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贈征君鴻

口號贈征君鴻

《口號贈征君鴻》亦作《口號贈征君鴻(此公時被征)》,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詩人借賢儒陶淵明、梁鴻讚美好友的高尚品德才能,表達自己的惜別之意。又籍楊伯起自比,感嘆自己懷才不遇。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口號贈征君鴻
陶令辭彭澤⑴,梁鴻入會稽⑵。
我尋高士傳⑶,君與古人齊。
雲臥留丹壑,天書⑷降紫泥⑸。
不知楊伯起⑹,早晚向關西。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陶令辭彭澤:陶淵明任彭澤令、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田。見《晉書·陶潛傳》。彭澤,在今江西彭澤縣。
⑵梁鴻入會稽:據《後漢書·梁鴻傳》,梁鴻是東漢扶風平陵人。早年在霸陵山中躬耕,後過洛陽,曾作《五噫歌》。居齊魯,有頃,又適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吳,秦時局會稽郡。故李白雲“入會稽”。
⑶高士傳:書名,皇甫盎探。
⑷天書:詔書。
⑸紫泥:用以封璽書的印泥。
⑹楊伯起:《後漢書·楊震傳》:“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郁。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陶淵明辭去彭澤縣令的職務,梁鴻回歸會稽隱居。
我讀遍高士傳,你與古代的隱逸之士一樣齊名。
雲臥在丹壑綠溪,突然朝廷降下紫泥天書,徵召你去。
不知您這位楊伯起式的人物,何時才能入關西?

創作背景

原注此公時被征,詩題有口號始於梁簡文帝和衛尉新渝侯巡城口號,庾肩吾王筠俱有此作。至唐遂相襲用之,即是口占之義。蕭本作口號贈征君鴻而注云見前贈盧征君題注葢以為即盧鴻矣未詳是否注中被征一作被召。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段”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意指陶淵明辭去了彭澤縣令而歸田,梁鴻入會稽而隱耕,講述了陶淵明梁鴻歸隱田園的事跡,為下文作捕墊。
次段“我尋高士傳,君與古人齊”,意指您的事跡完全可與高士傳中的古人相比。含有結交之意,也有敬佩之情。
接著“雲臥留丹壑,天書降紫泥”,特指朝廷突降下紫泥天書,徵召楊征君前往報效朝庭。您卻在丹塑中雲臥不起。
最後“不知楊伯起,早晚向關西”,意指不知您這位楊伯起式的人物,何時才能入關西。
此詩前四句以隱士陶潛和梁鴻相比,點出隱士身份,後四句言被召。末以關西孔子楊伯起相比,切其姓與被征。離別之際,友情無暇,以口號贈楊征君,以表達李白傾慕高士輕世肆志的清高。

名家點評

李白傾慕輕世肆志的高士名士,而陶淵明志行高潔,又隱居不仕,正可謂是典型的高士。再加上陶淵明曾做過彭澤縣令,所以李白在稱美自己那些縣令朋友的時候就很容易想到他。例如在《口號贈楊征君》中將不肯受職的友人楊征君比為陶淵明,說:“陶令辭彭澤,梁鴻入會稽。我尋《高士傳》,君與古人齊。”
南宋·嚴羽《李太白詩集》:嚴羽評:將頭作尾,亦復無首無尾,此格甚異。若以為犯,必非知詩者。
明·高棅唐詩品匯》:范云:律詩必須守規矩。試看此等五言,何其嚴哉!今人虛實輕重且不審,惡乎律?
明·胡震亨《李杜詩通》:既比之陶潛、梁鴻,不得複比之楊震。一篇中用三人,任筆鋪雜,此在太白可耳。范德機以為律詩須守規矩,此篇為最嚴,非確評也。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前四句不特一氣呵成,而援引古人,法屬初創。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一氣舒捲,無斧鑿痕。
清·屈復唐詩成法》:起列兩高士,下緊接征君無愧古人,已把征君將人天上去,再無出仕之理。今方雲臥丹壑,而紫泥已降,但不知征君早晚赴召,又與前判然蓋諷其勿往也。前五句一段,後三句一段,法之變化已極。起用兩古人名,結用一古人,又相應法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