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古淮陰,是指歷史上被名稱為“淮陰”的地方。
古淮陰最早始於秦。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淮陰縣,因其治所位於淮河南岸(今淮安市淮安區)取古語水之南為陰命名淮陰。歷史上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名稱也多有變更。紹興五年(1135)省為淮陰鎮,六年(1136)仍置淮陰縣。南宋鹹淳九年(1273年)於淮陰北境置清河軍,三年後地入元,改清河縣,因其治所位於大清河(泗水過泗陽三岔分兩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後數百年中,清河故城受洪水威脅,日益荒涼。清乾隆27年(1762年)縣治遷清江浦。
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清河縣1914年改名淮陰。解放後又改稱清江市、80年代復稱淮陰市,現為淮安市。其下轄淮陰區。
今淮安區淮城為古淮陰治所,故古淮陰指代淮安區。
春秋戰國時期,淮安先後屬吳、越、楚等諸侯國。秦統一後建淮陰縣,楚漢之際,屬項羽西楚。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封
韓信為楚王,淮安屬楚王國。同年,貶韓信為淮陰侯,封劉纏為射陽侯,淮安分屬二侯國。十一年,淮陰侯國降為縣。西漢惠帝三年(前192年),射陽侯國為縣。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淮陰、射陽縣屬臨淮郡。王莽稱制,改射陽為臨淮亭,淮陰為嘉信。東漢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皇子劉荊為山陽公(治白馬湖北),山陽之名始見。東漢末年,廣陵郡移治射陽。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廣陵、臨淮2郡改為臨淮、廣陵、山陽等5郡,山陽郡治所在山陽縣。時射陽與山陽並存,分屬臨淮、山陽2郡。蕭齊時,陽平郡寄治山陽。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山陽官瀆(邗溝)以西300戶置壽張縣,割直瀆(盱眙禹王河)、破釜塘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縣之名始見。兩縣屬原先寄治山陽的東平郡。隋開皇三年(583年),置楚州,治淮陰。十二年,移楚州治山陽縣,州旋廢。隋大業(605~617年)初,去淮陰縣入山陽縣,不久復置。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東楚州,治山陽縣。八年,裁西楚州,東楚州改稱楚州,仍治山陽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楚、泗、承州。漣水軍鎮撫使、淮東安撫制置使、京東河北鎮撫大使等均駐節楚州山陽城。紹定元年(1228年),李全火燒楚州城,遂廢楚州,升山陽縣為淮安軍,隸寶應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淮東安撫司于山陽。次年,改為淮東總管府,時縣境設有山陽、淮安、淮陰、新城4縣。二十年,改總管府為淮安府路,並淮安、新城、淮陰3縣入山陽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置淮安府,治山陽。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淮安府山陽、鹽城2縣地置阜寧縣。民國元年(1912年),淮安府裁撤。3年,山陽縣改稱淮安縣。抗日戰爭時期,楚州分屬兩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運西地區屬民國29年8月成立的淮寶縣抗日民主政府,運東地區屬民國29年10月成立的淮安縣抗日民主政府。民國35年2月,淮城市由淮安縣劃出,為蘇皖等五行政區直轄市;9月,淮城市又併入淮安縣。民國37年12月,淮城等二次解放,與清江市合組成立兩淮市。次年3月,裁兩淮市,淮城區仍屬淮安縣。1950年3月,淮寶縣裁撤,其部分轄地歸淮安。時淮安屬鹽城專區。1954年8月,淮安縣由鹽城專區劃入淮陰專區。1983年3月,成立省轄淮陰市,淮安縣屬淮陰市。1988年2月,撤銷淮安縣,建立淮安市(為縣級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淮安撤市建區,更名為楚州區。2012年楚州復名淮安區。
淮陰與淮安地名、政治角色的歷史
淮陰縣作為顯性地名,自秦設定以來到元初基本上都是存在的,西漢從縣境東南分出射陽縣,再發展為後來的山陽縣。在唐宋時期,淮陰山陽同處淮水之南,兩縣縣境大約以古運河為界,運東為山陽,運西為淮陰。南宋末,淮陰縣治遷八里莊,復還遷碼頭。宋末元初,又在八里莊附近置新城縣,並於淮河北岸設立清河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淮陰縣被撤廢,並其地連同淮安、新城二縣入山陽縣。至此,古淮陰縣之地就全在山陽縣境內,作為顯性地名的淮陰在元初消失。
然作為隱性地名的淮陰在明清一直存在和使用,雖然位於淮北的清河縣向南擴張先後占有了古淮陰縣的老子山、碼頭、清江浦等地,但無法改變清河縣十之九境在淮北的事實。且明清時的“淮陰”也並不指“清江浦”(清江浦本為山陽縣地,後作為清河縣城),而是指山陽縣西鄉,大約包含今洪澤縣主體、清浦區大部、淮安區運河以西的地方。故明清時期,淮陰作為隱性地名是以山陽別稱的形式存在和使用。明清時淮安府城的驛站叫淮陰驛,淮安城內有淮陰書院(至今淮安淮城府市口仍有淮陰市碑),很多山陽籍名人因慕古風也喜用舊稱“淮陰”來指代自己的故里,如吳承恩、吳鞠通、周恩來等,這一習慣性的別稱直到民國才發生變化。
1911年,駐清江浦新軍十三協兵變,淮安府光復,成立江北軍政府。1912年,民國政府廢府設道,駐淮城的淮安府被裁撤,設淮揚道駐清江,清江城遂正式取代淮安城成為淮安地區的政治中心。1914年1月,民國政府內務部改訂各重名縣。因和陝西山陽縣重名,山陽縣改名淮安縣;因和河北清河縣重名,清河縣改名淮陰縣(當時淮安轄縣中同時被改名的還有漣水[安東]、泗陽[桃源])。就這樣,淮安由府名變為縣名,而淮陰則由山陽縣的別
稱變成地區(府)名,淮陰淮安的政治角色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換。
清河縣更名淮陰縣後,淮陰縣城在清江,故清江城現代以後又被人稱做淮陰城。民國的大部分時期里,淮陰和淮安兩縣大致以清江浦和碼頭西南的洪澤湖大堤為界。此時的淮陰縣,除西南境老子山和縣城清江完全為古淮陰縣地外,余均為唐宋淮北清河縣之地,“淮陰縣”之名並不副實。
民國初的淮揚道轄有今宿遷沭陽灌南一線以南、如皋泰興一線以北的廣大蘇北地域。到1927年撤道,清江又是國民黨江蘇省第七區行政督署專員公署所在,第七區轄有宿遷、泗陽、漣水、淮陰、淮安和寶應六縣(圖2)。此時,中國共產黨淮鹽特委機關亦設在清江。1937年底,日軍攻陷滬、寧後,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曾遷移至此。1939年淪陷。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9月,新四軍第一次解放淮陰城,成立清江市,為蘇皖邊區政府駐地,其時的蘇皖邊區轄有蘇皖豫三省解放區的73個縣市,範圍頗大,而清江市則為蘇皖邊區政府直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