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EI Nino)在氣象學中使用起源於秘魯和厄瓜多。在秘魯和厄瓜多海岸,每年從聖誕節起至第二年3月份,都會發生季節性的沿岸海水水溫升高的現象,3月份以後,暖流消失,水溫逐漸變冷。當地稱這種現象為“厄爾尼諾”,西班牙語的意思為“聖嬰”,即聖誕節時誕生的男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厄爾尼諾
- 外文名:EI Nino
- 起源:秘魯、厄瓜多
- 釋義:季節性的沿岸海水水溫升高的現象
- 西班牙語意:聖嬰
- 發生時段:從聖誕節起至第二年3月份
- 所屬學科:氣象學
基本介紹,主要成因,降水影響,
基本介紹
這種現象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從19世紀初才開始有記載。現在所說的“厄爾尼諾現象”是指數年發生一次的海水增溫現象向西擴展,整個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增高的現象。
在20世紀60年代,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厄爾尼諾”是區域性享婆問題,它主要影響太平洋東部的南美沿海地區和太平洋中部的澳大利亞沿海地區。然而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氣象衛星的觀測發現,“厄爾尼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現。由於海水表面溫度平均每升高贈提笑1度,就會使海水上空的大氣溫度升高6度,造成大氣環流異常,嚴重地影響世界各地的氣候。所以每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會發生諸如冷夏、暖冬、乾旱、暴雨等異常氣候。
1982—1983年,東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影員故酷海表面溫度持續高於正常溫度,引起了全球氣候異常。全球一部分地區發生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而另一部分地區卻遭受了多年未遇的暴雨和洪水。颱風、冰雹、雪災、凍害、龍捲風等災害也在全球各地頻頻發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億美元。這是本世紀最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每隔2-7年出現一次。但是,20世紀90年代後,這種現象卻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了。不僅如此,隨周期縮短而來的,是“厄爾尼諾現象”滯留時間的延長。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雖然對“厄爾尼諾現象”的探索還在進行中,但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頻頻發生與地球溫暖化有關,其變化的跡象表明,“厄爾尼諾現象”並不僅僅是天災
主要成因
對厄爾尼諾現象形成的原因,科學界有多種觀點,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組主潤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涌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泛,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但是,一旦東南信風減弱,就會造成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而突然增強的這股暖流沿著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
近年以來更多的研究發現,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與地球自轉速度變充鴉察化有關,自50年代以來,地球自轉速度破壞了過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態呈4~5年的波動變化,一些較強的厄爾尼諾年平均發生在地球自轉速度發生重大轉折年裡,特別是自轉變慢的年份。地轉速率短期變化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變化呈反相關,即地轉速率短期加速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降低;反之,地轉速率短期減慢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升高。這表明,地球自轉減慢可能是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主要原因。
降水影響
厄餌尼諾對中國降水的影響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道埋市榜年對中國降水的影響非常明顯,見下圖。這個圖應該是用表征厄爾尼諾指數與降水來做的回歸,可以看到厄爾尼諾對中國區域降水的貢獻,厄爾尼諾年除東北部分地區和南方多雨外,其餘地方都少雨。但厄爾尼諾的次年,有時影響會更為明顯。你還記得98年長江大洪水吧,97年是個厄爾尼諾年,98年就算次年。好像影響中國區域最顯著的要數這一年了。國家氣候中心每個月多會有ENSO的公告,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裡面會具體從各個方面分析未來ENSO的演變動態,最新的公告顯示,接下來幾個月會發生厄爾尼諾。如果真的是厄爾尼諾的話,那么以後日子裡的降水很有可能會偏少。
降水影響
厄餌尼諾對中國降水的影響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年對中國降水的影響非常明顯,見下圖。這個圖應該是用表征厄爾尼諾指數與降水來做的回歸,可以看到厄爾尼諾對中國區域降水的貢獻,厄爾尼諾年除東北部分地區和南方多雨外,其餘地方都少雨。但厄爾尼諾的次年,有時影響會更為明顯。你還記得98年長江大洪水吧,97年是個厄爾尼諾年,98年就算次年。好像影響中國區域最顯著的要數這一年了。國家氣候中心每個月多會有ENSO的公告,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裡面會具體從各個方面分析未來ENSO的演變動態,最新的公告顯示,接下來幾個月會發生厄爾尼諾。如果真的是厄爾尼諾的話,那么以後日子裡的降水很有可能會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