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圍肌

口周圍肌

系口周圍多塊肌肉的總稱。口周圍肌包括輻射狀肌和環形肌。輻射狀肌一部分位於上唇的上方主要有上唇方肌、顴肌和尖牙肌,其作用是上提上唇,加深鼻唇溝和引口角向外上方;另一部分位於下唇的下方,主要有下唇方肌和三角肌,其作用是拉口角和下唇向下。此外,還有頰肌和口輪匝肌。上述諸肌受面神經支配,如面神經受損害,則其功能障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周圍肌
  • 解剖:口腔科
一、解剖結構與組成,二、相關臨床意義,三、相關臨床運動機制,

一、解剖結構與組成

1、口輪匝肌與頰肌:口輪匝肌為位於面下部中央的環形肌,分上唇和下唇兩部,肌淺面的皮膚、皮下組織及深面的黏膜較厚,淺、深部的肌束均較細小。頰肌為咬肌前內側的近四邊形肌,附著於上下頜骨的磨牙牙槽突外面,肌的深面附有較厚的頰黏膜。
2、提上唇肌與降下唇肌:提上唇肌起自上頜骨、顴骨表麵筋膜,肌纖維斜向前下止於口輪匝肌上唇部外側。降下唇肌位於降口角肌深面的方形肌,起自頦孔附近的下頜骨下緣,兩側降下唇肌的肌纖維斜向前上逐漸靠攏並與口輪匝肌融合。
3、提口角肌與降口角肌:提口角肌起於眶下孔下方附近的筋膜,止於口角的小肌。降口角肌肌形扁薄,起自口角,肌纖維下行至下頜骨下緣水平與頸部筋膜延續。
4、顴大肌與顴小肌:兩肌均起於顴骨,自起點隨即分離行向前下,顴小肌止於上唇的肌性部,顴大肌止於口角,解剖中見有3側顴大肌和顴小肌融合為單一的顴肌。

二、相關臨床意義

有研究結果顯示8塊口周圍肌的肌質量、肌長21.3~83.9mm、生理橫切面積22.4~132.6mm。表情肌的肌質量很小,生理橫切面積也遠遠不如四肢的絕大多數肌,故而其肌力的絕對數值明顯小於後者,生理橫切面積與肌質量的比值都很小,總體上屬於“速度型”的構築設計。
比較8塊口周圍肌的生理橫切面積與肌質量比值,發現頰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的數值在33.4~58.2mm/g,高於其餘的3塊肌(13.7~22.3mm/g)。相對而言,頰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和降口角肌比口輪匝肌、顴大肌和顴小肌傾向於“速度型”設計的程度稍低。由此推論,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和降口角附著於口唇或口角,借其相對較大的力量維持口唇或口角在面部的正常位置,兩側肌的協調運動亦可改變口唇和口角的形態;而頰肌有力的收縮使頰部緊貼牙和牙齦。口輪匝肌、顴大肌和顴小肌則通過經常的瞬間收縮豐富面部表情變化。從肌束與肌束外結締組織橫切面積比值看,8塊口周圍肌中絕大多數比值接近於2,只有口輪匝肌和頰肌分別為0.8和1.4,說明後者的非收縮成分較多,可能類似“腱板”的固定作用。

三、相關臨床運動機制

有研究結果顯示,口輪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和顴大小肌的肌纖維構成以快縮Ⅱ型纖維占優勢,與研究者們對其構築學研究的“速度型”構築特徵的結果相吻合。且頰肌的慢縮Ⅰ型纖維構成比最高(67%),其生理橫切面積與肌重的比值也最大(58.2),該肌可能通過Ⅰ型纖維緩慢持久地收縮,維持頰部的緊張、咀嚼、吞咽、吹氣、吸吮中的持久運動。總之,人類面部表情肌已不像四肢肌產生的力量強、穩定並與關節運動有關,而主要是控制面部表情的精細運動,面肌肌纖維型的顯著差異和構築學特徵反映面部肌通過面神經不同分支,支配緊張、激動表情、防衛反應,甚至咀嚼、協同發音中功能的高度差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