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柴河鎮

取柴河鎮

取柴河鎮位於磐石市北部,與永吉、樺甸毗鄰,屬於典型的半山區地理位置。全鎮轄14個行政村,53個自然屯,總人口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萬人。全鎮幅員面積28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3300公頃,其中水田730公頃,旱田面積2570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取柴河鎮
  • 位於:磐石市北部
  • 下轄:14個行政村
  • 總人口:1.8萬人
  • 面積:284平方公里
  • 地形地貌:半山區地理
簡要介紹,主導產業,重點企業,招商引資,創新思路,領導重視,具體措施,發展規劃,指導思想,操作步驟,模範人物,

簡要介紹

區域內野生資源十分豐富,座落在本鎮的興隆川林場每年採伐量都在6000立方米以上。境內有一家制磚機生產企業,該廠生產的“380”型制磚機在1990年被評為國家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
該鎮區域內由於山地較多,野生資源、農林副產品產量較大,其中由以鋸木屑、秸稈、糠皮等最多,發展食用菌人工栽培業原料資源充足。當地農民在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從事食用菌產業已有20年的發展歷史,食用菌總量都在3000噸左右。
轄區內中國小各一所,兩所學校在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中位居全市前列。
制磚機制磚機

主導產業

不好過 食用菌栽培、中小藥材種植是該鎮的兩大主導產業。
木耳木耳
取柴河的食用菌產業經過近20年的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食用菌大鎮,滑子蘑目前已發展到600萬盤,吊帶木耳、地擺木耳已發展到800萬袋,榆黃蘑杏鮑菇平菇也都有相當發展,總量都在3000噸左右。僅食用菌一項農民可增收2200萬元左右。全鎮14個行政村在王家、小荒、興隆川三個基地村的帶動下,食用菌生產的數量逐年增加,已有11個村從事食用菌生產,形勢非常喜人。
該鎮的中小藥材品種主要有:林下參細辛龍膽草川貝五味子等。總面積在160公頃左右,由於藥材的周期各不相同,有的正值生長期,有的品種已達勝果期,效益十分可觀。這些藥材主要分布在大橋興隆小取等幾個村。經濟作物肉葫蘆也達200公頃。

重點企業

2008年取柴河鎮緊緊依靠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加大項目引進和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經多方努力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磐石安吉建材機械有限公司有三十多年生產磚瓦機械歷史,有工人78人,管理人員12人。主要生產免燒磚機空心磚機
蘑菇蘑菇
利用“三廢”原料和韓國天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合作,投資12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700萬元,研發生成500台免燒磚即製造項目。擴建廠房4024平方米,翻建一棟2610平方米五層辦公樓。年銷售收入預計可達1200萬元,實現利稅180萬元。可安排農村剩餘勞動力110人。該公司已經成為東北三省磚瓦機械製造行業的龍頭企業。
磐石碧禹飲品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9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510萬元。年可生產礦泉水360噸,產值1220萬元,實現利稅110萬元。

招商引資

取柴河地理位置優越,地處三縣交界處,202國道、鐵路客貨列車從此通過,交通十分便利。在磐石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引導下,一批又一批企業紛紛落戶取柴河,對拉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包括投資逾億元的“PIC”種豬繁育基地,該跨國公司現存欄種豬6000頭左右,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經濟效益非常可觀的項目。
種豬種豬
當地由於林地較多,野生資源、農林副產品極其豐富,發展食用菌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有天賜食用菌加工廠、馬玉食用菌加工廠、取柴河科技示範基地,食用菌總產量都在3000噸左右。

創新思路

領導重視

鎮黨委、政府堅持抓住取柴河鎮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發展主導產業,向內向外兩條線轉移勞動力,即帶動了全鎮經濟地發展又促進了農民快速增收,真正做到解放農民、轉移農民、富裕農民。2008年6月份磐石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啟動會後,鎮黨委審時度勢,把提高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切入點,組織和開展對鎮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為2009年的主導產業食用菌生產和向外輸出技能勞動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具體措施

一、明確思路逐步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為了加快全鎮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鎮黨委經過認真研究,認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是方向,是趨勢,必須堅持。但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必然要結合自身優勢。即考慮農民增收問題,又考慮和發展當地經濟有效結合的問題。基於這樣的考慮,結合自身主導產業優勢,在食用菌加工上做文章,科學制定了(2004—2007)取柴河鎮農村經濟發展整體規劃。按規劃要求農村勞動力實行雙向轉移,一要面對域外,同時要在鎮內轉移,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全鎮轉移農村勞動力3666人,其中轉移到非糧產業和食用菌生產的達2133人,絕大多數農民離土不離鄉,在當地就實現了再就業
二、加大主導產業發展力度,延伸產業鏈條,努力促進農村勞動力鎮內轉移
取柴河鎮是食用菌生產主產地,食用菌產業在不斷的向做大做強地方向發展。不僅生產鮮用食用菌,而且向深加工發展。僅3個食用菌基地村和7個產業園區的建設,就直接吸納農村勞動力1641人。天賜食用菌加工廠、馬玉食
用菌加工廠、取柴河科技示範基地,常年用工近150人,新引進的華生冷庫從開工到現在累計用工近200多人次。正常生產後常年用工可達70—100人。通過食用菌主導產業的發展和產業鏈條延伸,全鎮農村勞動力向非糧產業轉移達2133人,占全鎮勞動力人數的25%。
三、強化領導和服務,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保障
從取柴河的實踐來看,推進農村勞動力實現鎮內轉移和向區域外轉移是一個大的更多的多位的工程,它涉及到鎮村兩級和鎮直有關機關、相關的企業和廣大農民,它涉及面廣,情況也比較複雜。這就決定了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拿出超常規性的舉措。加強領導,協調作戰。磐石市為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產業化、小城鎮建設,搞了“小康杯”競賽,其中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完成情況作為評定分數之一。取柴河鎮把參加競賽,並且奪取好成績作為激勵鄉幹部的動力,全面開展工作。

發展規劃

指導思想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市委十二屆二次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之年,保持農村經濟良好發展勢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意義重大。為此,取柴河鎮黨委制定六項措施推動農村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操作步驟

一、落實黨的“三農”政策到位、及時、不折不扣
認真落實國家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政策,將補貼資金不折不扣、及時向農民發放到位;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實現免費義務教育;認真落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政策,使農村民眾參合率達到100%。
二、繼續圍繞主導產業鞏固基地和園區建設
繼續作好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鞏固和建設工作。2008年新建基地村2個,標準化產業園區6個,鞏固13個。滑子蘑種植髮展到1200萬盤,地栽木耳發展到2400萬袋,凍蘑等新品種發展500萬袋,產業大戶發展到850戶,規模戶發展到1500戶。僅食用菌一項,使全鎮農民人均增收3800元。
三、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及項目建設
2008年擬建項目6個,分別是金軒糧油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糧食及豆製品加工項目。計畫總投資1100萬元。PIC種豬繁育場有機肥料生產項目,計畫總投資1500萬元。山姑娘洪橋、立民、碧禹4個食用菌深加工項目。這些擬建項目落實領導包保責任制,並作好項目的跟蹤和服務,把意向型項目發展為落地項目。
凍蘑凍蘑
四、以新農村建設為載體紮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在水泥路建設、改水改廁工程、文明衛生村屯創建、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工作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動員廣大民眾積極支持,廣泛參與,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神文明得到全面發展。
2008年,全鎮計畫修建3條水泥路,計5.4公里。另外在新農村試點村王家村北興屯修建10800平方米水泥巷道。二道村和三道村分別修建石砌邊溝1500延長米和1200延長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在180萬元以上。同時作好綠化美化工作,建立衛生日常保潔機制。
五、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作好扶貧救助工作
進一步強化社會救助措施和安全措施,關心弱勢群體,作好扶貧救助工作,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和醫療保障。同時克服各種困難,動員全社會力量完成260戶泥草房改造任務。
六、落實責任,強化措施,避免發生群訪和越級訪
及時掌握、發現社會上存在的不穩定因素,解決廣大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切實作好信訪工作,落實信訪領導責任制。暢通社情民意的表達渠道,把矛盾化解在基層,避免各種群訪和越級訪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模範人物

欒玉霞,女,37歲,漢族,取柴河鎮王家村村民,中共黨員,吉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磐石市裕民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2006年一村一名大學生項目磐石籍學員。
欒玉霞向記者展示菌種欒玉霞向記者展示菌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