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磁學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餘磁性的極性正反方向變化,與標準極性年表對比,間接測量岩石年齡的方法。地球是一均勻磁化球體,其磁場相當於放在地心的一個磁偶極子的磁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地磁學方法
- 定義:利用岩石天然剩餘磁性的極性正反方向變化,與標準極性年表對比,間接測量岩石年齡的方法
古地磁學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餘磁性的極性正反方向變化,與標準極性年表對比,間接測量岩石年齡的方法。地球是一均勻磁化球體,其磁場相當於放在地心的一個磁偶極子的磁場。
古地磁學方法是利用岩石天然剩餘磁性的極性正反方向變化,與標準極性年表對比,間接測量岩石年齡的方法。地球是一均勻磁化球體,其磁場相當於放在地心的一個磁偶極子的磁場。磁偶極子的磁軸與地軸的交角為11.5°。磁軸的延長線與地面相交...
6。證實地磁倒轉的存在。從岩石磁性測量發現的另一個關於古地磁場特徵的事實是地磁極性倒轉。古地磁極移和地磁極性倒轉是古地磁學的兩大研究成果。關於地磁 岩石天然剩餘磁性 岩石通常含有多種礦物成分,其中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鐵磁性礦物,...
《古地磁學 : 基礎、原理、方法、成果與套用》是200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崗昆。內容簡介 本書從最基礎的磁性起源開始到地磁學的基本內容,進而討論岩石磁學以及古地磁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術,最後結合實例介紹了古地磁的最新...
《古地磁學概論》是1982年5月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世浙。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古地磁學的原理及其套用。全書共九章,前三章簡單介紹地磁場的基本知識,系統論述古地磁學的原理及工作方法,其餘各章用實例介紹古地磁學在各個...
第三節 黃土的退磁原則與方法 第四章 中國黃土極性磁性地層學 第一節 磁性地層學概述 第二節 黃土古地磁標本採集 第三節 典型黃土剖面的地層特徵與磁性地層測定結果 一、藍田段家坡黃土剖面磁性地層 二、洛川黑木溝黃土剖面磁性地層 三...
《塔里木盆地二疊紀大火山岩省古地磁學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吳漢寧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塔里木二疊紀大火山岩省是我國繼峨眉山之後又一個被認為可能與地幔柱活動有關的大火成岩省,蘊含著豐富的地球動力學信息和良好的...
《太平洋中部海底沉積物的古地磁學研究》是由地礦部第二海洋地質調查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葛同明、劉堅、徐行、樊利民、文思郁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通過太平洋中部海域(CP區、CC區)5個柱狀沉積物岩芯的古...
《丁村組年代歸屬問題的古地磁學研究》是依託太原理工大學,由蘇朴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通過對丁村文化遺址100號點丁村組及其上覆微紅色土以及閣店大柴剖面古地磁學的系統研究並結合相應的磁化率測定及與海相氧同位素MIS...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一百七十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
隨著高精度磁測工作的發展, 磁力勘探已成為探查古遺存空間分布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之一。由於古地磁學的發展, 使磁性地層學成為確定古遺存、古人類化石時代的重要手段。隨著第四紀沉積物磁性特徵深入研究, 又為環境考古提供了新途徑。10、...
元謀人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古人類之一,其化石和遺物對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為170±10萬年,意思為一百七十萬年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
20世紀60年代以來,古地磁學的方法套用到第四紀地質學中,為全球性的第四紀地層的劃分與對比開闢了新的重要途徑。上述各種方法的綜合套用,獲得了較好的效果。第四紀實際年齡的測定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以前,主要是放射性碳(14C)的...
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距今約170萬年,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差距在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距今約170萬年雲南省元謀縣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
北宋的沈括(1032~1096)在他的《夢溪筆談》中已提到地磁有偏角。《武經總要》出版於1044年,其中所記指南魚的做法顯然是一種熱致剩磁的現象,而現代的古地磁學就是根據岩石熱剩磁而發展的。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是偉大的,這應當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