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吟

典源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才思艷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兩手相拱)而八韻成。”

釋義

溫庭筠 才智過人,考試作賦,叉手構思,叉手八次就賦成八韻。後遂用“八叉手、手八叉、八叉、叉手吟、叉手速、叉手萬言”等形容才思敏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叉手吟
  • 典故:北夢瑣言
  • 形容:才思敏捷
  • 所訴人物:溫庭筠
示例
【八叉手】方回《八月二十四日賓暘華父同登秀亭》詩:“我有平生八叉手,興來舉酒尚洋洋。”
【手八叉】高啟《送賈二進士歸省》詩:“年少擅詞華,曾看手八叉。”趙翼《集益齋即事戲呈休寧座主》詩:“公於此已肱三折,我愧才非手八叉。”
【八叉】蒲松齡《擬上諭科場取通五經者表》:“十一藝刻燭而成,腕不停於五夜;第二場增題亦就,吟何遜於八叉。”
【叉手速】蘇軾《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次韻》:“文如翻水成,賦作叉手速。”
【叉手萬言】高啟《送張貢士祥會試京師》詩:“八場叉手萬言就,眾目一葉驚先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