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割台鬥爭

反割台鬥爭

反割台運動是近代中國一次愛國主義的壯舉。在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在日本侵占祖國寶島台灣的鬥爭中,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不分彼此,同呼吸,共命運,相互支持,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瑰麗詩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割台鬥爭
  • 性質:愛國主義的壯舉
  • 發生地點:近代中國
  • 發生背景甲午戰爭結束《馬關條約》的簽訂
國際形勢,清廷反應,台灣同胞,

國際形勢

按照1895年4月17日簽訂的《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遼東半島和台灣割讓日本。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利益。1895年4月23日,俄、法、德三國出面,要求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清政府認為有機可乘,也想把台灣要回來。5月2日,日本對俄、法、德三國讓步,放棄割讓遼東半島,但對清政府提出的退回台灣的要求則堅決拒絕。
5月8日,清政府全權大臣伍廷芳與日本全權代表伊藤東在山東煙臺如期完成換約,《馬關條約》正式生效。
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的訊息傳來,舉國上下,震驚譁然,群情激憤,一場全國範圍的反割台愛國主義救亡運動在神州大地迅速興起。

清廷反應

反割地鬥爭早在慈禧太后任命李鴻章為議和大臣之日起就開始了。太傅翁同龢、翰林院編修黃紹箕、翰林院侍讀學士文廷式、御史王運鵬等30餘人,紛紛上書慈禧太后,反對對日割地,但均未被慈禧採納。割台噩耗傳來,首先是在京台灣舉子和台籍官員,滿懷義憤,立即到都察院聯名上書,堅決反對割讓台灣,表示“全台赤子誓不與倭人俱生”,只要朝廷組織抗敵,台灣人民“必能捨生忘死,為國效命”。這血淚的控訴,悲憤的誓言,引起了正在北京應試的全國各省舉人的強烈共鳴,紛紛上書,要求廢除割台條約,一時間在都察院排隊上書的隊伍長達一里多。特別是廣東舉人康有為、梁啓超更是四處奔走,組織集會,動員各省舉人回響。康有為連夜趕寫出洋洋灑灑近二萬字的奏文,反對和約,反對割台,要求清政府“變法圖強”,參加連署簽名者達千餘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公車上書”。康有為將反對割台與國家“變法”結合起來,將反割台鬥爭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從4月17日簽署《馬關條約》,到5月8日煙臺換約,22天內先後有3000多名舉人上書38次,在中國近代愛國主義鬥爭史上濃墨重彩地寫下了光輝的一筆。

台灣同胞

在台北,割台的訊息傳來,“若午夜暴聞驚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風雲變色,若無天地”。在自己不能主宰的情況下,被腐敗的清政府出賣給日本,台灣人民的悲憤、無奈、絕望的心情,非外人所能體會。全台男女老少、市農工商、販夫走卒,鳴鑼罷市,湧入省府,憤怒抗議朝廷的割台行為,決心誓死保衛台灣。台灣著名詩人邱逢甲寫下血書“抗倭守土”,並帶頭聯名致電清廷,表示“桑梓之地,義與存忘”,願意與駐台守軍“誓死守御”。一年之後,即1896年,丘逢甲還寫詩回憶當時的情景與心情:“四萬萬人同聲哭,去年今日割台灣。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