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礦剝采比(striping to crude ore ratio)是指露天開採境界內實際采出的礦石量(包括損失的礦石)與采出礦石量(包括混入的廢石)之比。計算單位為m/mt/t或m/t,生產統計中常用原礦剝采比。露天採礦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礦石損失與貧化,原有的工業儲量和采出的原礦量之間有一定差值,其大小受回收率和貧化率影響,這種關係反映到剝采比中有儲量剝采比和原礦剝采比之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礦剝采比
- 外文名:striping to crude ore ratio
- 學科:煤炭工程
- 領域:能源
- 單位:m/mt/t或m/t
- 套用:生產統計
簡介,原礦,關於經濟合理剝采比的概念問題,總結,
簡介
原礦剝采比(striping to crude ore ratio)是指露天開採境界內實際采出的礦石量(包括損失的礦石)與采出礦石量(包括混入的廢石)之比。計算單位為m/mt/t或m/t,生產統計中常用原礦剝采比。露天採礦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礦石損失與貧化,原有的工業儲量和采出的原礦量之間有一定差值,其大小受回收率和貧化率影響,這種關係反映到剝采比中有儲量剝采比和原礦剝采比之分。
原礦
原礦是指各采場的采出礦石,經過運輸和配礦。送到加工廠的礦石。選礦的工藝方法和藥劑配方與原礦品位有關。為了提高有用成分回收率,選礦要求原礦品位和其他有關成分含量穩定在一定數值範圍內。
關於經濟合理剝采比的概念問題
經濟合理剝采比是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 採用某種經濟指標, 求出在經濟上允許的最大剝采比。它是有條件的最大值, 不是從各種經濟指標中求出的絕對最大值它僅具有經濟含義,不具有境界大小的幾何含義。在國外有些文獻中,把它稱為極限剝采比,或剝漓限界剝采比、邊界剝采比等都是不確切的。同時,也不能同意把按某一經濟指標, 如盈利指標相等,求出的具有經濟含義的剝采比稱為境界剝采比或最終境界剝采比。境界剝采比是有其固定的定義的,其道可能等於、大於或小於經濟合理剝采比。例如,礦體最終境界剝采比等於經濟合理剝采比,可能意味著整個礦床全部適用露天開採礦體中境界剝采比大於經濟合理剝采比,將意味看這一部分礦量不宜進行露天開採,兩者在概念上是不同的,不應混為一談。
總結
原礦成本比較法確定經濟合理剝采比,是在露采與地采的礦損與貧化相同,或相近條件下求出的經濟合理剝采比。這是它的計算前提與計算基礎,同時也是它的適用條件。即任何計算方法的計算前提與它的適用條件要統一計算經濟合理剝采比的通式是不存在的。廣義的成本比較法,可能比較的是單位采出原礦、單位采出貯量、單位金屬產品成本如精礦成本,但必須是相同數量的產品成本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