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螢光分析法

原子螢光分析法又稱為原子螢光光譜法,英文為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ry(AFS)。是根據測量待測元素的原子蒸氣在一定波長的輻射能激發下發射的螢光強度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子螢光分析法
  • 外文名:atomicfluorescencespectrometry
  • 別稱:原子螢光光譜法
  • 測定:螢光強度
原理,優點,用途,

原理

原子螢光的波長在紫外、可見光區。氣態自由原子吸收特徵波長的輻射後,原子的外層電子基態低能態躍遷到高能態,約經10-8秒,又躍遷至基態或低能態,同時發射出螢光。若原子螢光的波長與吸收線波長相同,稱為共振螢光;若不同,則稱為非共振螢光。共振螢光強度大,分析中套用最多。在一定條件下,共振螢光強度與樣品中某元素濃度成正比。
原子螢光分析法

優點

1.高靈敏度、低檢出限
特別對Cd、Zn等元素有相當低的檢出限,Cd可達0.001ng.cm-3、Zn為0.04ng.cm-3。由於原子螢光的輻射強度與激發光源成比例,採用新的高強度光源可進一步降低其檢出限。
2.譜線簡單、干擾少。
3.分析校準曲線線性範圍寬,可達3-5個數量級。
4.多元素同時測定。

用途

主要用於金屬元素的測定,在環境科學、高純物質、礦物、水質監控、生物製品和醫學分析等方面有廣泛的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