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韻致與現代焦慮的變奏》輯錄的文章是李洪華近年來關於當下一些文學創作和文藝現象的思考,其中主要是對江西本土創作狀況的審視與思考。上篇綜論部分,梳理了江西當代小說60多年來的發展脈絡,探究了近年來江西散文、詩歌創作狀況,此外,還涉及了1930年代現代派文學、“十七年”文學,以及關於當下家庭倫理劇創作和文學評獎現象的批評;中篇作家論和下篇作品論,分別對陳世旭、劉華、江子、阿袁、陳蔚文、李伯勇、范曉波、歐陽娟、林莉、畢飛宇、楊劍龍、薛舒、俞勝、陳力嬌等江西本土作家以及其他當代作家作品進行了解讀闡釋。江西自古以來便是“江南昌盛之地”,“文章節義之邦”,60多年來,江西作家始終以強烈的時代使命感和鮮明的人道情懷立足歷史,紮根大地,從火熱的革命鬥爭歷史、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和鮮活的社會現實生活中發掘題材源泉,汲取創作靈感,塑造藝術個性,為繁榮發展的中國當代文學園地奉獻了具有鮮明特色的“贛鄱風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典韻致與現代焦慮的變奏
- 書名:古典韻致與現代焦慮的變奏
-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頁數:293頁
- 開本:16
- 品牌:解放軍出版社
- 作者:李洪華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32510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古典韻致與現代焦慮的變奏》對於文學批評,作者向來主張要摒棄令人可憎的學院氣和八股昧,而盡力讓它走向性情和豐盈。我們反對沒有文學性的文學作品,我們同樣拒絕沒有文學性的文學評論。這些應該可以在書中得到見證
作者簡介
李洪華,1971年2月出生,江西瑞昌人,文學博士,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江西省當代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出版專著(上海文化與現代派文學》、《中國左翼文化思潮與現代主義文學嬗變》,在《光明日報》、《文藝報》、《小說評論》、《文藝評論》等報刊發表各類文章10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人文社科規劃、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各類課題18項
圖書目錄
序
上篇
一、江西當代小說創作論
二、古典韻致與現代焦慮的雙重變奏——論1990年以來的江西詩歌創作
三、關於江西散文寫作的兩種路向及思考
四、新時期以來江西小說創作與地域文化
五、從“兩峰並峙”到“千壑競秀”——略談新世紀以來江西小說創作
六、多元文化語境中的堅守與突圍——簡論江西革命歷史題材創作
七、江西革命歷史散文寫作的轉型與開拓
八、娛樂時代的“家庭倫理”——家庭倫理劇熱播背後的思考
九、給“文學評獎”以尊嚴
十、“十七年”革命英雄傳奇與中國古代俠義小說
十一、“十七年”政治文化語境中的大學敘事
十二、1930年代上海的公共空間與現代派的文學想像
中 篇
一、穿越歷史的“飛翔”——論畢飛宇的小說創作
二、另類的“大學敘事”——評阿袁的小說創作
三、“疏影橫斜水清淺”——論陳蔚文的都市情愛小說
四、都市與小鎮的情感滄桑——論薛舒的小說創作
五、飛翔與漫遊:江子和他的散文
六、執著而謙卑的行程——論林莉的詩歌創作
七、青春的成長與超越——論歐陽娟的小說創作
八、毗連大地的沉重與輕盈——評陳力嬌的中短篇小說創作
九、現代意識燭照下的人性書寫——評俞勝的小說創作
十、宗教意識、政治情感與詩性話語——論陳映真小說創作
……
下篇
後記
上篇
一、江西當代小說創作論
二、古典韻致與現代焦慮的雙重變奏——論1990年以來的江西詩歌創作
三、關於江西散文寫作的兩種路向及思考
四、新時期以來江西小說創作與地域文化
五、從“兩峰並峙”到“千壑競秀”——略談新世紀以來江西小說創作
六、多元文化語境中的堅守與突圍——簡論江西革命歷史題材創作
七、江西革命歷史散文寫作的轉型與開拓
八、娛樂時代的“家庭倫理”——家庭倫理劇熱播背後的思考
九、給“文學評獎”以尊嚴
十、“十七年”革命英雄傳奇與中國古代俠義小說
十一、“十七年”政治文化語境中的大學敘事
十二、1930年代上海的公共空間與現代派的文學想像
中 篇
一、穿越歷史的“飛翔”——論畢飛宇的小說創作
二、另類的“大學敘事”——評阿袁的小說創作
三、“疏影橫斜水清淺”——論陳蔚文的都市情愛小說
四、都市與小鎮的情感滄桑——論薛舒的小說創作
五、飛翔與漫遊:江子和他的散文
六、執著而謙卑的行程——論林莉的詩歌創作
七、青春的成長與超越——論歐陽娟的小說創作
八、毗連大地的沉重與輕盈——評陳力嬌的中短篇小說創作
九、現代意識燭照下的人性書寫——評俞勝的小說創作
十、宗教意識、政治情感與詩性話語——論陳映真小說創作
……
下篇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