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是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祖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子核
- 作者:於祖榮
- 出版時間:1986年4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統一書號:130313138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目錄
- 第一章 放射性和原子核
- 第二章 核力和核結構
- 第三章 原子核衰變
- 第四章 原子核反應
- 第五章 向深度和廣度進軍
《原子核》是198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祖榮。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簡稱“核”,位於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質子和中子兩種微粒構成。質子又是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原子核極小,它的直徑在10-15m~10-14m...
原子核中的結團結構是一種來源於宇宙大爆炸的不均勻性所產生的結構,產生因素是原子核系統的飽和性。結團現象 原子核是一個有限的量子多體系統,它由質子和中子兩種核子組成,核子間通過核力發生相互作用。基態的原子核具有殼結構,核子在類似原子系統的平均場中獨立運動。殼結構、單粒子激發和集體運動是原子核系統中...
原子核構造 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構成。所謂原子,就是原子核內的質子數。質子數和原子序相同,所以原子核的質量等於質子數加上中子數,因此稱為質量數。而原子核的質量幾乎等於原子的總質量
核模型,即對核子在原子核內的運動提出的解釋和構想。由於核力及核多體問題的複雜性,對原子核的結構還不能做到完全的、精確的理論描述,因而只能根據相當數量的實驗事實,歸納出幾條解釋某些核現象的局部規律。原子核模型 原子核模型(nuclearmodels)在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建立的描述核結構的模型。由於至今對於核力還不能...
英文名稱:nuclear physics,屬於物理學分支。研究原子核的結構和變化規律,獲得射線束並將其用於探測、分析的技術,以及研究同核能、核技術套用有關的物理問題。簡稱核物理。如果說光的色散性揭示了引斥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的原因,那么光的疊加干涉也就是所謂的量子糾纏就揭示了電荷的引斥力和原子核力的產生原因。起源...
原子結構示意圖是表示原子核電荷數和電子層排布的圖示形式。小圈和圈內的數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的電子數。原理簡介 如圖1是一些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1,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列的,從裡到外1,2,3,4,5,6,7。2,第一層最多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8個電子,當電子...
原子結構(也可稱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為例, 其直徑約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徑記錄,在以毫米(mm)為單位的情況下,直徑為1.4X10^-7mm,是由位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電子組成的,這些電子繞著原子核的中心運動,就像太陽系的行星繞著...
核子彈(英文:Atomic Bomb),是利用鈾235或鈽239等重原子核裂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亦稱裂變彈。核子彈的威力通常為幾百至幾萬噸級梯恩梯當量,有巨大的殺傷破壞力。它可由不同的運載工具攜載而成為核飛彈、核航彈、核地雷或核炮彈等。核子彈是作為核武器之一,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
核能(nuclear energy)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現,這離不開早期西方科學家的探索發現,他們為核能的發現和套用奠定了基礎。可一直追溯到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電子開始,人類逐漸揭開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紗。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X射線。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1898年居里夫人與居里先生...
氦原子核是某些放射性物質衰變時放射出來的粒子,由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構成(氦-4),也叫做α粒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質量為氫原子的4倍,速度每秒可達兩萬公里。穿透力不大,但能傷害動物的皮膚。氦原子 氦,原子序數2,原子量4.002602,為稀有氣體的一種。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太陽”。1868年有人...
原子核裂變是指一個重原子核分裂成為兩個質量為同一量級的碎塊,並釋放出能量的現象。原子核裂變具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重原子核、自發地裂變,並釋放出能量。另一種是在中子的作用下而引發的核裂變,這種原子核裂變方式,是人類迄今為止大量釋放原子能的主要方式。①是重原子核裂變所釋放的能量。利用中子激發所引起...
核子彈(Atom bomb)是利用鈾或鈽等容易裂變的重原子核在裂變瞬間釋放巨大能量的原理而發生爆炸的。核子彈由引爆控制系統,高能炸藥,反射層,含有核裝料的核部件,中子源及彈殼所組成。結構簡介 核子彈(Atom bomb)是一種利用核原理製成的核武器。由美國最先研製成功。具有非常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在爆炸的同時...
原子核作為一個整體所具有的靜態性質。原子核是由Z個質子和N箇中子所組成的(Z和N分別為正整數),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為核子數 A。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則不帶電,所以原子核帶有正電荷Ze(e為元電荷)。質子和中子都具有一定的質量,故原子核有一定的質量;當忽略核外電子的結合能時,原子核的質量是...
核物理學又稱原子核物理學,是20世紀新建立的一個物理學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結構和變化規律;射線束的產生、探測和分析技術;以及同核能、核技術套用有關的物理問題。它是一門既有深刻理論意義,又有重大實踐意義的學科。發展歷程 發展初期 1896年,貝可勒爾發現天然放射性,這是人們第一次觀察到的核變化。通常就...
核子是質子、反質子、中子與反中子的總稱,是組成原子核的粒子。它由夸克和膠子組成,屬於重子。原子核是由一個或多個核子密集組成,這些核子又分為質子(紅色)及中子(藍色)兩種。概述圖所示的質子和中子像粘在一起的小球體,但根據現代核物理學,實際的原子核卻非如此。要準確描述真實的原子核,必需要用到量子...
核子物理,又稱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內部結構及原子核套用的學科。核子物理,套用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如核武器、核電等。所謂核子是指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質子和中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中子的質量比質子稍大。但是他們並不是兩種不同的粒子,只是同種粒子的兩種不同狀態,統稱為核子。他們的不同是...
核結構即原子核的結構。原子核的結構有些類似於原子,當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或中子數分別(或同時)等於2、8、20、28、50、82等幻數時,這些原子核就特別穩定,這一點很像惰性氣體的原子,因此原子核也有殼層結構。自1932年以來,人們提出各種核的結構模型,對核子的運動作近似的唯象的描述,但某個模型往往只能反映某...
核輻射,或通常稱之為放射線,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這是億萬年來存在的客觀事實,是正常現象。核輻射是原子核從一種結構或一種能量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結構或另一種能量狀態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微觀粒子流。核輻射可以使物質引起電離或激發,故稱為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又分直接致電離輻射和間接致電離輻射。直接致電離...
核穩定性是指原子核具有的阻礙自發衰變及裂變的能力。在天然及人工合成的2000多種核素中,只有近300種是穩定的,大部分是不穩定的。原子核的穩定性與原子核內的核子數A有關。A太大的核不穩定。現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最重的核素是鈾 235、鈾238和少量的鈽244,而它們都是不穩定的。簡介 原子核具有的阻礙自發衰變...
核模型,即對核子在原子核內的運動提出的解釋和構想。由於核力及核多體問題的複雜性,對原子核的結構還不能做到完全的、精確的理論描述,因而只能根據相當數量的實驗事實,歸納出幾條解釋某些核現象的局部規律。現有核模型主要包括費米氣體模型、殼模型、集體模型、液滴模型以及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等。簡介 核殼層模型...
核半徑(nuclear radius)原子核一般為球形或接近球形,其大小通常用核半徑R表示。及與核的質量數A的立方根成正比,R=r₀×A,r₀=(1.1~1.3)×10m。簡介 在描述一個巨觀球體的時候,經常採用半徑來表示它的大小。在原子核物理中也是用“核半徑”來表示原子核的大小的。但是應當注意,由於原子核很小,仍...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中子和質子的組成比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才能保持核子的相對穩定,才不具有放射性。 如果認為原子是由質子和核外電子組成,核內不存在中子,核內的中子由質子和核內電子組成。則核內質子數即為核子數,核內電子數即為中子數。簡介 核內的所有電子不屬於某些核子獨有,核內電子好像核外...
氚核(triton)是由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組成的原子核。氫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核。結合能是8.481,821兆電子伏。它是β放射性的核素,半衰期為3.87×10⁸秒。氚核與其他核素,如氘核發生反應發射中子的閾能低,截面大,產生的中子能量高。因此,可用作中子源的材料或核聚變的燃料。自然界中存在極微,從核反應中製得...
原子核的能級是指原子核-內部結構模型表原子核所處的各種能量狀態。反映了原子核所處的各種能量狀態,反映了核子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原子核多體系統的運動規律。定義 核能級的性質取決於核子間的相互作用,有強相互作用(核力)及電磁相互作用。由於核力和電磁力都具有轉動不變性和空間反演不變性,因此角動量I和宇稱π都...
鈾核是指鈾的原子核,鈾元素有三種同位素(所謂同位素是指它們的原子核內含的質子數目相同,但含的中子數目不相同的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上放在同一個位置上),即鈾-234、鈾-235和鈾-238。其中的鈾-234和鈾-238不會發生核裂變,只有鈾-235這種同位素原子能夠發生核裂變,或者說,做核燃料的實際上是鈾-235。但...
暈核,具有暈結構的原子核。解釋 所謂暈結構,就是一個原子核的最後一個或兩個,甚至幾個中子或者質子填充在s,p軌道或可能的d軌道,結合能較低(有的非常低)、空間分布較遠離核心,使得整個原子核的半徑系統給出的A1/3規律大許多。歷史 1985年日本核物理學家谷畑勇夫利用高能重離子彈核的碎裂反應產生了11Li...
氘核(deuteron)是由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組成的原子核。氫的一種同位素原子核。結合能是2.20兆電子伏。氘核與其他核素,如氚核發生反應發射中子的閾能低,截面大,產生的中子能量高。因此,可用作中子源的材料或核聚變的燃料。大自然的含量約為一般氫的7000分之一,從核反應中製得,主要用於熱核反應。氘核的組成 ...
一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高速運動的電子所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氕除外,其原子核只有質子,沒有中子)組成的(不是分兩層)每一個質子帶一個單位正電荷,中子不顯電性,有多少個質子就帶多少單位正電荷,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就叫核電荷序數。基本概念 簡介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