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楊群, 畢業於北京大學本科,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而後於美國克薩斯大學攻讀博士。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所長
  • 性    別:男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學術論文,書中章節,科普文章,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古生物學及地層學專業,
1982-1983年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
1985-1989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UT-Dallas)攻讀博士學位,兼研究助理、助教。
1989-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5-1996 年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進修分子生物學。
1996年和1999年分別兩次作為日本學術振興會邀請學者赴日本名古屋大學和新瀉大學進行合作與交流。1993年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導生導師。現任中國古生物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Palaeowold》(Elsevier出版)雜誌共同主編,微體古生物分會榮譽理事(前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任第二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2006)執行委員會主席。

研究方向

研究工作分為兩個部分:1)分子古生物學:自1996年開始探索古分子、部分動物類群(包括節肢動物中部分甲殼類和多足類、苔蘚動物和海綿動物)的譜系發育年代學,試圖將現代分子生物學、有機地球化學和化石記錄結合起來,開展多學科交叉,以探討早期動物類群的起源與輻射;研究組還開展部分特殊蕨類和水杉等植物的譜系發育年代學研究。2)中生代和古生代放射蟲的分類學、生物地層學及古生態學:主要致力於環北太平洋地區和東特地斯(西藏地區)的放射蟲地層的對比工作。

主要貢獻

學術論文

王玉淨、楊群,1991. 西藏日土縣晚侏羅世放射蟲。《西藏日土地區二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地層及古生物》(孫東立、徐均濤等),88-100,南京大學出版社。
楊 群、王玉淨、劉榮芝,1992. 黑龍江省那丹哈達地體中的 T/J 界線地層. 科學通報, 1992(6): 547-549.
楊 群、李榮玉, 1992. 古生物分類數據的管理策略. 《江蘇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理科分冊), 304-308 頁.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楊 群, 1993. Biostratigraphy of the Nadanhada terrane, NE China. 中國博士後首屆學術大會論文集, 1985-1988.
楊 群, 1993. 微體古生態學. 地球科學進展, 8 卷 3 期, 84-85 頁.
楊 群, 1993. 放射蟲化石的化學分離方法. Palaeoworld, 2, 18-24.
楊 群、尚慶華,1995. 分子古生物學進展: 化石DNA的研究。Palaeowold,6,78-81。
楊 群,1995,古生物學領域的新辟園地 - 分子古生物研究。古生物學報,34卷3期,265-276。
楊 群,1995. 那丹哈達地體的放射蟲研究。《中國東北地體與東北亞大陸邊緣演化》(邵濟安等),115-133頁,地震出版社。
程延年,楊 群,王玉淨,葉貴玉,1995. 亞洲東部放射蟲地層的對比研究 (課題報告). Palaeoworld, 6: 84-86.
周祖仁、楊 群、盛金章、李星學、徐永昌,1995:地質時期生物與自然協調演化及化石燃料資源的分布規律。地球科學進展,10(4):378-382。
楊群、周建平、楊洪,1997. 分子系統學在微體古生物及相關領域中的套用。微體古生物學報,14(4):489-499。
楊曉松、薛重生、張克信、曾志平、樊光明、李昌年、尹磊明、楊 群,1997. 贛東北淺變質岩系中的微體古生物化石。科學通報,42(4):409-412.
周祖仁、楊 群、盛金章,1997. 假希瓦格蜓屬(Pseudoschwagerina)和球希瓦格 蜓屬(Sphaeroschwagerina)。微體古生物學報,14(2): 111-128。
吳平、周開亞、楊 群,1998. 用12S rRNA基因序列研究潮龜科(Bataguridae)閉殼龜類的進化。套用與環境生物學報,4(4):374-378。
楊洪、程安進、楊 群,1998. 地質體中的主要生物分子:研究範疇與方法。地質論評, 44(1):44-51。
李春香、楊 群、周建平、范深厚、楊洪,1999. 水杉自然居群遺傳多樣性的RAPD研究。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38(1):59-63.
劉德明,周建平,楊 群,1999. 浙江長興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地層中的胺基酸. 古生物學報,38(1):86-93.
吳平,周開亞,楊 群. 1999. 亞洲產龜類12S rRNA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和系統發生研究。動物學報,45(3): 260-267。
吳平, 程安進, 楊 群, 周開亞, 1999. 線粒體DNA在龜鱉目中的進化速度與古生物分化事件。自然科學進展,9(12): 1119-1125.
吳平,張克雲,楊 群,2000. 18S rRNA基因在節肢動物系統進化研究中的意義。現代地質,14(3):355-362。
吳平,張克雲,楊 群,2000. 後生動物起源時間的分子鐘研究。古生物學報,39(3):449-453。
王玉淨、方宗傑、楊 群、周志澄、程延年、段彥學、肖蔭文雲,2000. 南西部中—晚泥盆世矽質岩相地層及其放射蟲動物群。微體古生物學報,17(3): 235-254.
周建平,張遴信,王玉淨,楊 群. 2000. 中國二疊紀類生物地理分區.地層學雜誌, 24(增刊):378~381
郝家勝,夏鳳生,楊 群,2001. 苔蘚動物的起源與系統發生。微體古生物學報,18(4): 385-391.
郝家勝,楊 群,李春香,張克雲,孫曉燕,2002。苔蘚動物18S rRNA基因的分子系統發育初探。微體古生物學報,19(2):199-205。
郝家勝 楊 群. (2002). 擬迷誤裂孔苔蟲18SrDNA的序列測定及系統學分析(262) (THE 18S rDNA SEQUENCING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SCHIZOPORELLA ERRATOIDEA).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2 Vol.25 No.3: 262-265
李春香、楊 群,2002. 杉科、柏科的系統發生關係研究進展。生命科學研究,6(1):56-60。
李春香、楊 群,2002. PCR 產物直接測序還是克隆測序?-- 密葉杉屬rDNA ITS 序列的測定方法。植物學通報,19(6):698~704
李春香,楊 群,2003. 杉科、柏科的系統發生分析—來自28S rDNA序列分析的證據。遺傳,25(2): 177~180
王玉淨、楊 群,2003. 廣東韶關仁化地區中二疊世孤峰組的放射蟲動物群。微體古生物學報,20(4):333~341
王玥、楊 群,2003. 化石記錄的再評估。古生物學報,42(2):297~302
張克雲、孫曉艷、楊 群, 2003. 介形綱麗足目和速足目及相關類群18S rDNA分子系統發育的研究. 古生物學報, 42 (3): 452~459
張克雲, 郝家勝,楊 群, 2003. 介形類系統分類與起源演化的形態、分子和化石證據. 微體古生物學報, 20 (3):呂寶忠、楊 群,2003. 血藍蛋白分子的結構、分類及其在進化上的演變。自然雜誌,25(3):180~183。
李春香,陸樹剛,楊 群,2004. 蕨類植物起源與系統發生關係研究進展。植物學通報,21(4):478-485
李春香,陸樹剛,楊 群,2004. 耳蕨屬(鱗毛蕨科)的亞洲起源: 來自rbcL序列的證據. 科學通報,49(9):874-878
吳新華, 樓法生, 王玉淨, 宋志瑞, 楊群, 鄧國輝, 黃志忠, 凌聯海, 2004. 贛東北地區不同時代矽質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地質意義. 高校地質學報. 10(2): 209-216
楊群 王玉淨 尹磊明 舒良樹 樓法生 王博 2005. 論贛東北蛇綠混雜岩的時代——來自微體古生物學的證據. 地質學報,79卷 3期,316
郝家勝,李春香,孫曉燕,楊 群,2005. 唇口目苔蘚動物分子系統演化及其主要類群分歧時間的推測。科學通報,50(12): 1205-1212
王玉淨、楊群、郭通珍,2005. 青海可可西里地區中三疊世晚期放射蟲Spongoserrula rauana動物群。微體古生物學報,22(1): 1-9
王玉淨、楊群、尹磊明、舒良樹、樓法生、王博,2006. 贛東北蛇綠岩帶和變質岩系中“放射蟲矽質岩”的再研究。高校地質學報,12(1):98-105。
楊群, 2007. 微體領域的大家二疊系研究的旗幟--紀念著名地層古生物學家盛金章院士(1921-2007). 微體古生物學報, 24(4): 333-337馬俊業, 楊群, 2007. 網角海綿目(Dictyoceratida)譜系發育與形態發生分析. 古生物學報, 46(4): 473-480張克雲, 徐明旭, 楊壽運, 孫捷, 楊群, 2007. 速足目主要類群系統發育的分子證據. 古生物學報,46(4): 464-472
王玉淨, 楊群, 2007. 中國石炭-二疊紀放射蟲化石帶及古生物地理學意義. 微體古生物學報, 24(4): 338-346
叢培允, 楊群, 2007. 多足動物亞門主要類群的系統關係與譜系年代分析---基於形態、化石和分子綜合數據, 微體古生物學報, 24(4): 407-421

書中章節

楊 群(主編),2003. 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250
楊 群、宋力生,1993. 構造地層地體中的古生物研究. 《當代地質科學前沿--我國今後值得重視的前沿研究領域》, 肖慶輝等編著, 242-247 頁.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楊 群,1995. 那丹哈達地體的放射蟲研究。《中國東北地體與東北亞大陸邊緣演化》(邵濟安等),115-133頁,地震出版社。
楊 群、鐘揚、施蘇華,2003.DNA與分子古生物學.見:楊群(主編),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1-22
賴旭龍、楊 群、楊洪,2003. 古DNA的研究方法與套用. 見:楊群(主編),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40—61
夏旭華、李春香、楊 群,2003. 分子數據的基本處理方法——以DAMBE分析軟體為例. 見:楊群(主編),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149-167
鐘揚、唐先華、黃德世、張曉艷、施蘇華、楊 群,2003. 分子譜系樹的構建與檢驗. 見:楊群(主編),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168-188
庚鎮城、楊 群,2003. 中性理論、分子鐘及支系分歧時間估算. 見:楊群(主編),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189-203
呂寶忠、楊 群, 2003. 非線性分子進化與古生物重大事件. 見:楊群(主編),分子古生物學原理與方法。科學出版社。204-216
楊 群,2006. 部分後生動物的譜系年代學分析--分子數據與化石記錄的結合。見:戎嘉余、方宗傑、周忠和、詹仁斌、王向東、袁訓來(主編),《生物的起源、輻射與多樣性演變—華夏化石記錄的啟示》。北京:科學出版社。157-177,851-854。

科普文章

楊 群、許漢奎,2003. 生物起源與滅絕新探。大自然,2003(1):5~7
孫曉燕、楊 群,2003. 古老生命的故事。大自然,2003(1):15~17
孫曉燕、楊 群,2000. 瞬間的生命——恐龍的絕滅與復活。《進化長河》(徐均濤 主編),134—140。江蘇科技出版社。
張克雲、楊 群,2000. 生物的特異記時器——分子鐘。《進化長河》(徐均濤 主編),148—152。江蘇科技出版社。

獲獎記錄

1996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998 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0年獲香港求是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