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秧歌

即墨秧歌

即墨秧歌是一種傳統民間舞蹈。早在明清時期就活躍於城鄉民間,每逢農閒、年節和廟會,特別是正月元宵節期間,各村的秧歌隊便走街串巷進行流動演出,一直延續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即墨秧歌
  • 所屬:山東即墨
  • 實質:民間舞蹈
  • 時間:明清時期
表演風格,表演形式,其它相關,

表演風格

即墨秧歌在表演風格上分為東、西兩派。東部沿海一帶的為東派,東派的舞蹈動作融匯了武術風格,特點是歌舞並重,場面歡快熱烈,舞蹈隊形巧妙多變,動作粗獷豪放、剛健有力。西部瓦戈莊、劉家莊一帶的為西派,西派的特點是以唱為主的嫵媚多姿、輕靈柔順的歌舞小段,動作細膩流暢、詼諧幽默。

表演形式

墨秧歌的整體表演形式又分為"大場""小場"兩種。"大場"的演出陣容通常有9-12人組成,其中有花枝招展的"拉花女"4名,手執竹板的"貨郎"和扮相滑稽可笑的"媒婆",及各2名武生裝束的"戳錢棍"和頭戴文巾的"棒槌",這些扮相不同行頭鮮明的角色,在以傘為標以響鈴為號的領舞人"膏藥客"的現場統一指揮下,不斷變換隊形,互相穿插交錯跑場,跑場隊形通常是傳統的"剪子股""龍擺尾""豆莢角"等圖案,在通過隊形圖案變化的過程中,使用秧歌獨具的步伐,展現出各種舞蹈動作,根據節奏快慢的調節,以及各個角色引人逗樂的插科打諢,表現出歡快活潑的熱鬧場面。同時,在跑場的間隙,由場上靈魂人物"膏藥客",即興發揮自編自唱秧歌曲調小段,這些小段大都聲情並茂,讓人賞心悅目。"小場"俗稱扮故事,一般由3-5人上演一些載歌載舞有故事情節的小段子。

其它相關

墨秧歌的伴奏有打擊樂和管弦樂兩部分。打擊樂通常用於"大場"伴奏,管弦樂一般用於"小場"伴奏,主要樂器有二胡、嗩吶、笙等。其主要樂曲《趕廟》、《秧歌曲牌》、《旱船調》被載入《山東民間歌曲選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