同是一樣的製作...
民國18年(1929)改名仁壽酒坊,發展為三個窖池。一次投糧8萬餘斤,產品命名為回沙郎酒,簡稱郎酒。民國23年(1934)酒房解體停產。民國27年(1938)鄧惠川與莫邵成合辦成記惠川老槽房,恢復生產。(《古藺縣誌》283頁)
盛行於古藺民間已有數百年歷史。起源傳說 苗族歌謠源遠流長,代代傳承,始創於何年,至今無以考證。據《古藺縣誌》記載,西晉末年,首次苗族入川,入駐古藺,成為—古藺苗族的首批先民,同時帶入與苗族同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苗家文化——...
潭酒,出於仙潭酒廠,歷史悠久,名貫古今。據古藺縣誌記載:古藺古屬夜郎國,夜郎人勤勞、勇敢,用本地盛產的糯高梁和小麥釀造出的“潭酒”、“仙潭酒”,因其工藝精湛、風味獨特,酒質特佳,深受百姓喜愛。1993年,“仙潭”牌大曲和...
太平古鎮位於古藺河與赤水河交匯處,距縣城古藺35公里。與貴州省習水縣醒民鄉隔河相望,為古藺出川入黔的東大門,是兩省邊民互市,商賈雲集,物資集散之地,被譽為川黔的水陸碼頭。據《古藺縣誌》記載,戰國先秦時,這裡屬古習國部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