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麝-3是一種生物物種,所屬科目是鹿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原麝-3
- 拉丁學名:北麝、香獐、獐子、香子
- 界:動物界
- 科:鹿科
- 屬:麝屬
- 種:原麝
基本信息,外貌特徵,繁殖性能,中心產區及分布,飼養方式,產區自然生態條件,生物學特性,
基本信息
原產地 | 敦化、伊春等地 | 省 | 吉林、黑龍江 | 國家 | 中國 |
來源地 | 中國黑龍江 | ||||
標記信息 | |||||
資源分類編碼 | 13131111131 | ||||
資源類型 | 地方 | ||||
功能特性 | 耐粗飼;優質;抗逆;耐高寒 | ||||
主要用途 | 肉;藥用;保健;研究教學;觀賞 | ||||
氣候帶 | 寒溫帶 | ||||
基本特徵特性描述信息 | |||||
生活習性 | 圈養 | 繁殖周期 | 年產1胎 | ||
性成熟期 | 1.5歲 | 生命周期 | 10年 | ||
形態特徵 | 原麝是一種小型的偶蹄類動物,成年原麝體重大於13千克,體長大於95厘米,尾長僅有3-5厘米,肩高50-60厘米。頭上沒有角,也沒有上門齒,下犬齒呈門狀,並與6枚門齒連成鏟狀,雄獸有一對獠牙狀的上犬齒,一般為5-6厘米,露出唇外。身體的毛色為黑褐色,背部隱約有六行肉桂黃色的斑點,頸部兩側至腋部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或淺棕色縱紋,從喉部一直延伸到腋下。腹部毛色較淺。毛粗而髓腔大,毛被厚密,但較易脫落。頭和面部較狹長,吻部裸露,與面部都呈棕灰色。耳長,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四肢很細,後肢特別長,站立時臀高於肩,蹄子窄而尖,懸蹄發達,非常適合疾跑。原麝是一種小型的偶蹄類動物,成年原麝體重大於13千克,體長大於95厘米,尾長僅有3-5厘米,肩高50-60厘米。頭上沒有角,也沒有上門齒,下犬齒呈門狀,並與6枚門齒連成鏟狀,雄獸有一對獠牙狀的上犬齒,一般為5-6厘米,露出唇外。身體的毛色為黑褐色,背部隱約有六行肉桂黃色的斑點,頸部兩側至腋部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或淺棕色縱紋,從喉部一直延伸到腋下。腹部毛色較淺。毛粗而髓腔大,毛被厚密,但較易脫落。頭和面部較狹長,吻部裸露,與面部都呈棕灰色。耳長,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四肢很細,後肢特別長,站立時臀高於肩,蹄子窄而尖,懸蹄發達,非常適合疾跑。 | ||||
具體用途 | 麝香;麝肉茸用;肉用 | ||||
海拔 | 300 | 經度 | 12651-16374 | 緯度 | 3812-4387 |
年平均溫度 | 3-5 | 年平均降水量 | 650 | ||
極端均高溫 | 23 | 極端均低溫 | -13 | ||
年平均濕度 | 56 |
原麝
外貌特徵
原麝是一種小型的偶蹄類動物,成年原麝體重8-13千克左右,體長80-95厘米左右,尾長僅有3-5左右厘米,肩高50-60厘米左右。頭上沒有角,也沒有上門齒,下犬齒呈門狀,並與6枚門齒連成鏟狀,雄獸有一對獠牙狀的上犬齒,一般為5-6厘米,露出唇外。身體的毛色為黑褐色,背部隱約有六行肉桂黃色的斑點,頸部兩側至腋部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或淺棕色縱紋,從喉部一直延伸到腋下。腹部毛色較淺。毛粗而髓腔大,毛被厚密,但較易脫落。頭和面部較狹長,吻部裸露,與面部都呈棕灰色。耳長,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四肢很細,後肢特別長,站立時臀高於肩,蹄子窄而尖,懸蹄發達,非常適合疾跑。
繁殖性能
性成熟期約1.5歲,雌獸的懷孕期為175-189天,幼仔在5-7月出生,胎生1-2仔,生命周期為10年。
中心產區及分布
我國原麝有安徽和東北兩個亞種。東北原麝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一帶。安徽原麝主要分布在大別山區。
飼養方式
圈養為主要飼養方式,就是把所有的鹿按照年齡、性別分成不同的群,分別養在有一定面積的圈舍內。
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原麝產區地處寒溫帶,海拔在300米,經度126°51′-163°74′,緯度38°12′-43°87′ ,年平均溫度為3℃-5℃,年平均降水量650mm,年最高溫度為23℃,年最低溫度為-13℃,年平均濕度為56%。
生物學特性
東北原麝棲息於北方大面積的針闊混交林內,食地衣、苔醉、雜草及樹木的嫩枝葉等。安徽原麝棲息于海拔1 500 米以下的針闊葉混交林中,其活動區域隨季節的交替也有所變遷。春季在低山陽坡灌叢中,夏在高山石崖邊,冬在陽坡溫暖處或樹林中。初生仔麝全身被覆有棕黃色斑紋,隨年齡的增長和被毛的脫換而呈現橘黃色斑點。其他均與林麝相似。原麝所食的植物種類十分廣泛,包括低等的地衣、苔蘚和數百種高等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冬季食物較少時還啃食樹皮。
外貌特徵 | 原麝是一種小型的偶蹄類動物,成年原麝體重8-13千克左右,體長80-95厘米左右,尾長僅有3-5左右厘米,肩高50-60厘米左右。頭上沒有角,也沒有上門齒,下犬齒呈門狀,並與6枚門齒連成鏟狀,雄獸有一對獠牙狀的上犬齒,一般為5-6厘米,露出唇外。身體的毛色為黑褐色,背部隱約有六行肉桂黃色的斑點,頸部兩側至腋部有兩條明顯的白色或淺棕色縱紋,從喉部一直延伸到腋下。腹部毛色較淺。毛粗而髓腔大,毛被厚密,但較易脫落。頭和面部較狹長,吻部裸露,與面部都呈棕灰色。耳長,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四肢很細,後肢特別長,站立時臀高於肩,蹄子窄而尖,懸蹄發達,非常適合疾跑。 |
繁殖性能 | 性成熟期約1.5歲,雌獸的懷孕期為175-189天,幼仔在5-7月出生,胎生1-2仔,生命周期為10年。 |
中心產區及分布 | 我國原麝有安徽和東北兩個亞種。東北原麝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一帶。安徽原麝主要分布在大別山區。 |
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 原麝產區地處寒溫帶,海拔在300米,經度126°51′-163°74′,緯度38°12′-43°87′,年平均溫度為3℃-5℃,年平均降水量650mm,年最高溫度為23℃,年最低溫度為-13℃,年平均濕度為56%。 |
生物學特性 | 東北原麝棲息於北方大面積的針闊混交林內,食地衣、苔醉、雜草及樹木的嫩枝葉等。安徽原麝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針闊葉混交林中,其活動區域隨季節的交替也有所變遷。春季在低山陽坡灌叢中,夏在高山石崖邊,冬在陽坡溫暖處或樹林中。初生仔麝全身被覆有棕黃色斑紋,隨年齡的增長和被毛的脫換而呈現橘黃色斑點。其他均與林麝相似。原麝所食的植物種類十分廣泛,包括低等的地衣、苔蘚和數百種高等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冬季食物較少時還啃食樹皮。 原麝的性情孤獨,膽怯而機警,常年生活在山地的闊葉林、灌木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針葉林中,有時隨季節的不同作垂性的遷移。 |
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 原麝所分泌的麝香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和高級香料,具有十分高的經濟價值。加之原麝的行動規律固定,近年來遭到過度捕獵,數量急劇減少,急待加強保護。 |
生產性能 | 原麝主要生產麝香,麝香香氣醇濃,經久不散,是配製高級香水、香精的定香劑,又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用來配製多種甦醒和強心等急救藥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原麝還可以肉用,其肉質細嫩,味美,位於樟、鹿、兔等名貴野味中列居首位。麝皮可製革,毛可作為填充物。 |
遺傳指標 | 2004年對原麝的分子遺傳多樣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
飼養方式 | 圈養為主要飼養方式,就是把所有的鹿按照年齡、性別分成不同的群,分別養在有一定面積的圈舍內。 |
生理生化指標 | 進行過細胞遺傳學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