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境內東南低丘連綿,西北草洲多,湖泊空插其中;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最高海撥92米,最低海撥15米,自然資源豐富,盛產各種魚類;出產菱角、蓮藕、蓮子等。黑瓜子皮薄內飽為本鄉特產。
歷史沿革
建國前,洪水 泛濫成災,大量耕田被洪水淹沒,僅有3000餘畝,居民以捕撈為主。建國後,康山大堤興建後,圍湖造田,興建水利設施,人們以農業生產為主,生產出大量的優質糧食,成為魚米之鄉。
古竹鄉歷史悠久,風光秀麗,境內有多處名勝古蹟,距鄉反兩百米之遠的面湖,山清水秀,風光迷人,是一處垂釣重約,休閒的好去處。現存的古蹟有“北應峰”和“南應峰”。
改革開放以來,古竹鄉黨委,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深化對“三個代表”重思想的學習。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帶領全鄉人民同心同德,促成了古竹鄉經濟的區足發展,2002年古竹鄉 GDP達2500萬元,財政收入152萬元,招商引資400萬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計生,綜合等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同步的發展,先後得到縣委、縣政府的多次獎勵。如今:全鄉人民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滿懷信心,扎紮實實,為全面設中國農村小康社會而勤勉苦幹。
農業經濟
古竹鄉對農業結構進地大步調整,效益農業取得了初步成效。鄉委鄉政府堅持農業基礎地位,加大投入,加強服務,出台農業激勵新政策,完善土地流轉機制等多種措施。全鄉加耕水稻田面積15345畝,林場面積1000餘畝,湖泊面積11500餘畝,形成了農、林、漁等多種產業齊頭並進三態勢。發展了藥材種植加工,特種水產養殖等多種行業,實現農業總產值1532萬元。 全鄉積極開展以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和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為重點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先後投入近伍佰萬元,高質量地完成兩項工程的建設任務。共修灌溉卞支渠道100餘條近38米,設立大中型抽水機渠20座,完成植樹面積0.95萬株,使全鄉農田基本實現灌排自如,旱澇保收,田路林渠相配套,農機化作業程度高,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古竹鄉毗鄰縣“落腳湖開發局”,“落腳湖”約有4萬畝,可種面積,古竹鄉人民當然會抓住這個地利優勢,許多農戶在那裡大面積承包,據統計,落腳湖至少有3萬畝面積被古竹鄉人民承包,因此秋收時,鄉親真是忙得不亦樂乎一個個喜笑顏開。同時也忙壞了外來糧食客外商。
特產簡介
如果你曾經到古竹做過客,一定有一道小菜令你回味無窮。這就是古竹的特產“酸瓜皮”。
古竹鄉地處鄱湖南緣,山多地廣,農作物沐浴著鄱湖雨露,霧氣,茁壯成長,其中農民以收瓜籽為目的而種的“踩瓜”尤為適宜,個兒大,皮厚而嫩,“酸瓜皮”就是以此為原材料製成的,它是純綠色食品,無需任何化學物質的作用,可一年四季保存貯藏,含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略帶酸性,且具有淡淡的香味,吃起來,爽爽上口,津津有味,過後耐人尋味,真要謂膾炙人口。雖是一道小菜,卻也凝聚著古竹鄉世代人民的智慧,從生瓜皮到做成酸瓜皮,炒成小吃端到桌上,其間的每一道工序都很考究。
因一直是自供自給,並無規模生產,雖小有名氣然並無市場品牌,倘有成功人士,慧眼識聰加以開發包裝,前景一定無限美好。古竹人民熱誠招商,期待與你的真誠全作。 招 商 引 資 在不斷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化學習過程中,古竹鄉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認真分析招商引資形勢,並虛心求教,形成了幾個很具前景的開發項目。
一、精米加工廠綜合開發項目。古竹鄉有計畫水稻面積16000餘畝,加上落腳湖承包的3萬多畝面積,每年糧食產量約為4.6萬噸,且都為純綠色無污染。為精米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北湖、泊頭湖水面綜合開發項目。北湖、泊頭湖是鄱湖邊的一座內湖全轄古竹鄉境內,距鄉政府1公里,總面積11500畝與鄱湖水面相連相通,余信公路和古石公路直通該湖,交通供電通訊都便捷,周邊治安環境良好,湖面中的用網攔開,分別都為北湖,泊頭湖,其中北湖水面面積為6500畝,泊頭湖水面面積5000畝,其間山美水肥,林木蔥茂百鳥栖停,水草茂盛,湖水清澈,無環境污染是水產養殖綜合開發的極好場所。也可種植芡實菱角等水生作物,又可建立旅遊度假村。
人口數據
(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5851
|
男
| 8289
|
女
| 7562
|
家庭戶戶數
| 3789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5851
|
家庭戶男
| 8289
|
家庭戶女
| 7562
|
0-14歲(總)
| 5513
|
0-14歲男
| 3059
|
0-14歲女
| 2454
|
15-64歲(總)
| 9405
|
15-64歲男
| 4809
|
15-64歲女
| 4596
|
65歲及以上(總)
| 933
|
65歲及以上男
| 421
|
65歲及以上女
| 512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5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