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又稱相思埭、桂柳運河、桂柳古運河,開鑿於唐代長壽元年(公元692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與靈渠同為廣西古代的兩大運河。運河穿過桂林臨桂區會仙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桂柳運河
  • 開鑿時間:唐武則天長壽元年(公元692年)
  • 別稱:相思埭、桂柳運河、桂柳古運河
  • 發源地: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獅子岩
  • 地位: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位置:廣西桂林
簡介,歷史沿革,會仙濕地,

簡介

廣西歷史上曾有兩條運河,一條是靈渠,另一條就是古桂柳運河,古桂柳運河又稱相思埭、桂柳運河、桂柳古運河,運河穿過桂林臨桂區會仙濕地,宋代以前會仙濕地渺無人煙,湖澤遍地,水草豐盛,樹木參天,由於水量充足,運河航行正常。到了清代由於濕地人口增加,人類對濕地大量的開發使濕地面積縮小,水量減少,桂柳運河航行受阻。
古桂柳運河
古桂柳運河
桂柳古運河古為中原與西南往來的重要通道,是連線灕江、柳江水系的重要人工運河。在臨桂會仙鎮分水塘出水口西側,一塊由市政府和臨桂文物管理所設立的石碑上刻著有關它的簡介:“河源於會仙鎮獅子岩,匯分水塘,東流至相思江,入灕江;西流折入鯉魚陡至永福洛清江匯柳江,全長30餘里”。東渠全為人工開鑿,西渠則以原有溝渠加以疏浚。為調節水位,減少落差,便於通航,設泥湖陡、磨盤陡等22處陡門。為便於行人往來,在渠上建良豐橋、廟門橋等10餘座橋。現存陡門、石橋及碑刻文物20餘處。
可開發水域面積達2000餘畝,運河區面積廣袤,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縱橫河汊密如蛛網。湖光山色,蘆塘彼連,鷺鳥成群,河道四通八達,是廣西獨一無二的“江南水鄉”和“濕地”,是廣西境內繼秦代古靈渠後的又一重要水利工程。會仙的古運河位於睦洞,慣通灕江及柳江,而且已開發旅遊,號稱“水泊梁山”,為古運河的精華地段。漂游桂柳古運河,很有韻味。
古桂柳運河是歷史上朝廷通過西南重鎮桂林聯繫少數民族地區的紐帶和軍需通道,溝通了灕江和柳江水系,並稱為桂林東西渠。舊《臨掛縣誌》曰“北有靈渠,南有陡河”。據史書載:“臨桂陡河與興安陡河(靈渠)並稱為桂林府東西二陡河。興安陡河居桂林之東,又稱東渠;臨桂陡河位於桂林府西南,稱西渠,亦稱南渠”。

歷史沿革

古桂柳運河開鑿於唐代長壽元年(公元692年),為了保證船隻在運河中能正常通航,明代萬曆四十年(1612年)在運河中修建了6座陡閘,陡閘的作用就是提升或下降運河水位,使船只能“爬坡”、“下坡”。陡閘設有陡夫管理,陡夫住在陡閘的附近,就是現在西陡門村址。陡夫的職責是管理陡閘的儲水、放水,使過往船隻安全通行,有點像今天的水道管理工和水路警察一樣的職能。在陡閘點上陡燈,村里也要點上村燈,這些陡燈村燈就是桂柳運河上的燈塔。
桂柳運河在清代進行過3次大修,其中雍正七年(1729年),“再次興工鑿疏,與靈渠工役並舉”。修後運河寬處達30多米,窄處有6米。沿河全用料石砌就的陡閘有13座。雍正十年又增修鰱魚七陡,陡閘共有20座:良豐河入口陡、四塘橋陡、良豐河陡、社門嶺陡、老虎陡、平石陡、烏石陡、石皮灘陡、螞蟥陡、泥戽陡、東閘陡、西閘陡、陡門陡、新塘陡、石獅陡、鰱魚陡、上高橋陡、下高橋陡、新寨陡、大灣陡等(《臨桂縣地名志》1985年版)。陡門水閘用料石拌灰漿砌就。現在保存比較完好的是西陡門村的西閘陡。每陡設陡夫2人共40名,從分水塘的東西兩邊又各設渠目一人管理陡夫。20座陡閘中最為艱險的是鰱魚陡,有時水枯,河水僅淹鰱魚背,但為了加快船隻通行的速度,陡夫、縴夫就把船上的貨物卸下,用人力把船推過鰱魚陡。每陡設陡夫的人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陡夫由渠目調配工作,各陡也互相幫助。最險的“鰱魚陡有官設陡夫十餘人,助船過陡”。
陡夫每年有固定薪餉,每人“歲工食銀六兩”。當時臨桂縣各江河義渡的渡夫“歲工食銀是三兩五錢,遇閏每夫加銀三錢”。陡夫的待遇比渡夫高。而當時官府的兵丁俸餉,“守兵月餉1兩”,比陡夫高1倍。
陡夫之職可以世襲,可免差役徭賦,家屬還可以就近種地養殖。西陡門村陡夫的後代劉老漢說,陡夫的生活要比普通的老百姓安定,但責任重大,工作辛苦,有時日夜當班,洪水來時要守護河堤,枯水期若遇軍需船隻過往,就得日夜加班,助其通過,縴夫不夠,還得拉上家屬去義務頂班,陡夫這碗飯也是不好吃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貴州榕江九股河地區苗民反抗征糧發動起義。苗民起義軍四十餘萬,圍攻廳城,搗毀營汛。攻克凱里、黃平、余
慶等縣。六月,清政府調集兩湖、兩廣、雲貴川七省兵力數萬人,對苗民進行鎮壓。清政府軍幾萬人馬從桂林經桂柳運河,開赴貴州。當時任廣西巡撫的金鉷在《臨桂陡河碑記》中記載:“乙卯歲(1735年),王師赴黔征苗,糧餉戈甲,飛輸挽運,起桂林經柳州者,胥是河通焉。”
西陡門村的老人回憶其前輩曾說過,官兵過陡河時正值六月豐水期,但是官兵人馬眾多,兵器、糧餉沉重,儘管所有陡夫全部到位,所有商船、民船全部停靠在分水塘和港叉里,官兵還是走了三天三夜,有不少陡夫累病了。
運河上建橋貫通兩岸,在西陡門村附近尚存新橋,因建於清乾隆年間所以又名乾隆橋,橋長22.5米,寬3.6米,單拱,跨度寬8.5米,高6米,運河船隻航行無阻,1986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乾隆橋現在仍是兩岸百姓的交通要道。除石拱橋外,陡門閘上也有用木板臨時架設的橋,船來時把橋挪開,船過去後再搭起,此事由各陡閘的陡夫負責。
清代浙江詩人張炯慕名遠道來游桂柳運河,不湊巧遇軍需船,因軍需船優先通行,張炯只得等待,一等就到了運河的枯水期,行船比步行還慢。好客的西陡門村人留他住了四旬之久。
本縣清代學者朱依真,他游桂柳運河後寫了一首詞:絳都春——— 夜流相思江。有句“別情何以,相思埭口,一江春水。”朱依真本來是冬遊桂柳運河的,時值枯水期,所以夜泊在分水塘,西陡門村的陡夫問:今為冬日,何謂一江春水。朱答:你們看相思埭兩岸,花香四野,飛鳥翱翔,水清樹綠,游魚嬉戲,不是春天是什麼,相思埭四季如春也。
分水塘於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各修築東西兩個水閘以調控水位,三分水東流灕江,七分水西注入柳江。分水閘門至今完好。若遇枯水期時大批船隻滯留在分水塘內候水過閘,嶺上的龍王廟內就作為客商和守閘陡夫的留宿之地。廟內有碑,碑文記述著運河的歷史。
桂柳運河因年久失修已不能全線通航,桂林將投入16億元修復古桂柳運河。

會仙濕地

會仙濕地位於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境內,於2012年被國家林業局正式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命名為“廣西桂林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公園規劃總面積586.75公頃,其中濕地面積為493.59公頃。
會仙濕地被譽為“灕江之腎”,是灕江流域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原生態濕地,具有保持水源、淨化水質、蓄洪抗旱、維護生物多樣性等重要的環境調節功能和生態效益。濕地內島嶼星羅棋布,山水相得益彰,集“山、水、田、園、林、沼、運”等景觀要素於一體,以其岩溶濕地之典型、山水景觀之秀麗、歷史文化之深蘊而著稱。該濕地風貌及其周邊環境不僅在廣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乃至全球峰林岩溶平原風貌中也極為罕見,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典型濕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