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塊

原塊

原塊是生命和人命的基礎(參見雙命)。沒有原塊,第一不產生生命,第二不繁衍生命。自然界的所有物事都稱為“原塊”,這是為了心理分析方便才劃分的稱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塊
  • 外文名:Yuankuai
  • 意義:生命和人命的基礎
  • 作用:繁衍生命
原塊的概念,分類,刺激,刺激是生命之源,刺激的分類,刺激的產生,刺激的來源,刺激的作用,生物對原塊的依賴性,原塊對生命的進化的作用,

原塊的概念

無論是感覺得到的、還是感覺不到的,是現實的、還是虛渺的,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統統稱為原塊,就是上面所說的物事。如宇宙的無限大,原子的無限可分,樹和鳥,思維和人類社會等等全是原塊。
原塊通過“刺激”來激活生物,原塊的所有特徵,都可以形成對生物體的刺激。
另外,對於未加工的石頭、木料、礦物(塊狀)等也稱作原塊。如無水氧化鎂原塊。
如右圖,碳化矽原塊:

分類

按自然屬性原塊可分為可感物、微量物、結構物和推想物。可感物是自然界一切能被人直接認識的東西,如水等。微量物是人類看不到但是藉助人們發明的各種儀器能夠認識的物質,如H2O等。結構物是指物質的特性,比喻H(氫)中積聚的能量。推想物是各種人類現在還不能理解但有可能存在的東西,如氫中的電子的分割物。
以機體作參照物,可分為內原塊和外原塊,體內來的原塊的刺激所引發而產生的人命或生命過程的變化叫做內原塊,相反叫外原塊。比如肚痛是內原塊。

刺激

刺激是生命之源

刺激是生命之源。原塊對生命和原命所產生的一切都是一種刺激。從原塊的屬性到被生物感知的過程叫“刺激”。這種刺激直接導致了生命的產生,也導致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只不過是對刺激的一種記錄和釋放。長期寒冷,造就白皮白毛等,長期炎熱造就黑皮黑毛等,動物通過基因記下這種氣候刺激來的特徵,這一切全是為了使動物更好地適應環境的結果。原塊的特性造就出生命或被生物體所接受和利用的過程就叫刺激。比喻種子發芽的自然特徵就是一種刺激,吃飯後人體對飢餓的消失也是一種刺激,食物中的賴氨酸在人體內被吸收後製造組織器官或細胞的過程就是一種刺激。
刺激是生存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

刺激的分類

刺激分兩種:硬刺激和軟刺激。硬刺激是生物體通過自己的感官直接可以感知的刺激。軟刺激是生物體不能感知,但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的一種刺激,如X射線。

刺激的產生

首先來看看人命過程中,人的思維怎么由刺激產生:一個人對一個事物進行思考,首先是因為他感覺到了這個事物的某方面特徵,既一個原塊刺激人體感官產生感塊,感塊刺激生物鐘產生憶塊,同時,與這一事物有關的規則也調動起來,在這些規則下,大腦依次組合,產生了思維。上班時,領導交給你一個任務(刺激),限你必須今天完成(總規則),於是你就採取很多步驟和措施(規則一、二、三等),終於完成了該項工作(有很多行為和語言的參與)。
再來看看生命過程,沒有飢餓的陣痛(刺激),機體就不知道餓,是大腦中葡萄糖含量感受器感受到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才會使你產生食慾。生物鐘的解碼也是一樣的,首先它來自人體的性成熟,然後你去愛上一個人,然後作愛,然後才會出現關鍵的一著:精細胞和卵細胞結合,生物鐘的解碼才真正開始,沒有以前的接觸,就沒有現在的受精卵細胞,這一過程雖然很長,但是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整體,它們是相關連的,一旦生物鐘開始解碼,一切都不是人為的了,一個新的個體就會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逆轉地誕生。

刺激的來源

動物的一切都來自於刺激,雖然可以儘量控制刺激,但是機體不可少了刺激,科學家們實驗過,將一個人封閉在一個完全隔音的房子裡,超過七天,這個人就會承受不了,這種承受不了,是因為耳朵內部的原因,是聲音感受器官得不到刺激,所以帶來病變,事實上,後天的聾子,雖然他今生今世都沒了聽覺,但他不會因此產生任何反應。造成上述兩者差異的原因是心理上的。

刺激的作用

溫度,對動植物來說,在生命過程中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刺激源。反過來說,生物體內一定有一種溫度適應一種蛋白存在的說法。低溫時,一切生命活性物質都會降低其功能,適當高溫時,一切生命的運動形式都會加強,一切生命都處於一定溫度域才能生存,否則就會使生命抑制或死亡。溫度對種子等等發芽的控制,首先是激活了種子膜外的某個部位的某種“感溫物質”,它再產生一種信使,從而激活了位於染色體上面的端點(兩條染色體相交的點),於是開始發芽生長,在一般情況下,比喻鳥類等的遷徏,是體內感應了處界環境的變遷,這種感應變為刺激物,引起端點對DNA某些片段的分解,分解導致“遷徙素”的產生,遷徙素刺激大腦的思維中樞(在動物叫行為中樞),產生前夕行為。當到達某一特定時間或地域,又由於外界環境的刺激,於是關閒這一膜蛋白的功能,所以遷徙行為得以終止。在這裡外界環境可以是溫度、食物、也可能是其他,種群不同,刺激源就不同。比如北美旅鼠,就是食物原因導致每年一個周期的跳海自殺,比如蛇,就是溫度導致冬眠。比如人類的強姦,就是性刺激累計過多,導致一種愚蠢的排泄。總之,刺激才是導致動物行為產生的原因。在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豬冷肚皮、狗冷嘴”的說法,意思是豬最冷的地方是肚皮,狗是嘴。就人類來說,最怕冷的是腳,只要你將腳保持暖和,你的一身就不會感覺到冷了,反之,你就是穿再多的衣服,如果腳沒暖和,全身照樣會冷。
談到刺激,也許會出現一種笑話:現在某人受到的某一刺激可能與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生活時所受的某個刺激相同,可能和他產生了同一的思維,這就印證了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自於人類的童年和種族的早期,不過他說的是夢,本文說的是思維。人類的很多思維都是一種時間上的連貫,一個民族尤其是這樣,中國人可能牢固地抱著孔子的儒家思想不放,歐美人一直信仰上帝的存在,大部分言行出自《聖經》。在歷史上,一個民族思維的變遷,是這個國家變化的基礎,約五千年前,中國逐步統一,形成了靠種養殖為主的穩定的生活來源,於是產生了陰陽、五行等思想,約兩千年前,中國逐步分裂,產生了以仁義道德為主的孔孟儒家思想,以崇尚自然、清淨無為為主的老子莊子的道家思想,以主張法治、反對禮制為主的韓非、申不害的法家思想,約三十年前由鄧小平創立的改革開放思想,三種思維模式導致三次發生在中國的大的變革的出現和國家性質的突變,因此,是思維導致人類的進步,而不是勞動!沒有思維就沒有行為,沒有行為何談勞動。馬克思構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估計最多一百年,就可以實現,關節是必須造一種可以自動將空氣和土壤中的一些元素合成蛋白質的“食品生產機”,人們就可以不要勞動獲得食物。解決了食物來源問題,就解決了人類的一切。

生物對原塊的依賴性

每種動物,一般都依賴一種或幾種主要的原塊才能生存下去,比如熊貓依賴竹;貓依賴魚和鼠;狗依賴肉;大海里的藻類,依靠水、礦物質和陽光;人依賴五穀;公依賴母繁衍後代等等,這裡的依賴並不是對食物鏈的依賴。
恐龍,也不會違背這一規律,它可能是一種只要一種食物原塊就可以生存下去的動物,這種原塊是一種植物,根據現在的動物的肚圍與食量的比例來計算,肚圍30cm的雞平均一天0.15kg的食量,肚圍100cm的豬食量每天2.5kg,肚圍300cm的牛食量每天15kg,恐龍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之一,其大腦非常小,肚子特別大,也就是智商不高,適應環境的能力特差,但致命的弱點是食量太大,其食量每天應當在30kg以上,這種食量,只有生長速度特快的某種植物才能提供,根據恐龍的頸長可以得知:它應當象現在的長頸鹿一樣,主食某種喬木葉,因為某種原因,這種植物在很短的時間裡在地球上消失了,是這一原因才導致智商不高的恐龍適應不了,最終被餓死。食肉恐龍也是食物鏈斷裂才被滅絕的,比如霸王龍。後來的動物,在長達7000萬年的時間裡,可能是吸取了恐龍滅絕的教訓,雖然個體方面還在增長,但是,它們同時也將大腦增長了,大腦沒有增長的那些動物,它們的個體也沒有飛快地增長,並且,它們一般都可以依賴幾種原塊生存,不至於因為所依賴的原塊的消失而使得自己的種族滅絕。至於是什麼原因造成今天這些生物能夠吸取恐龍滅絕的教訓,恐怕永遠是個謎。

原塊對生命的進化的作用

生命的進化,遵循一個基本原理:個體逐步地增大。尤其是大腦的增大,通過化石已經知道,很多古生物如巨豬,就是因為大腦不是足夠大,才逐步地消失的。如果按照現在人類增長的速度計算,1990年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5米,2000年他們的身高為1.68米,以這種速度發展下去,不要很久,中國人就會自動在地球上消失!如果這種統計不會是誤差,如果個體真的快速增大。不過值得慶幸的是,2000多年之前的馬王堆女屍與現代人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大連出土的也是2000多年的古女屍,身高1.64米,這個身高就是現代90%的中國女人都自愧不如,中國1990年人口普查女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55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