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姓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厚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孝公之子惠伯鞏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姓氏,單一淵源,各支始祖,遷徙分布,家乘譜牒,字輩班派,郡望堂號,厚姓名人,文物,

姓氏

單一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孝公之子惠伯鞏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典籍《禮記·檀弓·後木》中鄭玄註:“後木,魯孝公子惠伯鞏之後。”疏引《世本》作“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在史籍《呂氏春秋·察微篇·觜昭伯》中高誘註:“觜氏,魯孝公子惠伯華之後也,以字為氏。”
觜昭伯是魯孝公姬稱之子惠伯華,可詳見《左傳·昭公廿五年》,在史籍《漢書·古今人表》中寫作厚昭伯,在《五行志》中又作後氏,在《左傳·襄公十四年·厚成叔》中釋文云:“‘厚’本或作‘觜’。”而在《風俗通·過譽篇》中亦作“後”。
在春秋中期,古漢字“後”、“厚”、“觜”三字並通。
鐸按:“《經義述聞·十九·王引之》曰:‘昭二十五年傳言季觜者一,言觜氏者二,言觜昭伯者二,言觜孫者四,觜字皆當作後。《元和姓纂》引《風俗通》曰:魯大夫觜昭伯食采於觜,因氏焉。已誤以後孫之‘後’為觜邑之‘觜’。食采於觜者叔孫氏,非後氏也。”又云:“《呂氏春秋·察微篇》:‘魯季氏與後氏鬥雞’,今本‘後’作‘觜’,後人依俗本《左傳》改之也。據注‘以字為氏’,則作‘後’明矣。”
汪謂:後、觜通,失考。
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以采邑為氏,源於姬姓。魯孝公八世孫瘠,食采於厚(在今山東東平東南)謂之厚成,因氏焉。”是周公姬旦後裔,也是黃帝後裔。
厚氏:禮記檀弓後木,鄭註:“後木,魯孝公子惠伯鞏之後。”疏引世本作“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呂氏春秋》察微篇觜昭伯,高誘註:“觜氏,魯孝公子惠伯華之後也,以字為氏。”華、革、鞏,字形相近之誤。觜昭伯見昭廿五年左傳。漢書古今人表作厚昭伯,五行志又作後氏。襄十四年左傳厚成叔,釋文云:’“厚”本或作“觜”。’風俗通過譽篇亦作“後”。後、厚、觜並通。○鐸按:經義述聞十九王引之曰:’昭二十五年傳言季觜者一,言觜氏者二,言觜昭伯者二,言觜孫者四,“觜”字皆當作“後”。元和姓纂引風俗通曰:“魯大夫觜昭伯食采於觜,因氏焉。”已誤以後孫之“後”為觜邑之“觜”。食采於觜者叔孫氏,非後氏也。’又云:’呂氏春秋察微篇:“魯季氏與後氏鬥雞”,今本“後”作“觜”,後人依俗本左傳改之也。據注“以字為氏”,則作“後”明矣。’汪謂後、觜通,失考。

各支始祖

厚氏惠伯革者.孝公子.其後為厚氏.檀弓上疏.
澍桉陸德明釋文引雲.魯孝公生惠伯革.其後為厚氏.又桉革.鄭氏檀弓注作鞏.雲後木孝公子惠伯鞏之後.孔疏桉世本雲革.此雲鞏.世本雲厚.比雲後.其字異耳.
郈氏昭伯名惡.孝公之後.稱郈氏.史記索隱
澍桉高誘呂氏春秋注.郈氏.魯孝公子惠伯華之後也.以字為氏.因曰郈氏.惠伯華.檀弓上注作惠伯鞏.世本作革.字形相近.又桉孝公八世孫成叔.為郈大夫.因以為氏.是以邑為氏也.高氏謂以字為氏.非矣.又桉驕恣篇注.郈成子.郈敬子國之子.郈青孫也.國為同字之誤.韋昭國語注.郈敬子.魯大夫郈惠伯之後.玄孫敬伯同也.呂氏春秋有郈成子.與右宰谷同時.即厚成叔.古今人表有厚昭伯.

遷徙分布

闖關東-山東人-清代分三個時期:⑴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⑵1668至1860年,為維護滿洲固有風俗和保護八旗生計,康熙七年(168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⑶1861至1911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鹹豐十年(1860年)正式開禁放墾。
以下為厚姓主要聚居地(待補充):
山東德州陵縣宋家鄉厚家村
甘肅平涼靜寧縣細巷鄉厚川村
甘肅平涼靜寧縣威戎鎮厚家村
河北滄州青縣曹寺鎮厚召官
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召都巴鎮厚杖子。
甘肅平涼靜寧縣界石鋪鎮七里村
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木頭營子鄉烏蘭胡同村

家乘譜牒

日本新參厚姓家譜(嶋袋家)十四卷,著者待考,始纂於日本德川初期(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石刻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新參嶋袋家神社
厚氏族人在秦、漢之際有 輾轉遷入高麗倭奴者,後在朝鮮、日本生息繁衍,在朝 鮮為櫻田厚氏,在日本為大仁田厚氏,多是歷 為政界名士。

字輩班派

厚氏行輩泛字譜式:
譜式1:學、登、廷、盛、茂, 繼、泰、慶、繁、興,
守、獻、維、儒、道, 照、純、體、廣、宗,
尚、功、傳、彥、士, 安、保、世、華、中,
意、正、身、修、立, 家、齊、國、治、平。
譜式2:子、明、可、大、昌,
榮、華、富、貴、祥,
仁、德、傳、世、廣。
說明:“學”字和“子”字輩是同輩人。
希奉從文厚,子明可大昌,榮華富貴祥,仁德傳世廣
純庭寶炳 之汝富貴祥 仁德傳世廣(說明:這是河北滄州青縣厚召官的最近的家譜)

郡望堂號

洛 陽: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置洛陽縣,該縣以在洛水之陽而名,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的曹魏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故城轄地達今韓國首都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周王朝的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諸王朝亦以洛陽為陪都。故而現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高密郡:又稱高密國,西漢漢宣帝時改膠西郡置高密國,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轄境包括今山東膠州和濰坊一帶。東漢時期改郡為縣,隸屬北海郡。南北朝後宋改為郡,治所在桑犢城(今山東濰坊),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高密市一帶。

厚姓名人

厚玉安:1944出生,寧夏銀川人。著名地方中醫師。畢業於銀川機校,後為中醫師,現任“五行神醋研究所”所長,中國老年學會平衡針灸委員會會員。發明有“五行醋的製作方法”並獲國家發明專利,有多篇論著分別載入《唯象中醫精粹》、《中西百家新論》、《中醫藥發展新論》等。
厚久明:1989年出生,其個人蒐集整理《姓氏略考-厚姓-姓氏淵源》發表於新浪部落格、百度、人人網等,中文百科中“厚姓”和“厚”詞條中有關厚氏的內容編輯者,為厚姓的歷史淵源研究做出積極的貢獻。
厚華塘:1959年出生,1978年入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雷達兵第19團服役,1983年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工作至今。主任科級。業餘愛好旅遊和攝影。
厚榮庚:1943出生,山東陵縣人。著名報摘收藏家。1964年開始收藏,專集《中國青年報》的"青春寄語"小欄目,共集有兩大本;1985年開始集各種報紙的各類信息,現藏二千餘項。主編有(信息專輯)小刊,歡迎索閱。

文物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在山東曲阜林前村出土了三件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是春秋中期魯國大司徒厚氏的元黼,高28.6厘米,寬25.2厘米,重7.24千克。厚氏元黼的形狀為直口淺盤,平底,圈足,腰部有一束箍。蓋上有花瓣形捉手,可卻置。整體飾變體蟠虺紋,蓋的捉手和圈足鏤空。其蓋、器對銘四行二十五字:“魯大司徒厚氏,元黼作膳,其眉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之。”
魯國大司徒厚氏元黼魯國大司徒厚氏元黼
銘文大意是:“魯國的大司徒厚氏,鑄造了元黼做盛肉食之用,祈望我族萬年長壽無疆,子孫後代永遠寶用此器。”其黼蓋子的捉手和圈足處理成鏤空式樣,是春秋時期青銅器皿的典型特點。共出土的還有兩件同樣銘文的器皿。
春秋中期。盛食器。有蓋,直口平底,淺盤,高因足。蓋頂作外敞樓孔蓮瓣形裝飾。通體飾竊曲紋。蓋器同銘,各鑄二十五字,記此鋪為魯國大司徒厚氏所作。此器形狀似豆,卻在銘文中稱“匝”,這在同類青銅器中不多見。現藏故宮博物院.
後厚觜
古籍史典中關於“惠伯鞏之後”的姓氏爭論一直未休,但根據文物實載,惠伯鞏之後在春秋中期確實姓“厚”,並已經稱為“氏”,即為貴胄世家,厚氏官至魯國的大司徒,主管魯國的土地和教化民眾、官司籍田,負責徵發徒役等,如同當今主管國土資源、城市建設的副總理。
古人所爭論的“觜”,其實就是以星宿形狀和位置來形容的地名。觜宿,原專用來指二十八星宿之一,屬火,為猴,由三顆恆星星座組成,有觜宿一(獵戶座λ)、觜宿二(獵戶座φ1)和觜宿三(獵戶座φ2)。在中國古代星圖上,是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徵,故觜宿多吉。
按古漢字“後”、“厚”、“觜”三字並通之解,因以轉用“厚”來形容魯國的觜邑(今山東青島),惠伯鞏之後分封在該邑,後用邑名作為姓氏,稱厚氏,其後裔曾分布在山東青島、榮城即墨、膠州一帶,後遷徙至河南洛陽,成為望族
厚的演變厚的演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