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口供
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
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
青松和大海,鴉背馱恥擔宙永著夕陽,
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愛英雄,還愛高山,
我愛一幅國旗在風中招展,
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
記著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
可是還有一個我囑旬敬,你怕不怕?——
蒼蠅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寫於1927年。1925年詩人回國之後,在國外時對祖國的熱切期望與回國之後所看到的軍閥專橫、政治腐敗,形成了強烈的衝突。創作此詩時也正是詩人廣泛接觸真實的人生、重新思索自我朵轎膠的時候。
在詩人眼中,真正的“詩人”是有其特質的。在這些特質之外,詩人在這首詩中又對自己做了自我反省、自我解剖,是為“口供”。他認為,“只有敢於正視人自身弱點的思想家才是真正偉大的思想家,也只有敢於表現人自身弱點的詩人才是偉大的詩人”。
文學賞析
開篇詩人用第一人稱的口吻,開始供述,“我不是什麼詩人。”聞一多如果不是詩人,則中國現代詩壇上幾乎無人可以歸戒稱得上詩人了,這樣供述、檢討,似乎帶有被逼迫的味道。
但是從第一節供述的內容來看,詩人的追求與夢想都是美好的,高尚的,而非卑劣的。人們看到的完全是一個有愛國情懷的、羨慕英雄氣概的、品操德行高尚的詩人形象,無論是不是詩人已經不是重要的了。但是,這些內容卻正好給詩人定了位,他是一名愛國主義情感充斥於胸的詩人,能夠為民族、為國家而犧牲的詩人,必須是一個好詩人。
“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愛英雄”“愛高尚”,如果中國現代詩人也有平台,那聞一多是站在台階較高處的那一位,不可或缺,地位獨特。
“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這句很有詩情畫意。無論從語言的組織還是畫面的構建而言,都具有詩化的特色。在中國傳統詩歌理論中,關於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觀點被廣為接受,比較推崇的有王維的詩歌創作。自蘇東坡《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一論出,基本上將中國詩歌的精髓參透了。對詩歌創作而言,在詩中有畫的角度思考上,詩人多有錘鍊與推敲,這也造就了中國詩歌意境美的特色並流傳久遠。如今看聞一多這句“黃昏里織朵多去狼滿了蝙蝠的翅膀”也是有這樣的特點的蝙蝠在黃昏時分,上下穿梭,讓人們感受到即使是黑暗充斥的時候,也有動態的、給人力量的精靈的舞動所展現的美麗。黑夜降臨,並不能抹殺一切,靈動的蝙蝠遨遊其間,讓人們看到了亮光與希望。詩人選用“蝙蝠”織就的畫面,獨特而新奇。
“記著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詩句表明了詩人安貧樂道的精神境界。《論語·
雍也》記載孔子在評價最得意的門生顏回時的一段話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乃贈獄,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高度評價了弟子顏回能夠淡泊功利,身處困境而能一心向道的境界。這種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哲學,特別是不受物質因素影響而堅守高尚情操的典範,對歷代知識分子的影響是深遠的。顯然,詩人聞一多也從傳統知識分子那兒繼承了這樣的精神,因此能造就很高的精神境界,成就讓人仰慕的高貴品格。
從第一節詩歌來看,詩人表現了高尚的愛國情懷,這種節操植根於民族文化中,能看出詩人受到的古典情懷的薰陶。
詩歌第二節共兩句,是口供的補充,是對詩人另一面的自我揭露。第一節里完美的內容不在了,續接的是醜的、惡的事物,“蒼蠅”“垃圾”,如果從詩人以及同時代的詩人的作品來看,這樣的意象進入詩歌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徵了黑暗時代的垃圾般的社會,“我”的另一面,在別人眼裡,由敵對的一方看,也是被對方厭棄的角色。
自第二節結束,清楚地看到了一個豐富的、有立體感的詩人形象。從他的“口供”中,更能領悟詩人的愛國情懷與嚮往英雄的美好願望,這是真實的,這些東西滲透到了詩人的骨頭裡。也正因為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對祖國的激情,才有了後來的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那一刻,看到的是正直、無畏、熱愛祖國的偉大形象,是具有民族魂魄的英雄。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詩人在第二節里表現出的在藝術上的追求的突破,如果說從精神實質上聞一多對古典詩歌有繼承,那么從藝術品質上,詩人也是繼承和追求傳統詩論的藝術創新精神的。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根據韓愈的詩歌理論,分析指出:“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會跳舞的才怪腳鐐礙事。只有不會做勸駝朵詩的才感覺得到格律的束縛。”他形成了自己的詩歌理論,主張在詩歌創作中“險中見奇”。很顯然,《口供》就是這樣的實踐之作,第二節和第一節的對比處理,格式上的大反轉,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刺激了讀者,引起深刻的共鳴。
名家點評
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李怡:在詩的韻律形式上,《口供》也開闢了《死水》的新道路。這首詩的句式大體整齊,兩句一換韻,雖仍然比較靈活,但在整體上顯得音律和諧,朗朗上口,與《紅燭》中絕大多數的自由體詩頗不相同。(《紅燭·死水 全新彩繪導讀評析版》)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周錦章:聞一多的詩,能誠摯地表現出詩人的率真性格與坦蕩心靈,和讀者親切地進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如《口供》。這種自我解剖的誠懇態度,表現了詩人極可寶貴的純正品格,也成為他後來能闊步前進的一個重要條件。(《中國文學名著速讀》)
中國聞一多研究會理事李樂平:聞一多在創作《死水》詩集前後,正是他倡導詩之格律“三美”的時候。因此,在其《死水》詩集中,毫無疑問地具有繪畫美。這首先表現為優美詞藻的運用。如寫自己志向追求之《口供》中那堅貞的“白石”以及“青松和大海”,還有“鴉背馱著夕陽”,“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國旗在風中招展”,包括“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等,該詩就在這一連串優美的詞語中,表現著詩人的愛國之情和高潔品格。(《從藝術的忠臣到人民的忠臣·聞一多論稿》)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號友三,湖北水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16年發表《二月廬漫記》。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新詩集《紅燭》《死水》是現代詩壇的經典之作。
從第一節詩歌來看,詩人表現了高尚的愛國情懷,這種節操植根於民族文化中,能看出詩人受到的古典情懷的薰陶。
詩歌第二節共兩句,是口供的補充,是對詩人另一面的自我揭露。第一節里完美的內容不在了,續接的是醜的、惡的事物,“蒼蠅”“垃圾”,如果從詩人以及同時代的詩人的作品來看,這樣的意象進入詩歌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象徵了黑暗時代的垃圾般的社會,“我”的另一面,在別人眼裡,由敵對的一方看,也是被對方厭棄的角色。
自第二節結束,清楚地看到了一個豐富的、有立體感的詩人形象。從他的“口供”中,更能領悟詩人的愛國情懷與嚮往英雄的美好願望,這是真實的,這些東西滲透到了詩人的骨頭裡。也正因為對完美人格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對祖國的激情,才有了後來的聞一多先生拍案而起。那一刻,看到的是正直、無畏、熱愛祖國的偉大形象,是具有民族魂魄的英雄。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詩人在第二節里表現出的在藝術上的追求的突破,如果說從精神實質上聞一多對古典詩歌有繼承,那么從藝術品質上,詩人也是繼承和追求傳統詩論的藝術創新精神的。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根據韓愈的詩歌理論,分析指出:“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會跳舞的才怪腳鐐礙事。只有不會做詩的才感覺得到格律的束縛。”他形成了自己的詩歌理論,主張在詩歌創作中“險中見奇”。很顯然,《口供》就是這樣的實踐之作,第二節和第一節的對比處理,格式上的大反轉,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刺激了讀者,引起深刻的共鳴。
名家點評
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李怡:在詩的韻律形式上,《口供》也開闢了《死水》的新道路。這首詩的句式大體整齊,兩句一換韻,雖仍然比較靈活,但在整體上顯得音律和諧,朗朗上口,與《紅燭》中絕大多數的自由體詩頗不相同。(《紅燭·死水 全新彩繪導讀評析版》)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周錦章:聞一多的詩,能誠摯地表現出詩人的率真性格與坦蕩心靈,和讀者親切地進行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如《口供》。這種自我解剖的誠懇態度,表現了詩人極可寶貴的純正品格,也成為他後來能闊步前進的一個重要條件。(《中國文學名著速讀》)
中國聞一多研究會理事李樂平:聞一多在創作《死水》詩集前後,正是他倡導詩之格律“三美”的時候。因此,在其《死水》詩集中,毫無疑問地具有繪畫美。這首先表現為優美詞藻的運用。如寫自己志向追求之《口供》中那堅貞的“白石”以及“青松和大海”,還有“鴉背馱著夕陽”,“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國旗在風中招展”,包括“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等,該詩就在這一連串優美的詞語中,表現著詩人的愛國之情和高潔品格。(《從藝術的忠臣到人民的忠臣·聞一多論稿》)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號友三,湖北水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16年發表《二月廬漫記》。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新詩集《紅燭》《死水》是現代詩壇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