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之戰,明軍與蒙古炒花的一場戰爭。
基本介紹
- 名稱:古北口之戰
- 發生時間:1576年2月
- 地點:古北口
- 參戰方:明軍,蒙古炒花
- 結果:繼光遣兵將其擊退
- 主要指揮官:戚繼光(明軍)、范宗儒(明軍)、湯克寬(明軍)
古北口之戰,明軍與蒙古炒花的一場戰爭。
古北口之戰,明軍與蒙古炒花的一場戰爭。古北口之戰,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三屯營,並加緊分練士馬,以加強山海關至居庸關一線防禦。但蒙古炒花不顧這一變化,仍於明萬曆四年(1576) 二月,率師進攻古北口,遭挫回撤。原總兵湯克寬偕參將范宗儒追出塞,遇伏戰死。戚繼光因之被劾,但未追罪。未幾,炒花部將又來...
在古北口北門外的山坡上,有一座楊令公廟,是為紀念宋代名將楊業而修建。楊業“屢立戰功,所向克捷”,人稱“楊無敵”。因此,楊令公廟也被稱為“楊無敵廟”。據明代《豐潤縣誌》記載:“宋楊業善戰,時援無敵,屯兵拒遼於此,有功。故名令公莊。當時民賴以安,後復與遼耶律斜軫戰於陳家谷,敗績死之,氏立祠於...
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碑座四周刻滿犧牲烈士的姓名。紀念碑位於密雲縣古北口鎮東山坡上,於1986年落成。是為紀念“古北口保衛戰”中壯烈犧牲的100多名烈士而修建的。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46年1月,國民黨軍向古北口大舉進犯,我軍被迫自衛,在戰鬥中,共殲敵1500多人。1946年1月7日,蔣介石在國共兩黨代表經過談判...
征咬住之戰,元明戰爭中的一戰。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因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兒不花等常襲擾邊境,遂詔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率師北征。三月,明軍出古北口(今北京密雲東北),偵悉乃兒不花駐牧迤都(今內蒙古二連浩特東北),遂踏雪進軍,於三十日進至迤都。朱棣命所部包圍敵營後,遣人招降。咬住、乃...
白團衛村之戰,一般被稱為“陽城之戰”,是指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契丹君主耶律德光親帥舉國兵馬南下入侵後晉,在陽城附近的白團衛村與後晉軍隊爆發的一次關鍵戰役。該役發生在契丹第二次南伐後晉後,耶律德光率主力北返至古北口時聽聞後晉占領契丹邊城泰州,立刻拋棄輜重輕騎南下追擊後晉軍隊。後晉主帥杜重威怯戰...
伊都之戰,明代明軍進攻元軍殘部的一次作戰。元將乃兒不花、耀珠常常犯邊,明廷命晉王朱桐、燕王朱棣領兵討之。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朱棣軍出古北口(今北京密雲東北), 冒大雪進軍,直襲乃兒不花駐地伊都。元軍毫無戒備,面對突然沖至營前的明軍,措手不及,士卒或逃或降, 乃兒不花與耀珠亦被迫...
要使邊境得以安定,國家得以長治久安,不能貪圖一時苟安之計,而必須順其民心,消滅噶爾丹叛亂分子,才能保障國內安定。因此,康熙帝決計親征。戰爭經過 三征噶爾丹 烏蘭布通之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六月,康熙部署是分兵兩路出擊:左路軍出古北口(今河北灤平南),右路軍出喜峰口(今河北寬城西南),從左右兩翼...
七月初,清廷發兵10萬,採取分進合擊的方略,命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率左路、常寧為安北大將軍率右路,分別由古北口(今北京密雲東北)、喜峰口(今河北寬城西南)出擊;又令盛京(今瀋陽)、吉林將軍出兵西進,協同主力作戰。康熙帝玄燁親率禁旅進駐博洛和屯(今內蒙古正藍旗南)督軍。常寧部進至烏珠穆沁,清軍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