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

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

《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是2012年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國)萊萬斯基(SilkevonLewinski)譯者廖冰冰劉碩盧璐合者許超。

基本介紹

  • 書名: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
  •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2月1日
  • 版次:第1版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
平裝: 4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199460
條形碼: 9787802199460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2.6 cm
商品重量: 721 g
品牌: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發行部

內容簡介

《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內容簡介: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背景下,智慧財產權制度在促進創新、建設創新性國家的過程中翼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保護我國傳統的民間文學藝術形式,鼓勵創新,並從與智慧財產權相關的角度進行合理的制度設計安排,已經成為重要的立法工作任務。《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匯集、翻譯了國際上有關國家、地區在保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方面的相關資料,並以此為基礎進行了比較研究,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從20世紀90年代末,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進入了智慧財產權討論的範圍。《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研究並試圖回應許多長久以來的需求,即系統地闡述現行智慧財產權、特別解決方案(suigenerissolution)及各種法律機制在充分保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方面的可能性。這種闡述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普遍的觀點認為現有的智慧財產權制度不足以充分保護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相應地,《原住民遺產與智慧財產權: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的石開究目的是就智慧財產權以及包括特別保護在內的各種法律機制的現狀進行系統分析,清晰並客觀地闡述各種法律和保護模式的影響及其後果,以期為立法、執法和其他方面作出解決方案提供基礎素材。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萊萬斯基(SilkevonLewinski)譯者:廖冰冰劉碩盧璐合著者:許超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言
撰寫人:Silkevon Lewinski
第二部分 國際法中的原住民、原住民知識和原住民資源
撰寫人:Peter-TobiasStol1和Anjavon Hahn
第一節 國際法中的原住民
第二節 原住民的定義問題
I.“原住民”術語:一種近似
Ⅱ.承認原住民為“人民”
第三節 原住文化的一些本質特點
I.集體權利
Ⅱ.原住民及其土地
Ⅲ.原住民遺產:原住民資源和傳統資源
第四節 原住民知識和原住民資源情境中的相關人權標準
I.與原住民知識和原住民資源保護有關的一般人權標準
1.保護知識財產的人權標準
2.原住民資源和傳統知識情境中的其他相關標準
Ⅱ.保護原住民的各種特定人權檔案
1.國際勞工組織第169號公約
2.《原住民權利宣言草案》
3.美洲宣言提案
第五節 國際環境法中的原住民
《生物多樣性公約》
1.原住民和地方社群
2.基本概念
(a)原住民和地方社群對生物資源的依賴性
(b)利益分享的概念
3.《生物多樣性公約》關鍵操作條款:第8條第10款
(a)上下文中的第8條第10款:作為國家義務和國內法限制的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
(b)主體和內容
第六節 正在進行的討論:國際論壇中有關原住民資源和傳統知識的近期發展
I.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
Ⅱ.世界貿易組織背景下的傳統知識
Ⅲ.《生物多樣性公約》
Ⅳ.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承諾》和農民權概念
1.“農民權”和原住民
2.農民權的概念
3.農民權、傳統知識和知識財產
V.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
Ⅵ.世界衛生組織
第七節 地區和國家層面保護原住民資源和傳統知識的最新發展
第八節 原住民聲明、宣言、憲章和解決策略與建議
第九節 結論
第三部分 不同領域的原住民資源分析
第一節 傳統知識
撰寫人:Antony Taubman和Matthias Leistner
I.事實層面的發現
1.傳統知識的特徵
2.事實信息的來源
3.術語和定義
(a)選擇術語
(aa)總述
(bb)原住民知識專述
(b)涵蓋的客體:傳統知識特徵的描述
(aa)整體路徑
(bb)多樣性
……
第四部分 最後的思考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