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初

印象初

印象初,1934年7月出生於江蘇省海門市,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1958年印象初畢業於山東農學院植物保護系,畢業後分配至青海農學院任教,後調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動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被河北大學聘為終身教授;2001年被山東農業大學聘為特聘教授。

印象初長期從事蝗蟲分類工作,30多年來發現蝗蟲新屬37個,新種103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象初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省海門市
  • 出生日期:1934年7月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山東農學院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代表作品:《中國蝗蟲科新分類系統》《青藏高原的蝗蟲》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4年7月,印象初出生於江蘇省海門市。
1953年,從蘇北南通農校(現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畢業不久的印象初作為縣植保幹部參加泗陽的治蝗行動,那一次全民行動讓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研究蝗蟲、為民服務的種子。
1954年,印象初考入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
1958年7月,畢業於山東農學院植物保護系,畢業後分配至青海農學院任教,後調入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動物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研究員。
1987年,印象初受美國科學院邀請,到華盛頓作了專題報告。
1995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2001年,被山東農業大學聘為特聘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印象初在蝗蟲分類工作中發現蝗蟲新屬37個,新種103個(截至2019年3月)。揭示了物種由於海拔升高,其形態特徵出現梯度變異為種內變異闡明了高原上風大不適於蝗蟲飛行導致翅的退化,翅的退化導致發音器的退化,發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導致聽覺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原上生存的缺翅、缺發音器、缺聽器的種類是最進化的種類,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種類。提出蝗蟲類在高原上的適應性、演化途徑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見解,建立了中國蝗總科的新分類系統,並提出北美洲的Tanaoceridae是螽向蝗進化的中間類型。
  • 學術論著
印象初於1982年建立了《中國蝗蟲科新分類系統》。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蟲》為該地區蝗蟲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蟲及其近緣種類分布目錄》(英文版),200多萬字,記錄了從1758-1990年所有已知的蝗蟲類2261屬、10136種。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97年
《世界蝗蟲及其近緣種類分布目錄》
第八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1988年8月
青藏高原的蝗蟲
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
1986年10月
中國蝗總科分類系統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6年7月
青藏高原的蝗蟲
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才培養

  • 治學態度
印象初激勵青年人從事科研工作一定要堅持。他表示,從事科研工作雖然枯燥,還有生命危險,但能夠在科研上有收穫,有創造,即便有生命危險也是值得的。
  • 講座授課
2016年10月27日,印象初在河北大學主樓304應邀為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師生作了題為《我的科研之路——蝗蟲分類的回顧與展望》的講座。印象初結合自己的研究,為師生們講解了蝗蟲的習性及相關研究。他回顧了自己的求學之路和科研之路,分享了自己在青藏高原的工作經歷和研究經歷,以及艱難的著書歷程和及取得的成果。他還表達了自己對現代生物研究領域的看法和對未來的展望,並借屠呦呦關於青蒿素的研究歷程鼓勵大家在科研的困難中要善於發現,勇往直前。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89年4月
青海省勞動模範
1990年12月
青海省優秀專家
1991年10月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6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科學院挑選為中國當代科技精英之一
1995年10月
中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78年—2007年
中國昆蟲學會第二至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1991年—1996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青海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副主席

人物評價

印象初紮根青藏高原38年,提出高原缺翅型蝗蟲等新見解,建立了中國蝗總科新分類系統——印象初分類系統,使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居世界先進水平。(南通網評)
印象初提出蝗蟲類在高原上的適應性,演化途徑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見解,為世界蝗蟲分類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