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壩
- 發現時間:1974年
古代壩的基本特徵是,壩是憑經驗建造的。在整個建壩歷史中,古代壩的歷時占絕大部分。 公元前3200年,在約旦的賈瓦地區曾建造過一些塊石護坡土壩。這些古代壩是在1974年由耶路撒冷的不列顛考古學院發現的,其規模也很小,...
古石壩為樂平東南鄉馬(秧畈)、劉(塘背)、胡(大田崗)三姓氏之祖業。它既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秧畈地區農民的生命線,當地民眾對這一工程的維修及灌溉管理極為重視。明代曾設陂長3人,陂甲11人,在西副壩的西端建有...
漁梁壩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徽城鎮漁梁村,漁梁壩始建於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歙縣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漁梁壩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古代攔河壩,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稱...
黃山魚梁壩系歙縣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據考證,早在唐宋年代,人們就曾在此壘石為壩,現在的古壩為明代重建,有明萬曆三十三年修壩記事碑可考。漁梁壩可蓄上游之水,緩壩下之流。水壩特點 無論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
閘、壩、水澳原是很普通的水利工程,但長安閘通過巧妙的工程規劃、澳與閘門聯合運用和潮水的節制調蓄,形成了一項全新的工程類型——復閘,在運河史上為首創,有引潮行運、蓄積河水、水量循環利用的多重功能,這是我國古代水利技術領先...
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年僅16歲的錢四娘攜帶家資十萬緡[mín](古代計量單位),來莆築陂。三年後建壩工程接近尾聲,卻因溪洪襲擊,讓剛建成的大壩崩塌。目睹一切被洪水沖毀,錢四娘悲痛欲絕,投水自盡。林從世 林從世(約1023...
1966年,長安壩才廢人力木絞車而開始用小型卷揚機代替。1983年5月、1984年5月,長安壩兩次遭洪水衝垮。1984年11月動工建設15噸級的電動軌道升船機,次年10月正式開壩,隨著水運的退化,長安閘壩的航運作用逐漸失去。長安閘是古代連線不同...
由引水灌溉工程發展起來的無壩引水到有壩引水,在透水地基河床上修建低滾水壩(堰),迄今,我國很多河流上遺留著古代用竹籠河卵石或塊石堆砌的攔河或分水的低滾水壩。但是,結構混凝土建造的閘壩還是近百年內的事。印度在旁遮普河的沖積...
呈“I”倒八字形,壩頭由長65厘米、寬32厘米、厚40厘米的條石砌成。地面以上可見砌石共7層,底長12.5米,高4.4米,壩口寬近200米。為研究古代水利堤工技術、工程設定和水利考古等都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研究價值。
清代的江河防洪有一系列條例,《大清會典》中將河防工程分作歲修(對已有工程的維修)、搶修(對由於主流遷徙而新生險工的修築)、大工(堵口和啟閉防洪閘壩的非常工程)、另案(對已建工程的擴建)等,並分別進行財務核算。主要防洪建築物...
尚書壩 尚書壩是貴州省的地名,因該地傳說古代有人官拜尚書職位且較平坦,故有“尚書壩”之名。地名含義 地名含義:尚書壩,即建於平坦之地的村民聚落。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名稱始用於解放前,1984年合村並組廢棄使用 。
年六十四而歿,諸侄議之,共置腴田日一分為請旌,道光四年建坊”。雖然這座牌坊已經被歲月的風雨所剝蝕,顯現出幾分蒼老與頹敗,但任然具有較高的歷對於研究地方文化、民俗、古代交通工具有不可或缺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
由於戴村壩引汶濟運的樞紐作用,保障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漕運暢通,對我國南北經濟交流、文化融合、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戴村壩高卓的建築藝術,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無數的血汗與智慧。戴村壩三位一體,相互配套的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
昆明池供水系統是由壩、閘、渠道和堤防等水工建築物組合而成,實現了蓄、引、排的巧妙結合。隋稱大興城,唐改稱長安城的位置大致相當今西安市區範圍。城市供水有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分別自城東滻水、城西南和城南的洨水和潏水...
固定壩 活動壩 5.按壩工技術歷史發展的進程可分為:古代壩 近代壩 現代壩 合頁活動壩 選址 其中一個最佳的地方為建造水壩是一個狹窄的部分的深 河 谷; 谷邊可能然後作為自然牆壁。水壩的結構的主功能將由小河渠道填補空白在自然...
日前所發現的木構沉箱建築與埽體處於兩壩之間,可能是運河口的碼頭類建築與護岸工程。而下游壩頂,原高應當高於運河水面,有了這樣的高程,對於進一步探查古漕渠也大有參考作用。意義 近年來,灞河洪水之後,灞河河谷中的古代遺址頻頻出露...
金口壩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城東泗河之上,據實物資料記載,建於北魏延昌三年(514年),是一座集交通、灌溉、濟運、防洪、蓄水、遊覽等功能為一體的古代水利樞紐工程。因其所處位置重要,壩身石與石之間均以金屬(鐵)扣接,故名。 金口壩...
這種古代的堰體上設有底孔的形式在中國還是首次發現。遠陂堰與石梘堰結構類似,堰壩長108米,高4-5米。兩座古堰屹立千年沿用至今,得益於其科學的設計建造技術和管理歲修制度。白霓古堰的選址都位於河流寬闊地帶的河道基岩上,基礎...
中國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稱安豐塘。位於今安徽壽縣南。芍陂引淠水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隋唐時屬安豐縣境,後萎廢。1949年後經過整治,現蓄水約7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2萬公頃。春秋時期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
鄭國渠,於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在秦國主持穿鑿興建,約十年後完工。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難》這篇著名的詩歌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人或成魚鱉”的感嘆和慘狀,就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這種狀況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惡劣”的自然...
資迅傳真:中國古代堰壩類型 第四章 世界大壩知多少 1 築壩發電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2 中國水壩世界第一 3 全球建壩潮 第五章 話說三峽大壩 1 歷史的回顧 2 關於建壩的十大爭議 第六章 領先世界的築壩技術 1 大壩概況 2 混凝土...
兩壩比肩而立,難解難分。古代西壩 戰爭與和平 宜昌周邊獨特的山川形勢決定了西壩與葛洲壩相依相伴的穩定格局,以致千年不變。在三峽出口南津關以下的長江千百洲灘中,西壩與葛洲壩似乎是最穩定的。在張修桂所著《中國歷史地貌與古地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