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是現代日常交往的重要媒介。在我國,早在戰國時期,各諸侯王為了與朝廷當權者套近乎,就開始出現最早的名片———“謁”。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他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名片
- 外文名:Ancient business card
- 拼音:gǔ dài míng pìan
簡介,稱呼,
簡介
東漢末期,“謁”又被改稱為“刺”。在江蘇連雲港錦屏鎮西漢墓出土的謁上書文字三行:上行為“東海太守寶再拜”;中行為“謁”;下行為“西郭子筆”。東吳黃武六年的中墓出土的刺有:“道士鄭醜再拜”,刺的主人稱“弟子”。這些刺,是供墓主在陰間使用的。雖然如此,因為它是模仿墓主生前的實用物,其形制、書寫格式與實際套用的並無差別,仍不失為古代名刺的實物證據。古人為了介紹自己而投送爵里的刺,以後其材質和製作精細程度也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不同而變化。因造紙術的發明,刺也改用紙書,但仍保留著“投刺”一詞。
稱呼
東漢到唐宋時期,名片叫“門狀”,明代叫“名帖”,清末到民國時期才出現了“名片”的稱呼。在清代,名片還出現過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名片向小型化發展,特別是在官場,“名帖”上名字大則表示謙恭,小則會被視為狂傲。官小使用較大的名片以示謙恭,官大使用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另外,清代的名帖基本上已經採用了印刷,但如果上面還有親筆題識,作為“拜帖”用,那就更有價值了。1927年9月24日,南昌起義挺進汕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命郭沫若為潮海關監督兼汕頭交涉員。郭沫若在給潮海關稅務司的“拜帖”用“潮海關監督署用箋”,書:“逕啟者現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第一百四十五號任命狀開任命郭沫若為潮海關監督又奉一百四十六號任命狀開任命郭沫若兼汕頭交涉員等因奉此本監督兼交涉員經於本月二十五日到任視事除呈報暨分別函啟令行查照外相應函達貴稅務司查照順候日祉”。郭沫若的這件拜帖,是一件很重要的革命文物。
隨著外國侵略者的入侵和我國對外交往的增加,沿海各通商口岸和外國商人通商日益頻繁,名片的使用更為普及了。汕頭開埠後,汕頭埠的政商文各界,普遍使用了名片。但那時的名片多採用紙印製,大小與當今名片差不多,形式也比較簡單,有的只印一個名字。如《嶺東民國日報》社長李春濤的名片,只在名片正中橫排“李春濤”三個字。有的商鋪店主的名片除印名字外,還在下面加印店名、地址。如王在植的名片直排三行字,正中一行為:王在植槐三;左下上行為:藝舫又字;下行為:廣潮澄人。另外,還有一些汕頭埠商人並不印名片,只刻了一個章上刻“×××書柬”數字。需對外交往時,用信箋紙書寫有關內容後,書柬章壓上印泥,蓋上去就算完事了。如商人劉廷獻,在長方形黑色角質的印章上刻上“劉廷獻書柬”五字。柬,從字面上解釋,是信件、名片、帖子的統稱。這個印章,也算是他的名片了。這種印章式名片,好處多多,既可反覆使用,又難以假冒,使用的信用度更高。這件小小的文物,從一個側面反映潮商的精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