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

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

魯迅的作品不是暢銷書,是常銷書,能夠這么被出版的中國作家並不多。對於那些求生存而不苟活的人,想莊嚴的工作的人,魯迅能夠激發人的生命力,是生命力的能源,無論你領會多少或深淺如何。

基本介紹

  • 書名: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
  • ISBN:9787108029027
  • 頁數:462頁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8年7月1日
  • 裝幀:精裝
  • 開本:32
  • 重量:662 g
  • 尺寸:21.4 x 15.2 x 2.8 cm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本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反抗絕望:魯迅及其文學世界》是作者汪暉1988年的博士論文,關注的中心問題是“在魯迅小說世界的複雜的精神特徵與魯迅內心世界之間找到關聯的紐帶”。作者以頗具原創性的研究視角和理論模式,通過對魯迅思想與文學世界及其相互關係做了深入的描述與分析,努力發掘出魯迅精神結構的矛盾性、複雜性和悖論性特徵,揭示了魯迅歷史“中間物”意識的深刻內涵和“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並以此呈現魯迅小說在敘事原則、敘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內容。

本書目錄

出版序 一個應該大寫的文學主題——魯迅(唐弢
出版導論 探索複雜性
第二版序
三聯版導論(代) “死火”重溫
第一編 思想的悖論:個人與民族、進化與輪迴
引言 思想的悖論
第一章 個人、自我及其對啟蒙主義歷史觀的否定與確認(1903-1924)
第一節 個人觀念及其對現代歷史的懷疑
第二節 個性、天才、自我與偏至的歷史觀,哲學的浪漫主義
第三節 個人觀念的社會政治意義
第四節 孤獨個體、死亡、罪的自覺與對絕望的反抗
第二章 自我的困境與思想的悖論
第一節 反傳統與尋求現代論同的困境
第二節 重新詮釋“歷史/價值”的二分法
第三節 輪迴的心理經驗為何瓦解了進化的時間觀念?
第二編 魯迅的文學世界:陰暗而又明亮
第三章 歷史的“中間物”
第一節 “中間物”概念
第二節 靈魂的分裂與流動
第三節 “愛憎不相離”與詩意的潛流
第四節 否定性與魯迅小說的三種意象
第五節 魯迅小說的激情類型
第六節 魯迅小說的語言特徵
第四章 “反抗絕望”的人生哲學
第一節 《野草》的人生哲學
第二節 明暗之間的“絕望的抗戰”
第三編 魯迅小說的敘事原則與敘事方法
第五章 主體精神歷史的客觀呈現
第一節 雙重第一人稱獨白的論爭性呈現
第二節 第一人稱非獨白性敘述
第三節 第一人稱非虛構小說
第六章 客觀描述的主觀滲透
第一節 “場景”文體——“戲劇式”敘述
第二節 “全景”文體——“心理分析”小說
第三節 人稱與非人稱敘事的交織
附錄 魯迅研究的歷史批判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附錄一 魯迅研究所的歷史批判
附錄二 一個真正反現代性的現代性人物
三聯版跋 魯迅與“向下超越”

作者簡介

汪暉,1959年10月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吶喊><彷徨>研究》(1991)、《無地彷徨——“五四”及其回聲》(1994)、《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