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熵生命意識創造》是1989年2月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嘉幸。本書主要講述了在自然、社會、藝術、未來等方面如何創造自阻抗效應理論等有關內容。
基本介紹
- 作者:謝嘉幸
- ISBN:9787500803171
- 定價:4.65元
-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9年2月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人的本質需求是什麼?是創造需求。社會的本質矛盾是什麼?是創造矛盾。本書一反以往用物質利益尺度來審視社會的傳統觀念,以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示了人類社會爭奪創造權力的驚心動魄的畫面。作者創建自阻抗效應理論,確立“反熵.生命意識.創造”體系,縱橫自然、社會、藝術與未來,漸及人與社會的本質,是迄今難以看到通過橫跨物理學、生物學、哲學、心理學文藝藝術、社會學等多種學科的立體論述方式,闡發生命科學的著作。作者向當代自然科學的最新成果提出自己獨到的看法,既有深刻的分析、又有精彩的超越,作者發端於對“熵世界觀”,“自私基因”理論的剖析,向東西方傳統文化提出了鮮明的挑戰,氣魄之大,論點之新穎、床架思路之怪異,均屬罕見。特別是作者對如何突破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對當前改革中出現的一系列現象,對近年來理論界幾場大論戰的矛盾焦點,對民族與人類未來的發展前途所作出的精闢分析,更有令人拍案叫絕之處。
序言
目錄:
自然篇
社會篇
藝術篇
未來篇
致讀者
導論
很久以來即有這樣一種感覺,似乎如果真願意對當今世界進行一番認真的思考,那費的又一種橫貫東西豎穿南北的魅力不可。局限在一個領域裡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可是國人只是非專業化不可,致使社會賢達在做學問時不得不顧慮重重,非不得已不敢越自身專業領域的雷池一步。不僅紋理之間如此,專業距離很近的學科有時也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我想到需要有人來打破這種僵持呆板的局面,活躍一下整體過重嚴肅沉重的氣氛。當然,這種人不但需要勇氣,而且身份也得合適。學者不行,因為他們治學嚴謹,做學問希望都能旁徵博引,扎紮實實;專家不行,因為他們德高望重,每句話都的再三思慮,做到擲地有聲。看來這樣的人物非我等無名之小輩莫屬了。
於是就有了本書的構思。
簡單地說,反熵是一種世界觀,表明對宇宙物質運動從無序到有序演化發展的總體觀點了,科學的事實是,宇宙之初整個宇宙處於熱平衡狀態,隨著溫度的降低,宇宙的對稱破缺了,因此出現非平衡狀態,物質運動的各種力相繼出現,不斷朝非平衡態發展,因此才有天體的出現,固態物質的出現,生命的出現。熵作為物理學的一個定律,它必須排除許多我們已知的自然現實,比如引力等。因此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方勵之指出:“只要有自引力體系存在,原則上就不存在穩定的熱平衡態,整個熱力學是從熱平衡的存在出發的,對於引力其決定作用的體系......一些熱力學的推論不再成立”“當然,反熵作為書名的第一個概念,還包括我對里夫金《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一書的反駁”,以及我對耗散結構、協同學等非平衡狀態自組織理論的分析。書名的第二個概念生命意識,即生命運動有序化傾向是物質運動發展的集中體現;第三個概念實際上同屬於一個有序化發展最本質的表現特徵。這三個概念實際上同屬一個範疇,即是對世界有序化發展的肯定認識。作為世界觀的理論,我並不企圖用“世界是有序化發展的”來證明“世界是有序化發展的”,而是致力尋找有序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在全書中提出的真正核心見解是物質運動的阻抗效應與自阻抗效應理論。
我指出物質運動自阻抗效應證實食物有序化發展的根本原因,這一觀點貫穿全書,並派生出我在自然、社會、藝術、文化等領域的全部見解,我的目的在於溝通傳統哲學與現代科學,例如我用自阻抗效應與自阻抗效應理論澄清於哲學中“對立”與“對立統一”,“鬥爭”與“競爭”等一系列混淆不清的概念。例如在社會領域裡,我指出人的本質是創造,人類社會的本質矛盾是創造矛盾,人類社會一切意識形態都是對人創造行為的規範方式。在任何人類社會形態中,創造矛盾始終都是推動社會有序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中最根本的矛盾是組織創造與獨立創造之間的矛盾,這兩種創造之間的矛盾狀態,決定了社會有序化的進程。當社會的這種創造矛盾處於對立狀態---鬥爭狀態、阻抗效應狀態時,社會呈現周期性的潰散震盪,而不是有序化發展;而當這種創造矛盾處於對立統一狀態---競爭狀態、自阻抗效應狀態時,社會才會出現有序化發展。緊接著我得出的一系列觀點是有悖常理的,例如我指出意識形態是一種社會結構力,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也是一種意識形態等等。
以上觀點僅是我全書見解的一部分,至於其他一些觀點在導論中我就不再一一介紹了。值得指出的是,儘管我全面反駁“熵:一種新的世界觀”,儘管我認為這種世界觀是西方文化背景上的產物,我仍然認為提出這種世界觀是偉大的,它之偉大不僅在於思想觀念上的創造性見解,還在於它自身並不完善,充滿矛盾,在於它實際地提出了一種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並僅此而已。據說《熵:一種新世界觀》目前風靡中國思想界,許多精英也突然因此發現了世界末日的悲劇所在,變得深刻起來,但不知他們持某種心態。我總覺得國人的悲哀,不在於自身的思想還不那么正確,不在於自己的見解還不那么英明,而在於在極力想證明自己“有思想”,“有見地”的同時,內心深處連提出一個錯誤見解的勇氣都還沒有。拿來主義作為一種策略,不失為一著妙計,但恐怕拿來主義本身即是民族文化的一種痼疾,有如古人祈求法寶克敵制勝一般,有如“拿來”馬克思主義畢竟也沒有拿到它的“人的解放”,“學習”資本主義畢竟也沒學會人家的“事業進取”,來回晃蕩於拜神與拜金之間,進而大罵資本主義於前,在大罵馬克思主義於後,似乎也都無濟於事一樣。
當然,我很清楚,僅本書書名的頭一個概念“反熵”,就足以使我深深地陷入困境,但對於本書肯定會招來致以與批判,我都認為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世間最有趣的,莫過於允許同時存在多種截然相反而又都煞有介事的觀點,按我的說法即是“任何理論性必須以非理性狀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