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叢林類肥蛛
- 拉丁學名:Larinioides patagiatus (Clerck, 1757)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圓蛛科
- 亞科:圓蛛亞科
- 屬:類肥蛛屬
- 種:叢林類肥蛛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5.50—10.00。體長7.10者,頭胸部長2.70,寬2.90;腹部長4.80,寬3.60。背甲、附肢黃褐色,螯基、下唇、胸甲褐色,被白色毛。胸甲有不規則灰斑。頭區正中兩平行細縱紋和頸溝、放射溝處斑紋皆褐色。步足粗壯,上有褐色剛毛,脛節有不甚明顯的環紋,後跗節、跗節遠端色深。腹部卵圓形,中段最寬。背面黃褐色,正中葉斑在第二對肌痕前方者色較淡,後半呈褐色,邊緣深褐色。腹面正中灰褐色,兩側白斑彎曲呈括弧形。腹側灰黃褐色,上被白色絨毛。紡器褐色。外雌器較大,後面觀基部扁橢圓形,垂體短厚,葫蘆形,中有細頸,兩端圓鈍。側凹陷位於基部兩側,垂體遠端側後方。外雌器的基部後方有許多褶溝,可與本屬其他種區別開。
觀察標本:9♀♀,新疆米泉林場,1988年8月22日,王家福、謝莉萍、彭賢錦采;1♀新疆阿克蘇,1982年8月,段松柏采。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內蒙古,吉林,新疆,
國外分布:
古北區和新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