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所謂古著不是二手衣的概念,而是真正有年代的而現在已經不生產的東西,這些服飾無論使用的面料,細節的剪裁甚至用途都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縮影,所以有著特殊的價值。比如有一款牛仔外套,是非常大的尺碼,裡面是很厚的羊毛襯裡,一般看不懂的人會問這又大又重又舊的誰會穿。其實是因為當時的牛仔要長期在野外工作,天氣條件又很惡劣,從《斷背山》等影視作品裡也能略知一二,所以這種衣服是當時的牛仔穿在外套外保護裡面的衣服,以及禦寒用的,是非常實用的功能性服裝,屬於工衣的一種,和現在作為潮流穿著的合身款式完全不同,這些服裝流傳到今天都是很不容易的,非常稀少,所以價格不低,懂的人也不多,只有兩種人會買:一種是喜歡懷舊的純古著迷。他們穿的是當時的感覺和文化,這種人比較少,大都是比較瘋狂的fans,他們知道好東西買一件少一件,所以他們買回去的衣服一般都藏起來,不拿出來流通的。還有一種就是現在國外炒了許多年,漸漸有著主流趨勢的的古著MⅨ風,其實就是超級混搭的概念。對造型有著極高要求的另類潮人們(以藝術工作者居多),他們早已不滿足於用現在市面上人人都能買到的新款式來做各種搭配,他們要的是只屬於自己的風格,要屬於自己的味道。那數量稀少,款式又特別的且有獨特文化韻味的古著自然就是最佳的選擇,從雜誌和網路等相關媒體上找到相當多的樣板來。這些服裝有著很強的復古又經典的味道,因為是以前生產的潮品,有可能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
而二手服飾的概念又有不同,隨便一個人身上脫下來的衣服都可以叫二手衣,這種統稱second hand。一般都是現在還有在生產的,市面上也有的新貨。二手服飾分兩類:一類是用過的,也就是舊貨。占二手服飾的70%,國外稱為used,比較便宜,來源多為捐贈。還有一類是買來基本沒用過的新貨。約占二手服飾的30%,比如買來後尺寸不合適沒用過的等等。國外也有許多專門的二手店,但和古著店完全是兩種店鋪。
渠道 早些年有奸商昧著良心通過非法渠道引進一些洋垃圾,就是那種打包來的爛衣服,來源基本是國外的
貧民區 一類的地方,基本都沒有經過檢疫消毒等程式,雖然這些衣服的款式和面料都是非常普通的,但那時祖國開放不久,連帽衫、棒球衛衣等人家穿了幾十年的東西到了我們這裡都變成了"新潮貨" 。這些東西到了今天基本已經絕跡了,祖國開放了這么多年後,我們的眼光和品位都高了不少,許多美國人穿的也大多是made in China,外貿貨和民間
復刻版 又便宜,打包衣早就沒有市場了。
古著都是正規渠道淘來的,以現在的上海來說,雖然說起來是和香港等地齊名的
國際化大都市 ,但潮流的腳步還是慢了一點,會買古著的人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會是一個極小的圈子,很多商家及古著愛好者引進這些只是希望讓大家了解這種文化,讓喜歡的人也能買到和國外一樣的東西。
該店服飾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及亞洲,95%是正宗古著,少部分是加工過的古著(如改裝後的
Levi's牛仔褲 )。最好賣的是50年代到70年代的裙子。至於50年代造型會不會走俏,貨源難得,尺寸太小(裙子腰圍22英寸到24英寸),不太有市場。本地消費者還未能真正認知到古著的價值,標價不能太高,一些高價收藏品(如
維多利亞時代 古著)未能引進本地。
服飾搭配 古著服飾一般都有30年以上的歷史,這類服裝要穿出時尚感就要懂得配搭。
改裝古著服裝設計師把現代元素加入古著服飾里,洗掉“土味”的同時又帶出古著服飾經典的一面。 這幾年國際時尚界吹復古風。在本地,古著(Vintage)服飾已從乏人問津,發展至擁有特定的消費群--古著一族。年齡介於18歲到40歲之間,有學生、律師、醫生、太太等,他們的共同點是:情迷古著,都想顯得與眾不同,借古著服飾的獨一無二,穿出自己的個性與主張。
最近好萊塢影片《蒙娜麗莎的微笑》中,朱麗亞.羅拔絲(Julie Roberts)展示50年代時尚風情,而主導潮流的國際名牌如Prada也重新演繹50年代復古服飾,相信這股熱風會繼續吹。
古著是二手的,但並非所有二手服飾可稱為“古著”,至少要30歲。一般古著服飾店主要售賣5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服飾。
不是所有古著看來“古舊”,實則有不少設計經得起時間考驗,用當代審美觀配搭,又或者將舊衣今裁,也還現代感十足,穿得出街。
穿著要點 1、別害怕嘗試,古著衣飾很特別,只有試穿後才知道是否合適。
2、舊配新。把古著注入一點當代氣息,比如70年代的吊帶上衣,可配搭牛仔褲。50年代的半圓裙可配T 恤、運動鞋。
3、古著配件如絲巾、手袋、腰帶、首飾等可配搭現代服飾。
4、髮型和化妝宜簡單,讓古著服飾說話。
時代感 改造古著是古著重塑設計師傑里(Jerry De Sonza)的拿手本事,作品就在百利宮(Paragon #03-51)Potion店面售賣。他也是Oppt Shop創辦人之一,半年前開了這家新店。
傑里說:“亞洲人的身材無法穿美國人的古著服飾,因此,必須進行重塑,以古著布料重新設計,加入古怪、性感與好玩元素,人人可穿。”
他每年推出6個系列服飾,最新的是古著運動系列,把最便宜的面料(如針織、喬賽)與最昂貴的面料融合,創造新形象,方便日常出外穿著,既舒服又好看。每款最多不到6件,即使重塑後的古著也保持古著的獨特個性。而他的一件式裙設計善於以黑帶束腰,使穿者顯得特別苗條,突顯曲線美。
這樣的工作是瑣碎的:先從世界各地尋覓古著,由當地供應商提供古著資料,傑里再飛去美國、加拿大等地看貨,討價還價,運到新加坡,或到當地的大減價尋覓貨色,然後根據主題,挑選圖案、顏色、質地,每一件重新裁剪、組合。50個設計中只有30個通過,為古著創造出當代的時髦感。店裡裙子價格從300元到500元不等,量身訂作從1500元到2000元不等。顧客多是專業人士,尤其是律師。
來自
澳洲 的傑里專科是舞台服裝設計,最早從事劇場工作,後轉向時尚工作,來新以後把精力投注在古著服飾改型上。
存在風險 深圳截獲549噸走私舊衣 部分來自太平間
深圳邊防截獲549噸來自國外的舊衣服,醫學專家稱這些“洋垃圾”含有大量病原體,不排除有愛滋病患者穿過
許多深圳市民也許不知道,斷碼的“進口高檔毛衣”或“外貿服裝”,有可能來自國外的太平間。近日,深圳查獲549噸從國外走私到國內的舊衣物,這是深圳歷年來查獲走私舊衣服最多的一次。新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批衣服中絕大多數來自國外太平間、垃圾站、廢品收購站。收購成本幾乎為零,不法分子將它們翻新後,將以每件幾十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所幸的是,這批“洋垃圾”在到達福建目的地之前就被查獲,沒有流入內地市場。
■新快報記者鄭雁虹通訊員龍宇翔
走私舊衣堆成山臭味撲鼻
新快報記者前天在深圳大鵬新區土洋碼頭看到,五顏六色的包裝袋壘成了一座大山,足有三層樓高。儘管下著大雨,現場仍能聞到刺鼻的酸臭味。包裝袋裡是大量舊衣物,多數是秋冬季節的毛衣外套。
“有的毛衣還挺高檔的。”深圳邊防支隊葵涌邊防工作站站長劉新林拎起一件衣服說,此次一共查獲549噸衣服,是深圳查獲走私洋垃圾歷史之最,這些衣服中的絕大多數來自外國的太平間、垃圾站、廢品收購站。
新快報記者從衣服堆裡面拎起一件厚實的外套,在上面發現一所韓國學校的標誌,在這件深藍色校服上還可以清晰看到一個學生的名字。“這些衣服有可能是傳染病患者穿過的,都不知道有多少病菌,真髒。”劉新林一臉嫌棄地說。
疾控中心:舊衣或帶愛滋病毒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走私舊衣物來源複雜,且“品種”齊全,其中甚至有童裝,如果流入市場進行銷售,後果不堪構想。
據深圳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博士魏方介紹,走私舊衣物含有大量致病病原體,“會通過皮膚、口腔等器官進入人體”。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走私舊衣服上帶有血漬,很有可能是愛滋病或嚴重肝病患者穿過的,“身體比較弱的消費者穿在身上,就有被感染的風險”。
他還說,走私舊衣物在運輸過程中進行了捆綁、包裝,裡面的化學製劑無法散發,對人體皮膚會有刺激。
舊衣服目的地為福建莆田
在碼頭現場,工作人員正用一台吊機將這座舊衣物壘砌的“大山”一點點向上提,裝上貨運車,再將這些沾滿細菌的舊衣物拖去銷毀。“我們已經拖了100多噸,還有400噸衣物,起碼還需要10天時間。”一名工作人員介紹。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外收集這些衣物幾乎是零成本。“從國外運來,再以每一噸1000元(在國內)賣出去,金額達到1100萬元。”劉新林告訴記者,違法人員利用一艘名為利運達號的船隻運送這批舊衣物,以香港作為中轉站,運進內地後賣給下家。連這艘用來運貨的船也有可能是套牌的,“利運達”幾個字可能是後來塗上去的。
目前,深圳邊防支隊在走私船隻上一共抓獲了6名犯罪嫌疑人,其中5人(4人為台灣籍,1人為福建籍)因涉嫌走私廢物罪被依法刑事拘留,深圳海關準備起訴他們。新快報記者了解到,6名犯罪嫌疑人只是負責運貨,而在福建的收貨人收到風聲後潛逃,目前有關部門已經著手追逃。
據嫌疑人交代,這些舊衣物運進內地後,準備再運往台灣,但劉新林告訴記者,福建莆田才是這批舊衣物的終點站。
每噸走私舊衣可賣出1000元
新快報記者從深圳邊防支隊了解到,在內地,這些洋垃圾每噸可以賣出1000元,利潤不低。不法商家買到舊衣物後進行翻新,再以“超低價格”、“外貿尾貨”、“出口轉內銷”等名義銷售,受到部分青少年青睞。深圳近幾年查獲洋垃圾不止一次,這次為最大單。
據深圳海關負責人介紹,近十年來,深圳打擊舊衣物走私,共處理14宗刑事案件、36宗行政案件。“舊衣物來源是美國、日本、歐洲等已開發國家”。但這位負責人表示,近幾年,走私舊衣服的案件有所減少,“所占比例比較低”。
實際上,中國內地每天都產生大量廢舊衣物,不法分子為什麼不收集內地的廢舊衣服進行翻新,而要大費周章走私國外舊衣物呢?對此,劉新林解釋說:“他們就是抓住內地部分消費者愛買外貿貨、喜歡國外品牌的心理。”
市面出售走私舊衣只占少數
既然有走私舊衣物流入內地,那么它們多在什麼地方出現呢?
“在深圳龍崗、寶安,特別是布吉、西鄉一帶的小店裡,有些牛仔褲每條才賣15元,誰知道這些貨來自哪裡。”深圳服裝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新快報記者,能讓這些沾滿細菌的舊衣物在內地流通,都是受到利益驅使,但他同時指出,市面上出售走私舊衣的商家和購買舊衣的市民都只是少數,走私舊衣更多出現在工廠聚集區。“一些外來工會買些這類衣服,畢竟款式新穎”。
這位負責人稱,據他了解,舊衣物翻新後重新進入市場,更多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一些市民崇洋媚外的心理比較嚴重,現在已不存在這種情況”。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十幾年前,二手衣服販子活躍在城市各大居民小區和城中村,如今,二手衣服更多被賣往內地偏遠地區,或者售往非洲。
品牌連鎖店不會賣問題服裝
深圳市零售商業行業協會負責對生產進行把關的鄧先生介紹,一般連鎖店和大的服裝品牌不會收購來路不明的衣物再翻新銷售。“他們有品控部門,而且有自己品牌服裝的設計要求。如果在自己銷售的服裝上做手腳,等於砸了招牌。”鄧先生說,消費者需要留心的是那些品牌化不高、非專賣店的個體戶。他建議消費者購買外貿服裝時向店家提出查看生產證明等。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走私舊衣物往往只有一款式,碼數也很難湊齊。消費者在購買外貿服裝時,可以留心同一款式是否還有其他碼數或其他顏色,因為即使商家以斷碼、清理庫存為賣點,也不會出現店裡所有服裝只有一個碼數的極端情況。如果發現出售的衣服只有1件;商標看著舊,主標和洗標捲曲、發黃髮舊;關鍵部位如腋下、肘部、領口等顯舊;毛衣有起球情況,那么消費者就要留心了。
鬧市街頭“買買買” 鮮有消費者對“外貿服裝”設防
在深圳市羅湖東門老街、華強北、橫崗倉庫等購物旺區,每天都有大量追求時尚的年輕男女“買買買”。面對“琳琅滿目”的衣服,消費者有沒有想過這些衣服的來路?新快報記者昨天在深圳鬧市區採訪了部分市民,絕大多數受訪者對“外貿服裝”並不設防。
陳小姐從事外貿出口工作3年,她告訴新快報記者,“一般對出口的產品的要求標準都比較高,特別是出口到已開發國家的東西”,因此,雖然她不是從事服裝出口銷售,但對“外貿服裝”還是比較喜歡。逛街時看到自稱銷售“外貿服裝”的小店,都會走進去瞧瞧。她從來沒有想過,“外貿服裝”有可能來自國外的太平間、垃圾站。“既然走進去挑選,就不會有這種心理,以為全是斷碼的或出口轉內銷的服裝。”她說。
而在華強北閒逛的梁女士則說,她曾了解到,惠州曾打擊過走私“洋垃圾”,但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她認為在市中心不太可能存在走私的舊衣物。
嫌疑人運貨“月薪”8500元
這宗深圳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舊衣物走私案,作案過程是怎樣的?昨日,新快報記者獨家採訪了犯罪嫌疑人黃某義和鄭某強,與他們進行了對話。
新快報:你知道自己運的是什麼東西嗎?準備運往哪裡?
黃某義:應該是一些舊衣服之類,準備運往福建莆田三江口,去到了以後先在三江口外拋錨,等候“阿強”的指示。等到時機成熟,“阿強”就會通知我們靠港卸貨,卸貨後運去哪裡我就不清楚了。
新快報:這批貨物有沒有合法手續?
黃某義:只有香港的“袁代理”給我的貨物清單。
新快報:除了這次,你還幫“阿強”從香港運送過多少次貨物到福建莆田?
黃某義:我大概一共幫“阿強”運送過15次,都是舊衣服、破布之類。
新快報:每次運貨你能從中賺多少錢?
鄭某強:(介紹這份工作給我的)“老陳”說,卸完貨會有人給我(工資),8500元一個月。
“雙方船隻高度差4米戰友跳幫時差點掉進海里”
6月8日晚上風高浪急,回憶起當晚抓捕嫌疑人的情形,深圳邊防支隊官兵印象深刻。
深圳邊防支隊公共關係科幹事龍宇祥說,當時,執勤快艇以近40節的航速在風浪中穿梭,在航行1小時後,海面突然下起雷雨,快艇在風浪中劇烈顛簸,不時發出高速警報。
到達預定海域後,指揮人員下令開始搜尋。在能見度不到1海里的海域上找1艘貨船,難度不小。“邊防官兵在黑夜中,對航道上20多艘船隻進行排查,直到查到第11艘船才找到他們。”龍宇祥說,經過近半小時搜尋,邊防官兵終於在離指定位置6海里的海域發現了目標船隻。
此時,邊防官兵不停喊話,示意走私貨物的船隻停航,“但他們並不理會,繼續航行並有掉頭開往香港海域的跡象,現場緊張起來。據當時帶隊的政委陸衛榮介紹,雙方對峙了十餘分鐘。”
劉新林告訴新快報記者,在持續喊話無效後,邊防官兵決定強行靠船檢查,用自己的小船左右夾擊對方。這艘“利運達”號目標船排水量約有1000多噸,而邊防支隊出動的船只有不足10噸,雙方船隻噸位懸殊。“我們之間的高度差有4米,官兵們就貼著他們的船,計畫利用海浪打上去的時候船間距離縮短,抓住一瞬間的機會,跳上去。”劉新林說。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在8級大風中,劉新林發現目標船剛好有一條纜繩垂下來,說時遲那時快,憑藉自己多年經驗,他大吼一聲“上”。話音剛落,他腳一蹬,身體一躍,便爬上目標船。“海浪打上來,兩船間距小了,我指揮戰友們趕緊跳上(目標)船,有一個戰友稍微猶豫了一下,慢了一點,差點掉進海里。”劉新林說。
官兵們都登上目標船後,把貨物掀開,發現是一些廢舊衣服,一股消毒水的刺鼻
味道 迎面撲來。“估計他們也怕這些廢舊物品有病菌、病毒,先進行第一次消毒。”劉新林說,至此“利運達”號才被成功“逼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