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歸益元湯(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參歸益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回春》卷二。具有補氣,清熱,化濕之功效。主治注夏病,陰血虛,元氣不足者。症見夏初春末頭眩眼花、腿疫腳軟、五心煩熱,口苦舌乾、精神睏倦、無力好睡、飲食減少、胸膈不利、形如虛怯、脈數無力。

基本介紹

  • 名稱:參歸益元湯
  • 出處:《回春》卷二
  • 功用:補氣,清熱,化濕
  • 主治:注夏病,陰血虛,元氣不足者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運用,加減化裁,文獻摘要,

組成

人參(去蘆)五分,當歸,白芍,熟地黃,白茯苓(去皮),麥門冬(去心)各一錢,五味子十粒,陳皮,黃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七分,甘草一分。

用法用量

上銼一劑。加大棗一個,烏梅一個,炒米一撮,水煎服。

功用

補氣,清熱,化濕。

主治

注夏病,陰血虛,元氣不足者。

運用

診斷要點為夏初春末頭眩眼花、腿疫腳軟、五心煩熱,口苦舌乾、精神睏倦、無力好睡、飲食減少、胸膈不利、形如虛怯、脈數無力。
臨床常用於注夏病。

加減化裁

飽悶,加砂仁、白豆蔻;噁心,加烏梅、蓮肉、炒米;噦,加竹茹;煩躁,加辰砂、酸棗仁、竹茹;瀉,加炒白朮、山藥、砂仁、烏梅,去熟地、知母、黃柏;小水短赤,加木通、山梔;胃脘不開、不思飲食,加厚朴、白豆蔻、益智、砂仁、蓮肉,去熟地、黃柏、知母;腰痛,加杜仲、故紙、茴香;腿疫無力,加牛膝、杜仲;皮焦,加地骨皮;頭目眩暈,加川芎;虛汗,加黃芪、白朮、酸棗仁;夢遺,加牡蠣、辰砂、山藥、椿根皮;虛驚煩熱,加辰砂、酸棗仁、竹茹;口苦舌乾,加山梔、烏梅、乾葛。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東醫寶鑑》:“人有遇春末夏初,頭痛腳弱,食少體熱,世俗謂之注夏病,屬陰虛,元氣不足。宜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黃柏、白芍藥、麥門冬、五味子,有痰加天南星、半夏。宜服生脈散及參歸益元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