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弦舞
- 特點:可一人或多人舞
- 跳法:6種之多,並有不同的名稱。
- 立舞:舞者奏起口弦,緩緩起舞
特點,跳法,立舞,坐舞,環形舞,拳舞,腰舞,耳舞,口弦的製作,口弦的演奏,
特點
“口弦舞”可一人或多人舞,舞者邊彈奏、邊舞蹈。婦女舞蹈時,上身左右搖動並做“抬腿”、“踏腳”等動作。男子舞蹈,開始稍慢,以後逐漸加快,一腳跳躍另一腳前抬、後勾, 兩腳交替做,繼而全蹲跳、轉,復又立起旋轉跳動,動作比較激烈,最後再回到慢速的舞動。
跳法
口弦舞由於受到口弦演奏和音量的限制,同舞者與舞蹈動作都比較少,但泰雅人角板山社的跳法卻有6種之多,並有不同的名稱。
立舞
舞者奏起口弦,緩緩起舞,先是上身左右擺動,繼而動腰並交換抬起一腳跳躍;然後顫動雙膝使腰部環動。如此往復地向前後左右不同方向舞去。
坐舞
舞者坐於原地撥奏口弦,邊奏邊舞動上身,隨著樂音作婉蜒起伏的動作。此舞多由婦女表演。
環形舞
用口弦為拉手舞或圓形舞作伴奏的舞蹈形式,過去是出草儀式中由男子表演的舞蹈。
拳舞
男子表示愛慕的舞蹈。舞者雙手半握拳如撥奏口弦狀,彎著腰向各方向跳動前進,然後跳到人群里婦女的身邊,用臀部舞姿表示喜歡與否:若喜歡對方時,以舞姿招呼她進場同舞,或有意到人身邊,故作躲避她的姿態以引起觀眾的鬨笑。
腰舞
寓意情愛的舞蹈,與傳說有關。男子先進場跳舞,兩手叉腰,腰部前後左右地晃動。情緒激昂時,婦女也進場跳舞。
耳舞
在口弦奏出的活潑旋律伴奏下,舞者兩手抓住耳朵,兩人一組地迴旋對舞,並經常模擬對方的表演動作,或作些滑稽可笑的動作。因此,人們又稱之為“猴舞”。它是孩子們喜歡的舞蹈形式。[1]
口弦的製作
關於口弦的製作在清代史料中有詳細記錄。據《維西見聞記》記載:“......以左手大指、食指排持三片之頭,張口而置其正中於口間,以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搏上中下片之弦之尾長處,錯落而彈,噓氣大小以定七均之高下。古宗、麼些、那馬、西番皆以筒佩之。彈以應歌曲,彈者身舞足蹈,而與歌合節。”
口弦的演奏
演奏口弦時,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弦柄,多片弦則使其呈扇形,將簧舌部分置於兩唇間,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來回撥動口弦尖端,引起簧舌振動,便發出明亮的叮咚之音。
另外的一種抻動口弦,在每個簧片的尖端系有一條絲線,演奏時將線頭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牽線使簧片振動發音。演奏者利用雙唇向前突出是筒狀增加共鳴、擴大音量,並藉以口型交換和控制呼氣等方法,變化出不同的音色。熟練的演奏者,能表達出較複雜的節奏和較多的音色,並能使每片弦發出它的純五度泛音來。在一副三片弦上,往往能奏出6個不同的音。它的音程組合也較多,常見的為g、a、(d1,g、c1、d1,a、c1、d1)等。運用不同的奏法,既能發出餘音裊裊的音色,也能發出較粗獷的音響。
口弦主要是由女子使用,多用來彈奏民歌,或為歌曲伴奏,1980年,在四川涼山州民族民間器樂會演中,有兩位布拖縣彝族婦女,第一次用多片弦齊奏,她們以五度、八度泛音變化,並通過節奏交錯,奏出二聲部重奏和持續音襯托的效果,韻味無窮。
在我國的傣、哈尼、景頗、佤、拉祜、苗、柯爾克孜、錫伯、回、蒙古、斡斡爾,鄂溫克和黎等兄弟民族,流行的是手指彈撥的口弦;高山族流行的是抻動的口弦;彝、納西、傈僳和白族,則兩種口弦都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