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葫蘆絲就是一個純天然葫蘆中間插上三根竹子,沒有拆卸,直接用環保乳膠粘合成並用泡沫塞子控制附管的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生態葫蘆絲
- 外文名:YGZ HULUSI
- 製作過程:製作過程全部手工完成
- 別稱:葫蘆簫
- 特點:發音靈敏,演奏不費力 純真韻味
定義,特點,構造,來源,
定義
原生態葫蘆絲最早在傣族的民間曾廣為推崇,如:著名葫蘆絲演奏家-哏德全老師製作的葫蘆絲;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以及現代美學工藝的發展,很多雷射雕刻技術及鏤空雕刻等漸漸的風靡市場,對於傳承和發揚民間原生態葫蘆絲也顯得尤為重要了。
特點
1. 原生態型、古樸型葫蘆絲,純手工製作的樂器,注重環保的理念。
2. 低音厚實耐聽、中音區和諧飽滿、高音區易吹響,4音與主管音區非常和諧。
3. 既是一件專業的演奏樂器也是一款不俗的家居裝飾品,值得收藏。
4. 適合專業演出、錄音及發燒友的收藏。
5.原生態葫蘆絲製作精細,結實耐吹。
6.外表傳統、璞實、符合原生態的純天然理念。
7.葫蘆外表採用德國雙重環保技術,可稀釋北方PM2.5細微顆粒物,葫蘆絲的表面及竹管
部分採用先進的技術工藝,能完美抵抗霧霾顆粒,無須擔心霧霾影響。
8.竹管與主管採用牛筋線捆綁,美觀耐用。
9簧片—純手工打磨,費時高、韌性好、耐壓度高、不易壞。
10.原汁原味,無毒無害,濃厚的純傣味,突顯輕飄絲柔,音分平穩且有極強的穿透力,純手工
刮片,反覆調校,音質純淨圓潤,音色統一。
11.葫蘆底部的密封處採用工業蠟封的方式,並在竹管與葫蘆的結合部位選用特殊工藝
進行再次技術處理,確保密封嚴實。
12.葫蘆表面採取傳統的手工烙畫工藝,造型美觀、古樸,符合“返璞歸真”的理念。
13.原生態葫蘆絲並沒有根據市場定向而走,沒有採用銅環的關閉方法(易造成手指劃傷),而採用泡沫
塞子的方式進行管控附管的發音。
14.每支出廠的葫蘆絲樂器都經過幾十次的反覆試驗及耐壓指數測試,都凝聚著一批藝術家的心血。
15.成功克服了南北方氣候溫差大的地域特點,使原生態葫蘆絲成功入駐北方地區。
16.原生態葫蘆絲採用縮孔距製作方法,小把位,大大解決了大葫蘆絲因手臂和手指按不過音孔
來而影響正常演奏的問題,它的孔距和大調F調葫蘆絲及相對應的大調葫蘆絲差不多,只要你能演奏F調
葫蘆絲,就能演奏原生態型低音葫蘆絲。(縮孔距,小把位,解決因孔距大手臂彆扭,手指按不嚴音孔的
問題)。
構造
葫蘆絲,又稱“”,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樂器,主要流傳於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主要功能是男青年向女青年傳情達意,傾吐愛慕之情;它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特點,它用循環換氣法能持續發出五度音程,音色優美、柔和、圓潤、婉轉,惟妙惟肖。
葫蘆絲,傣語叫 “篳郎叨”,“篳”為傣語吹管樂器的泛稱、“郎”為直吹之意,“叨”即葫蘆,當地漢語又稱為葫蘆簫。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箱,葫蘆低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面開著七個音孔,把它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鳴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發“3”音,右邊附管不發音(或發低音6音)。
這種樂器以葫蘆做為音箱 ,葫蘆咀做吹口,常見者以各自裝有一片舌簧的3根長短不一的竹管,並排插入葫蘆底部。通體長約 30厘米。亦有單管,雙管或四管者。無論竹管多少,多以中間一根為主管,其餘為副管。主管上開 7個音孔,前六後一,傳統的葫蘆絲副管上方不開孔,只在管身底部開通,用塞子堵住,塞子與管身之間有線連線,需要時則用小指將其打開。改良的葫蘆絲則沒有使用傳統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樣在管身上方開一音孔。這樣更方便於在演奏時對副管音的反覆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靈活。吹奏時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時開啟,吹奏時數管齊鳴,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僅以和諧持續的單音相襯托,通常是一管發a音,一管發e音,產生和聲效果,給人以含蓄、朦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蘆絲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語稱“拍勒翁”,用葫蘆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長 6厘米 ,主管長50厘米 ,副管分別長 33和 17厘米 ,在兩支副管*近主管的一側,分別留有一條竹片,用細竹枝與主管綑紮在一起。
在西盟佤族,稱葫蘆絲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蘆底部,用蠟封固,上端和竹製吹管僅長 兩厘米。尤為獨特的是:主管除開有 7個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還開有兩個氣孔。主管演奏旋律,兩根副管發出純五度音程的持續音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續音或需要單持續音時,還可將副管堵住。
特色:原生態葫蘆絲常用於吹奏山歌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的樂曲或舞曲,曲調中一般長音較多,合音豐富,樂聲柔美和諧,能較好抒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蘆簫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為普及,是娛樂時助興的樂器,每個村寨都有很多制簫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傳情達意或人們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間勞動,也經常吹響葫蘆簫,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來源
關於葫蘆絲吉祥發源地和有關葫蘆絲的起源傳說故事被廣泛認為是在葫蘆絲之鄉—¬——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勐養,而且早在先秦時代那裡就有很多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了。
葫蘆絲的歷史非常久遠,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勐養江畔,一次山洪暴發,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抱起一個大葫蘆,闖過驚濤駭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佛祖被他忠貞不渝的愛情所感動,把竹管插入金葫蘆,送給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蘆,立刻吹出了美妙的樂聲。頓時,風平浪靜,鮮花盛開,孔雀開屏,祝福這對情侶吉祥幸福,從此,葫蘆絲就在梁河縣勐養傣族人家傳承下來,梁河的德昂族、景頗族、阿昌族也前來取經,相繼擴大到了整個德宏和其他民族地區,並得到了世代相傳。
二
另外有個傣族的傳說是上古時代有一頭凶獸,經常下山來吃人和牲畜。此時有一位大英雄叫做阿泰,他歷經千辛萬苦,到了女媧娘娘的宮殿,女媧娘娘被阿泰的誠心感動,賜予他一隻葫蘆,可以收取妖魔鬼怪。阿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等凶獸出現之時,用葫蘆將凶獸收取。但凶獸依然在葫蘆里亂撞,於是阿泰將一根竹子插在了葫蘆的底部,凶獸終於在裡面安靜了下來,再也沒有出來作怪。後來為了紀念阿泰的事跡,大家仿照這葫蘆和竹子模樣作出了葫蘆絲,作為樂器就流傳了下來。
調性:
葫蘆絲,屬簧管耦合振動類樂器,共有高、中、低音 3種類型,常用有D/E/F/G/A/B/等調。各民族之間風土人情、地域環境的不同使得葫蘆絲這種樂器在構造上也不盡相同。
由於傳統葫蘆絲在製作上有七個發音孔(主管),一個發音孔一個音(不能象竹笛那樣通過氣息的變化在一個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來),加上一個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個音來。所以一般傳統葫蘆絲通過移動宮音位置,改變原有的指法,理論上應該可以吹出五到六個調來,但由於受音域和音階排列的限制,傳統葫蘆絲只能轉四個調,而且常用的調只有兩個,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調(筒音作5)最為常用。以C調葫蘆絲為例,除可以吹出本調(第三孔作1)還可以吹出 G調(筒音作“1”),它是民族調式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六聲調式,在吹奏樂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樂曲都能演奏,要根據樂曲的音域情況適當的來選擇,最佳調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樂曲需要轉調可通過更換葫蘆絲來解決,一般常用葫蘆絲有降B、C、D、F調等。
葫蘆絲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樣能達到三個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內,最多不超過11度,為民族調式音階。其音色輕柔細膩,圓潤質樸,柔美迷人,極富表現力,深受人民的喜愛。無論民樂,還是專業舞台都能聽到它演奏的優美動聽的聲音。
葫蘆絲常用於吹奏山歌、小調等民間曲調,最適於演奏旋律流暢抒情的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情深意長》等成為其代表性的經典曲目。葫蘆絲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為普及,是娛樂時助興的樂器,在節日裡,不論是在江中划龍舟或是在江邊放 “高升”,還是在廣場上“趕擺”或是在竹樓里飲酒歡宴,都可以聽到其動聽的聲音。青年男女傳情達意或人們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間勞動,也經常吹響葫蘆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