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使用“莽牛陣”的戰術,戰敗了敵人,收復30餘城,因其征西涼有功,被升為都指揮,鎮守其地。死後,皇帝傳旨予以厚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厲達
- 國籍:明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灌雲厲盪
簡介
厲達,男,漢族,生卒年不詳,灌雲厲盪人。明永樂年間征西涼,當地有童謠曰:“若有西涼破,須得厲達過。”朝廷遂以為將。據傳,厲達身材高大,力大無比,能勞能武,多智多勇。他提出使用“莽牛陣”的戰術,戰敗了敵人,收復30餘城,因其征西涼有功,被升為都指揮,鎮守其地。死後,皇帝傳旨予以厚葬。
淮安大河衛之所以稱“衛”,是明朝的軍事體制改革而產生的,它是兵隊編制和駐地混合名稱。
朱元璋由參加農民軍而成為軍事統帥,最後又依仗自己所掌握的軍事力量取得了天下。軍隊是朱明王朝的強大支柱,所以他十分重視軍隊的建設。洪武初年,於要害地區設衛所,全國共劃分為十七個衛,其防地包括幾個府至數十個縣,衛所駐地以某地即稱衛,如天津衛、威海衛、涼州衛、建州衛和防守皇家漕運以及淮河流域的淮安大河衛等。各衛駐軍由都指揮率領。全國各衛總兵額包括屯軍在內,共有270餘萬人。都指揮的權力很大,有的不僅指揮軍隊,還兼問政事,因此品階亦相當高,成為封疆大吏。都指揮的升降調遣,得由皇帝聖旨定奪。所以厲達病卒,明成祖聖旨“誥贈諭葬”。
上述志書為什麼破例記載著“若要西涼破,須得厲達過”這樣的一則童謠呢?其中有一個歷史故事。
元朝末期至正年間,古海州東邊白駒鎮的鹽場,出了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名叫張士誠。他是鹽販出身,與其弟張士德率領兩淮鹽區灶丁起義反元,起義很快席捲了沿海一帶地區。其時,大伊山有個武藝超群的鄉民,名叫厲亨,也投入了這個反元行列,成為張士誠部下一員饒將。到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張士誠在蘇州自稱為吳王,厲亨當上了將軍。至正二十七年秋,張士誠被朱元璋打敗,抓到應天,不肯投降,被朱元璋賜亂棍打死。而厲亨歸順了朱元璋,跟隨徐達北伐,但未受到重用,僅是校尉一職。
公元1368年正月,在北伐勝利進軍的凱歌聲中,朱元璋在應天正式登上皇帝的寶座,國號大明,建元洪武,以應天為南京。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皇帝封賞功臣,厲亨因原來官階低,只封中山衛千戶,後又晉升濟寧衛僉事。至洪武十四年調任涼州衛都指揮,擔任了西涼的戍邊將軍(見《嘉慶海州志》),但其時他已老矣,西涼少數民族經常發生叛亂。而率兵平亂時,他皆依仗其侄厲達,攻堅陷陣,討平西涼。故朝廷只知鎮守涼州的厲亨,卻不知這個無名英雄的小輩。可是厲達由於饒勇善戰,智勇雙全,威震西夏,家喻戶曉。至洪武十六年歷亨告老還鄉,以其長子厲楨承襲都指揮使,厲達卻榜上無名,竟無封誥。因此默默無聞地回鄉隱居。
俟明成祖登基後,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西涼瓦刺又發生叛亂,朝廷派兵屢征難平,所以流傳了“若要西涼破,須得厲達過”的童謠。為此朝廷派人到海州,“延訪得達,遂以為將”。厲達應詔後,即掛帥征西,因他對西涼民情了如指掌,輕車熟路,很快“收復三十餘城”,平服了西涼,鞏固了邊疆。明成祖大加旌獎,封以要職。鑒於厲達家鄉地處鹽池匯寶,為明王朝重要經濟來源,又是漕運交通要衢,故命厲達為淮安大河衛指揮,委之重任。厲達死後,明成祖隆恩優渥,他四個兒子“俱襲指揮使”,並敕賜聖旨碑,碑刻“捍禦疆敵,乾國良臣”,旌表其功績,“誥贈諭葬”。
史書記載,厲達墓在大伊山。筆者幼時,常在大伊山東麓“高家園林”遊玩,見園內有大墓,附近(即現部隊營房處)有一龍頭碑,歷史滄桑,久已墓平碑遺,不復存在。
事出偶然,就在余撰本文之前,無意中在灌雲縣博物館院內,忽然發現此碑,但僅剩碑首,其下半截,據說已被民間作建房之用。這塊碑很像當年我親目所見的那塊碑。
厲達墓《聖旨碑》,系大理石(礬石)刻成。碑額高0.8米,寬0.96米,厚0.3米。由此推測該碑身和碑座的跌龜應不低於2.8米高。額首精雕蟠龍,張牙舞爪,繞日盤旋;龍體健壯,鱗次櫛比,圖紋精美,歷歷映目;龍首口含圓球,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碑額正中,平板印堂,浮雕“聖旨”二字,可惜已被砸平,但字痕可察。此碑雕刻技藝,堪稱上乘之作,難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