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物分子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古代生物分子 |
英文名稱 | ancient biomolecule |
定 義 | 明確來源於古代生物體的有機分子。包括從化石體中直接獲得的原位古代生物分子和從地質體內分離出的游離有機分子。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地球生物學與分子古生物學(二級學科),地球生物學(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生物分子
- 外文名:ancient biomolecule
- 所屬學科:古生物學
- 公布年度:2009年
古代生物分子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古代生物分子 |
英文名稱 | ancient biomolecule |
定 義 | 明確來源於古代生物體的有機分子。包括從化石體中直接獲得的原位古代生物分子和從地質體內分離出的游離有機分子。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地球生物學與分子古生物學(二級學科),地球生物學(三級學科) |
古代生物分子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定義明確來源於古代生物體的有機分子。包括從化石體中直接獲得的原位古代生物分子和從地質體內分離出的游離有機分子。出處《古生物學名詞》。...
《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是200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群。內容簡介 分子古生物學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個多學科交叉領域,它涉及古生物學、分子進化與分子系統學、地質學、地球化學等科學分支的理論與方法。本書是我國該...
古生物化學是古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是利用套用生物化學手段研究古生物的一門學科。學科介紹 古生物化學是研究古老地層中所含生命有機質的一門學科。分子生物學家可以從地層化石中提取核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等進行分析研究...
古生物演化 生命起源 一般認為生命是由化學物質從無機到有機演化而來的。地球原始大氣富含甲烷、氨、二氧化碳、水汽等,這些氣體在外界高能(紫外線、閃電、高溫)的作用下,首先合成胺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機化合物。這些小分子有機化合...
隨著進化分子生物學與進化細胞生物學的興起,特別是發現在海洋深處的熱泉口,很溫暖的環境中存在的眾多嗜熱細菌,人們很自然聯想到這些古細菌與地球早期生命環境的關係,構想它們可能在細胞起源與進化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因此古核生物引起了越來...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團隊完成,內容涉及動物早期演化與寒武紀大爆發、脊椎動物演化(恐龍類、古鳥類、哺乳類等)、白堊紀琥珀生物群、古植物與古生態、古人類學、分子古生物學等...
主要目的是試圖在生物體的整體水平上(如全基因組、全細胞或完整的生物體)測定出(以實驗為主,包括理論預測)全部蛋白質分子、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核酸、蛋白質-多糖、蛋白質-蛋白質-核酸-多糖、蛋白質與其他生物分子複合體...
從元素成分來看,在已經發現的一百一十餘種化學元素中,各類生物體所必需的元素差不多都是特定的一二十種,其中C、H、O、N、P、S、Ca、Mg、K占了絕對多數。從分子成分來看,生物體的重要特徵在於,它們基本都含有被稱作生物分子的...
研究工作分為兩個部分:(1)分子古生物學:自1996年開始探索古分子、部分動物類群(包括節肢動物中部分甲殼類和多足類、苔蘚動物和海綿動物)的譜系發育年代學,試圖將現代分子生物學、有機地球化學和化石記錄結合起來,開展多學科交叉,...
《古生物學(上冊)》是1988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張永輅等編寫。內容簡介 高等學校教材。本冊概述了古生物學、生物與環境生物的進化以及古生物學研究的意義和方法,並重點介紹了古無脊椎動物。目錄 第三部分 古脊椎動物 第十七章 ...
古DNA,是指從考古材料、古生物化石、生物遺體、遺蹟及沉積物中獲得取的古代生物DNA分子。簡要介紹 古DNA是指在古代生物遺骸中殘存的DNA片段,通過古DNA,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到古代個體的遺傳成分和基因的混雜模式,並用於比較過去人群與現在...
ancient biomolecule 古代生物分子 biomolecule adsorptivity 生物分子吸附能力 雙語例句 The concentration of biomolecule adsorbed on surface could also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onance Angle shift.生物分子在材料表面吸附的濃度也...
在大多數情況下,古生物的遺體都因遭到破壞而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分解後形成的胺基酸、脂肪酸等有機物卻可以仍然保留在岩層里。這些物質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具有一定的有機化學分子結構,足以...
隨著近代化學研究的進展,科學技術的提高,古代生物的有機分子(指胺基酸等),可從岩層中分離出來,進行鑑定研究,同時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古生物化學。特殊的化石 琥珀—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樹脂,其粘性強、濃度大,昆蟲或其他生物飛...
資料表明前生物階段的化學演化並不局限於地球,在宇宙空間中廣泛地存在著化學演化的產物。在星際演化中,某些生物單分子,如胺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於星際塵埃或凝聚的星雲中,接著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
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分子人類學的發展,不僅從微觀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與其他靈長動物,特別與大猿類密切的血緣關係,而且依據遺傳物質的變異度,可以推算出它們分化的大致時間跨度。原先認為人和猿分離的時間大約為距今2000—2500萬年間,而...
1998年,美國兩位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在《自然》雜誌上共同發表了有關發現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的論文,被同行稱為“近一段時間以來分子生物學最激動人心的發現之一”。安德魯·法爾1959年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縣...
陡山沱期生物群的另一特點是個體較大,形態複雜,常具突起的微體古植物大量出現,膜殼直徑一般為100~400μm,少數可達500μm。燈影峽期的生物群除繼承了陡山沱期的一些分子外,還出現了海鰓類,如:Charnia。蠕形動物個體明顯較陡山...
20世紀70年代早期核糖體的一般分子結構得到解析。21世紀初期,核糖體結構已經實現了高解析度解析,達到大約幾個nm的精度。2000年,古生物Haloarcula marismortui和細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50S亞基及Thermus thermophilus 30S亞基的原子解析度核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