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報

古生物學報

《古生物學報》是古生物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中國古生物學會於1953年5月在南京創辦。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根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推廣科研成果、開展學術討論會和經驗交流,以促進學科的發展和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生物學報
  • 語言:中文
  • 類別:古生物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 主辦單位:中國古生物學會
  • 創刊時間:1953年5月
  • 出版周期:季刊
  • 國內刊號:32-1188/Q
  • 郵發代號:0001-6616
  • 期刊級別:國家級期刊08版北大核心
刊載內容,報刊職能,社會評價,高引論文,投稿須知,徵稿信息,

刊載內容

描述、分析古生物和古生物群、與國內外相關古生物群進行對比,探討古氣候、古地理和古環境,為地層時代確立和找礦提供依據,特別注重反映我國古生物學新的重要成果和新進展;介紹討論古生物學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報導國內外古生物學界學術活動的動態、介紹與評論古生物學的重要著作。
古生物學報

報刊職能

是我國古生物學界的一個重要的綜合性的學術刊物,數十年來所刊出的內容成為我國地質和古生物學工作者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參考書,在國際古生物學界也有一定影響,例如,80年代發現和研究的“澄江動物群”,最初的幾篇重要論著,都在《古生物學報》刊出,至今還被廣泛引用。

社會評價

《古生物學報》在國內地學刊物中被公認為是辦得比較好的,原古生物學會理事長、地質學付副理事長盧衍豪教授,著名的華裔學者許靖華教授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古生物學報》每年用於國際交換的達到60個國家和地區的256單位,國外的專業圖書館陳列的中文刊物,《古生物學報》是常見的,據了解還經常被借閱,從大英博物館的管理人員向我所訪問學者沈炎彬先生介紹和他親眼所見,我刊在該館的情況即是如此。

高引論文

王玉淨; 樊志勇,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北部蛇綠岩帶中二疊紀放射蟲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1997年第1期發表,被引216次
劉金陵,長白山區孤山屯沼澤地13000年以來的植被和氣候變化,1989-4,被引120次

投稿須知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並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字: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列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採用阿拉伯數字;夏曆、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並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儘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採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註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於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彙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註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並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後,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誌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代發請詳細看。

徵稿信息

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研究的定量化趨勢——GBDB數位化科研平台的建設及其意義
長江三角洲地區全新世蕨類孢子與藻類——以奉賢DY03鑽孔的產出類型為例
廣西中泥盆世腕足動物空間分布及古環境意義
寒武紀凱里生物群在貴州鎮遠竹坪地區的發現
青海省中西部洪水川群孢粉組合及其時代
東濮凹陷“高阻紅層”的孢粉組合及地質時代
重慶金佛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現代植被表土孢粉的初步研究
雲南騰衝上新統Cinnamomumcf.camphora葉形態和表皮微細構造研究
雲南墨江羊八寨地區晚二疊世晚期植物群
南京郭家山遺址植矽體分析與湖熟文化環境背景
新疆庫魯克塔格地區中奧陶統黑土凹組的放射蟲新屬種
貴州新元古代到寒武紀早期特異埋藏後生生物群及其研究意義
華南泥盆系法門階淺海相四射珊瑚的組合序列
揚子區志留紀十字珊瑚類屬種的修訂及其新資料
安徽石台奧陶紀弗洛期—大坪期牙形刺多樣性的演變
湖北宜昌奧陶紀大灣組的三葉蟲新種Ovalocephaluseoprimitivussp.nov.(英文)
甘肅興隆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表土花粉組合及數量分析
現生微生物群落形態研究及其對解釋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屬性的啟示
貴州埃迪卡拉紀甕安生物群化石含量的統計分析
中國西南地區早寒武世高肌蟲Kunmingelladouvillei的等比發育
高溫高鹽油藏微生物驅技術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