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詩(蕭衍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意詩 》是南朝文學家梁武帝蕭衍創作的二言詩。詩題“古意”,與“擬古”、“效古”相似,多詠前代故事,以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這首古意詩,所詠地點、人物似與作者所在的南朝無涉,但卻採用了以古喻今的手法,反映了南朝的一些現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意詩 》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文學體裁:古體詩
  • 作者:蕭衍
作品原文,其一,其二,作品賞析,

作品原文

其一

飛鳥起離離,驚散忽差池,
嗷嘈繞樹上,翩翩集寒枝,
既悲征役久,偏傷壠上兒。
寄言閨中妾,此心詎能知,
不見松蘿上,葉落根不移。

其二

當春有一草,綠花復垂枝,
雲是忘憂物,生在北堂陲,
飛飛雙蛺蝶,低低兩差池,
差池低復起,此芳性不移,
飛蝶雙復只,此心人莫知。

作品賞析

第一首“飛鳥”二句錯文見義:鳥在夜間忽然被驚散,參差飛起,憂傷哀痛。“嗷嘈”二句承接“驚散”來,寫這些飛鳥無處安身,繞著樹飛來飛去,哀號不已,最終聚棲於寒枝上。這四句一個層次,描寫烏鴉被驚散的情狀,字面意思比較明顯,意境有些像魏武帝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獨立看來,這四句以完整的意義層次渲染哀苦悲傷的情緒和氛圍,為下文抒情的先聲,可以作為詩的“引子”。詩人托物起興。從全詩的結構看,也可以是實寫。詩中抒情主人公憂傷不寐,終夜徘徊,望見飛鳥嗷嘈繞樹,引起對自身處境和命運的深深嘆息。或許他的幾個兄弟或子女正如飛鳥一般被驚散,四處漂泊,處境不佳;或許他自己就如同這飛鳥,無處安身,被征來戍去。寒枝,比喻惡劣的境遇。
“既悲征役久,偏傷壟上兒”,是詩的情感中心,仿佛是說明飛鳥為什麼會中夜驚散,抒情主人公為什麼中夜不寐。這裡既不是“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自我抉擇的苦痛,亦不是靜中驚動、孤高寂寞,而是實實在在的生存和命運之憂。中國古代征邊戰爭頻繁,且歷時久遠,受戰爭影響最深的是那些普通士兵,它們得不到安居樂業,有的戰死沙場,無法回到鄉關,而他們的妻子長守空房。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歷史問題,亦是亟待歷代帝王解決的現實問題。
“寄言閨中妾,此心詎能知”,作為千千萬萬征戰者中的一員,他無力改變自古以來的局面,只有向閨中女子以及那些邊戰的犧牲者請求精神援助。“此心”,既包括上面的“悲”、“傷”之情,也包括下面的微誠。
“松上蘿”,指女蘿(又叫菟絲等),《詩經》上說:“鶯與女蘿,施松柏”。女蘿纏繞依附於松柏,本是植物生長的自然現象。詩中借用來比喻堅定執著的愛情。他希望後方的女子能夠為那些出死入生的戰士們信守節操,始終不渝。這是他唯一的心愿,亦是唯一的精神安慰。這個要求儘管不很合乎情理,卻是對戰士心理的真實寫照,故引人惻憫。
第二首這裡的蝴蝶,已經見出了愛情的意味。這大概是蕭衍作為皇帝,吃飽喝足,自然有閒情逸緻來欣賞花園中的蝴蝶,並由“花塢蝶雙飛,柳堤鳥百舌”,聯想到了佳人,而“不見佳人來”,徒然只有傷心費神。這已經聯繫到愛情方面來了。而其“古意詩”中寫蝴蝶,也寫得分外傳神:“飛飛雙蛺蝶,低低兩差池。”“飛蝶雙復只,此心人莫知。”已經擬人化地寫出心靈上的衷情了。這不啻於由此開啟了後世以蝴蝶歌詠愛情的源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