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論的詩性空間》是200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古代文論的詩性空間
- 作者:李建中
- ISBN:7216042905
- 頁數:315頁
- 定價:17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6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叢書名:珞珈語言文學學術文庫
- 條形碼:9787216042901
- 商品尺寸: 21 x 14.9 x 1.4 cm
- ASIN:B00116G3Q2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主要創新,社會效益,成果引用,研究方法,
內容簡介
本文集共分四輯,分別就詩性傳統、言說方式、人格精神、文化價值展開敘述。文中既有對儒道釋文化、魏晉思想等的探討,也有對《周易》、《文心雕龍》等的詩學解讀;既有對古代文論言說方式的考察,也有對魏晉時期人格精神的分析。
編輯推薦
《古代文論的詩性空間》是申報人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文論詩性特徵研究》的前期成果,分為詩性傳統、言說方式、人格精神、文化價值共四個部分。“詩性傳統”追溯中國古代文論詩性的原始起源,詩性在古代文論典籍中的呈現,以及詩性傳統在當下的斷裂;“言說方式”辨析中國文論詩性言說從寄生到瀰漫的演變過程,揭示批評文體的“破體”規律及其文學性生成;“人格精神”論述古代文論家的詩性思維和文化人格,探討詩性思維及文化人格對文學理論所產生的內在影響;“文化價值”尋求古代文論詩性特徵研究在文論本土化進程以及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建設中的意義。四個部分依次探討中國詩性文論的文化之源、言說之體、思維之方和當代之用,合起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追問中國詩性文論的歷史成因,針砭當下漢語批評的詩性匱乏,重建中國文論話語的詩性空間。
主要創新
本書在學界第一次提出“中國詩性文論”這一命題,並第一次探討中國古代文論詩性特徵的成因,進而揭示詩性特徵之形成的歷史的和邏輯的必然性。本書所研究的主要問題,如古代文論的“說什麼”與“怎么說”,古代文論與中國早期文化詩性智慧及儒道釋文化詩性精神的關係、古代文論詩性與邏輯性的統一、古代文論詩性傳統的當代價值等等,在古代文論的研究領域均具有較高的創新程度及學術價值,並對於全球化時代中國本土文論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及實踐意義。
本書的學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中國文論詩性傳統之歷史成因與現代斷裂的深入研究,為重建中國文論的詩性空間提供運思方式。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論研究過於注重其“說什麼”(言說內容)而忽視其“怎么說”(言說方式),從而遮蔽了古代文論詩性言說方式的現實有效性。只有重釋中國文化和文論的詩性傳統及其言說方式,才能實現中國詩性文論的現代價值。二是從中國詩性文論的特定領域,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提供思想資源和美學支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工具主義的生活態度和科學主義的思維方式正牽引著現代人漸行漸遠地背離詩意化生存。因而本書對詩性文論的系統研究,庶幾可以救治工具主義和功利主義之弊端,啟迪詩性精神和詩性智慧之靈性,從而實現人與自身、人與他者、人與世界的相應相合、相諧相契。
本書的學術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對中國文論詩性傳統之歷史成因與現代斷裂的深入研究,為重建中國文論的詩性空間提供運思方式。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論研究過於注重其“說什麼”(言說內容)而忽視其“怎么說”(言說方式),從而遮蔽了古代文論詩性言說方式的現實有效性。只有重釋中國文化和文論的詩性傳統及其言說方式,才能實現中國詩性文論的現代價值。二是從中國詩性文論的特定領域,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提供思想資源和美學支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工具主義的生活態度和科學主義的思維方式正牽引著現代人漸行漸遠地背離詩意化生存。因而本書對詩性文論的系統研究,庶幾可以救治工具主義和功利主義之弊端,啟迪詩性精神和詩性智慧之靈性,從而實現人與自身、人與他者、人與世界的相應相合、相諧相契。
社會效益
本成果已經獲得的最高獎項是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屆(2005-2006)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本成果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網站全文轉載,其部分內容被國內有學術影響的文摘期刊《中國學術年鑑》、《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選錄或選目,部分內容被中國圖書網·台灣(台灣最大的圖書網站)、河北社科網、國學網、北京大學新青年等知名網站收錄,亦被復旦大學“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收錄。本成果以著作形式問世後,在經銷學術書籍的卓越、噹噹、智購等網站上銷售一空。《中華讀書報》等報刊雜誌刊有書評,同行專家、高校師生、書朋網友等多有熱評。本成果還成為眾多碩、博士研究生的研習對象,為其論文撰寫提供了思想資源和學術啟迪。
本成果諸多原創性觀點被國內學術專著和學術論文引用多達80餘次
本成果被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網站全文轉載,其部分內容被國內有學術影響的文摘期刊《中國學術年鑑》、《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選錄或選目,部分內容被中國圖書網·台灣(台灣最大的圖書網站)、河北社科網、國學網、北京大學新青年等知名網站收錄,亦被復旦大學“古代文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收錄。本成果以著作形式問世後,在經銷學術書籍的卓越、噹噹、智購等網站上銷售一空。《中華讀書報》等報刊雜誌刊有書評,同行專家、高校師生、書朋網友等多有熱評。本成果還成為眾多碩、博士研究生的研習對象,為其論文撰寫提供了思想資源和學術啟迪。
本成果諸多原創性觀點被國內學術專著和學術論文引用多達80餘次
成果引用
成果引用或被採納情況
本成果被引用80餘次,引用本成果的學術專著和學術論文主要有:
(1)吳中勝著:《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2)楊豪良著:《嚴學章藝術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版;
(3)劉金波、李小蘭:《<文心雕龍>的詩性特徵》,《理論月刊》2009年第3期;
(4)楊豪良:《書法是中國文化創造的全息碼》,《襄樊學院學報》2008年第7期;
(5)刁生虎:《隱喻思維與詩性文化——兼論周易對中國詩性文化特質的貢獻》,《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6)褚燕:《非有妙悟者不可與言詩:論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主體的思維方式》,《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7)陳永輝:《宗白華批評文體的“散步”特色》,《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8)褚燕:《何人言詩:對中國古代文論言說主體的追問》,《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9)李小蘭:《近30年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文體研究述評》,《襄樊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8期全文轉載;
(10)白紹華:《兩漢文學批評之論析》,《襄樊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11)鄧新華:《“論詩詩”: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詩性批評文體》,《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第1期;
(12)張衛東:《論中國文論的理論性》,《文藝評論》2006年第5期;
(13)李小蘭:《批評史建構中的批評文體視角》,《三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14)王太雄:《中國書法傳統的詩性智慧》,載《岳安杯第一屆國際書法論壇論文集》,見中國書法研究院《中國書法美術網》2005.10.13
(15)黃毅:《近十年我國文學的原始思維研究綜述》,《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第4期;
(16)田全金、時東明:《在沉默與言說之間——中西詩學比較兼及現代轉型》,《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7)劉良明、黃鳴:《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文藝研究》2002年第1期。(相關證明材料見附屬檔案三)
本成果被引用80餘次,引用本成果的學術專著和學術論文主要有:
(1)吳中勝著:《原始思維與中國文論的詩性智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2)楊豪良著:《嚴學章藝術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版;
(3)劉金波、李小蘭:《<文心雕龍>的詩性特徵》,《理論月刊》2009年第3期;
(4)楊豪良:《書法是中國文化創造的全息碼》,《襄樊學院學報》2008年第7期;
(5)刁生虎:《隱喻思維與詩性文化——兼論周易對中國詩性文化特質的貢獻》,《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6)褚燕:《非有妙悟者不可與言詩:論中國古代文學批評主體的思維方式》,《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7)陳永輝:《宗白華批評文體的“散步”特色》,《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8)褚燕:《何人言詩:對中國古代文論言說主體的追問》,《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9)李小蘭:《近30年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文體研究述評》,《襄樊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07年第8期全文轉載;
(10)白紹華:《兩漢文學批評之論析》,《襄樊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11)鄧新華:《“論詩詩”: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詩性批評文體》,《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7年第1期;
(12)張衛東:《論中國文論的理論性》,《文藝評論》2006年第5期;
(13)李小蘭:《批評史建構中的批評文體視角》,《三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14)王太雄:《中國書法傳統的詩性智慧》,載《岳安杯第一屆國際書法論壇論文集》,見中國書法研究院《中國書法美術網》2005.10.13
(15)黃毅:《近十年我國文學的原始思維研究綜述》,《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第4期;
(16)田全金、時東明:《在沉默與言說之間——中西詩學比較兼及現代轉型》,《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7)劉良明、黃鳴:《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文藝研究》2002年第1期。(相關證明材料見附屬檔案三)
研究方法
一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借用西方文化人類學方法,分三步回到元點:第一步回到儒道釋三教合流,第二步回到軸心期原始儒道,第三步回到原始文化和原始思維,從而真正在源頭上探求古代文論詩性特徵的形成原因;二是中國傳統的史、論、評相結合的方法,實現歷史追問、理論闡釋、文本評析之間的對話融通和有機統一,以歷時性的眼光來探究詩性特徵的呈現及言說方式的演變,精選《文心雕龍》、《二十四詩品》等文論經典進行點的深入透視和獨到評析;三是以詩性的語言來言說古文論的詩性特徵,使得研究者的語言風格與研究對象的語言風格相得益彰、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